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要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扎实推进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再次对推进乡村振兴作出了深刻论述和全面部署。
农发行作为国务院领导的唯一一家农业政策性银行,“支农为国,立行为民”是我们始终坚守的使命,始终以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统领全局,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全力服务国家粮食安全、推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积极支持农业现代化,农业农村建设、区域协调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
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加快推进农发行数字化转型,推动业务、数据、技术深度融合。农发行“十四五”信息科技确定了“数字赋能工程”战略。本次建设的“农发智云”是农发行科技蓝图的重要载体,是“数字赋能工程”的一部分,目标为全行提供强有力的IT和技术支撑,构筑起农发行承上启下、向现代化银行发展的数字化转型底座。一方面为农发行数字化新产品、新场景、新生态提供足够的创新土壤和环境,另一方面实现关键技术转型升级。
农发智云工程的建设按照“集约高效、共享开放、安全可靠、按需服务”的原则,立足于OpenStack技术框架,支持信创技术,充分运用云计算等先进技术和理念,构建了安全自主可控的私有云平台,实现了“一云多芯”,IaaS、PaaS服务“随取随用”,有效提升了应用系统业务连续性水平,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一云多芯”实现资源统筹管理
农发智云工程从基础设施(硬件)、基础云服务到高阶云服务、云管等实现了“一云多芯”。支持双栈架构部署;支持多元算力,提供国产鲲鹏芯片服务器、海光芯片服务器、Intel服务器资源池;支持CPU、GPU、NPU等异构资源池统一纳管和集中调度,既满足当前行内使用,又可为应用部署提供多种形态计算资源,支撑行内业务发展的韧性;支持x86和ARM架构统一管理、资源复用和弹性供给以及统一智能运维,从而实现云管平台软件、操作系统、服务器和交换机等硬件设备向国产化产品的平滑过渡。
二、IaaS、PaaS服务随取随用,提升运维服务质效
农发智云可实现IaaS资源自动供应,将原有分散的、需手工配置的各类资源重新整合,实现基础设施资源的统一调度和全流程自动化供应,实现了基础设施资源供应模式的重塑。可实现PaaS业务自动编排,提升基础软件资源供给效率,集成人员可自助在线申请资源,实现各类资源的自动化部署,减少人力投入,大幅缩短集成时间,有力支撑了新信贷项目群等系统的业务快速上线和扩容。
三、安全自主可控,保证金融基础设施安全
农发智云从底层芯片到云平台软件自身,100%符合信创要求,拥有自主知识产品,是国内金融行业首批建成的全信创基础设施云平台。支持全栈信创服务资源发放,除满足虚拟化资源池替换之外,通过此次云平台的建设,也实现了如裸金属服务、开源中间件服务、信创文件存储服务、信创对象存储服务的发放能力。为我行信息系统提供了安全自主可控的底层基础运行环境,加速我行IT架构数字化转型,构建主动、智能、动态的安全防护能力。
四、构筑业务双活架构,大幅提升业务连续性保障水平
农发智云通过提供高可用、高可靠和高可扩展的基础设施和服务,确保云上业务在面临各种风险和挑战时能够持续、稳定地运行。除此之外,农发智云可提供基于平台的容灾能力。通过云内智能DNS引流,打通总行和同城的云内直通链路,当某个节点出现故障时,可快速切换至备用节点,而用户对切换全程无感知,实现了新信贷系统等重要信息系统的两地双活和跨数据中心容灾能力,切实保障了业务连续性,极大提升了信息系统的高可用水平。
五、为云原生赋能
农发智云通过实现提供包括计算、存储和网络资源在内的各类基础设施支持,提供弹性伸缩功能,使得云原生应用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自动调整资源分配,从而提高资源利用率和应对突发流量的能力,使得云原生应用可以更轻松地实现部署、扩展和管理,提高了应用程序的可移植性、可扩展性和可维护性。为后续迈向云原生之路奠定坚实平台基础,最终实现应用系统“生于云、长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