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雪域高原上的扶贫先锋
发布时间:2017-10-31      作者: 宋修伟

作为全国唯一的省级集中连片贫困地区,西藏的深度贫困尤为特殊,实现脱贫攻坚奔小康的任务也更加艰巨。全区74个县全部为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现有14.87万户、58.87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50%以上的贫困人口居住在地方病高发区、高寒牧区、深山峡谷区、自然灾害频发区,贫困发生率、返贫率均列全国第一。

其进愈难,其志愈坚。作为立足西藏的农业政策性银行,农发行西藏分行秉承家国情怀,始终坚持政策立行,充分发挥政策性金融在金融扶贫中的骨干引领作用,认真落实农发行总行《关于重点支持深度贫困地区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意见》,建立了以服务脱贫攻坚统揽全局的体制机制,为西藏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多方位的金融服务,走出了一条政策性金融扶贫的新路。

聚焦脱贫攻坚:五年创下六个“第一”

成立于2012年的农发行西藏分行,是农发行在全国成立最晚、人员机构最少的一家省级分行。短短五年间,该行在助力脱贫攻坚工作中不断突破创新,在易地扶贫搬迁与农业农村重大基础民生设施中的先锋和主力作用明显。

西藏自治区金融办主任杜伟用六个“第一”列出了农发行西藏分行的五年“成绩单”:“全区金融机构扶贫贷款余额第一,2016年以来,累计投放各类扶贫贷款647亿元,余额达627亿元,占全区金融机构扶贫贷款总额的60%左右;2016年以来增速增量在全区金融系统第一,分别达到932%、569亿元;金融扶贫工作在自身金融机构占比第一,扶贫贷款占该行当前全部贷款总额的99.5%,可以说是集全行之力在推动扶贫事业发展;贷款让利幅度第一,率先对各类扶贫贷款下浮贷款利率20%以上,实现年直接让利4亿元左右;金融扶贫领域党政部门认可度第一,2016年度,全国金融系统唯一一个“全国脱贫攻坚奖”颁给了农发行西藏分行;人均金融扶贫贡献率全区金融系统第一,农发行西藏分行在全区金融机构中人员最少,只有30多人,其中一线员工十几个人,人均扶贫贷款余额达到57亿元,平均1人就负责10万平方公里的业务……”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农发行西藏分行行长、党委书记黄小卫说:“五年的成绩来之不易,主要得益于两方面准备到位。一是体制机制的强力保障。2016年初,区分行即按农发行总行统一要求在全区金融机构中率先组建扶贫业务处,并及时成立了以“一把手”为组长的脱贫攻坚领导小组,行领导分片包干、各处室分工协调、扶贫业务处专司负责的扶贫体制机制得到全面确立。2017年我接任区分行行长以来,区分行新一届党委继续将脱贫攻坚工作放在全行重中之重,各类资金、费用进一步向扶贫业务倾斜,进一步筑牢脱贫攻坚基础。二是目标措施与考核办法明确。立足农发行职能和优势,结合西藏脱贫攻坚实际,及时制定了《农发行西藏分行“十三五”时期服务脱贫攻坚行动方案》,提出“十三五”时期投放各类扶贫贷款3000亿元的总目标,明确了易地搬迁扶贫、粮棉油产业扶贫、基础设施扶贫等具体措施,并将脱贫攻坚纳入全行绩效考核的最主要内容之一。”

越是到攻坚拔寨的关键时期,越是要响鼓重槌。2017年以来,农发行西藏分行支持脱贫攻坚的力度只增不减、额度只增不减, 1-9月贷款净增156亿元,较年初增长33%,继续保持同业前列,贷款总量已跃居全区金融机构第二。各项业务开展从以昌都市为重点,逐步实现对全区7地市74个县(区)的全覆盖,其金融服务脱贫攻坚的先锋主力作用愈加突出。

易地扶贫搬迁:让贫困户安居乐业

沿高速路出拉萨市南行20多公里,是一片地肥水美的河谷地带。曲水县才纳乡的一处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四季吉祥村就坐落在这里。全村建有“春、夏、秋、冬”四个片区,12条主干道,共365户,象征着一年四季12个月、365天。

蓝天白云下,穿过一片怒放的黄金菊,便到了藏民曲旦家。他和全村人一样住在别墅一样的漂亮搬迁房里。他告诉记者,自己的房子有120平米,客厅里的崭新家具大都是当地政府捐赠给他的。原来住在尼木县达嘎乡其奴村9组,住的是40平米的老旧房屋,而且是人畜混居,本人也患有地方大骨节病,2016年带着侄女和外孙搬迁至此。

“我现在在葡萄种植基地打工,工作比较固定,一年9-10个月的工期,每月能挣3000元,一年能收入3万多。除此之外,一家三口还享有低保,每年也有三四千元的收入。”侄女加罗说,现在只要自己愿意干,活儿好找得很。

“该搬迁点共计划安置365户,目前已安置5个乡镇16个村的搬迁贫困户287户1325人,年底前将会全部住满。贫困户不用花一分钱就挪出了穷山沟。”四季吉祥村党支部书记索朗央吉告诉记者,搬迁到四季吉祥村的贫困户,可以很方便的到才纳现代农业示范园打工促增收。在四季吉祥村周围,投资达13个亿的万亩良土苗木良种繁育基地、投资达到10个亿的曲水县才纳乡万亩中藏药种植基地项目、投资达2个亿的百亩联动温室、投资达2.8个亿的现代化奶牛养殖厂和投资达6500万的拉萨第一家“有机肥加工厂”,将为四季吉祥村村民带来稳定的收入来源,搬迁户基本实现了“居者有其屋、劳者有其业、安者有其乐”。

“该项目施工合同金额为2亿元,我行放贷支持了将近1个亿。”农发行西藏分行副行长阿才旦介绍,西藏居住在“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地区的贫困人口达26.3万人,占全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的44.68%,这是贫困程度最深也是脱贫难度最大部分人群,必须实施易地扶贫搬迁脱贫。

面对脱贫攻坚的第一块硬骨头,农发行西藏分行党委提出,必须勇于担当、迎难而上,主动创新,打好易地扶贫搬迁脱贫“第一仗”。一是量身打造融资服务方案,在坚持省负总责前提下,结合实际制定先由地市公司承贷再由省级公司统贷置换的融资模式,得到各级政府和项目实施主体广泛认可。二是创新落实资金管理措施,首先是争取党政支持,通过多种形式宣传严惩挪用扶贫贷款等行为,为加强贷后管理打下坚实的基础;其次是签定委托监管协议,及时与农行、中行、建行、西藏银行等多家有基层网点行签订资金监管协议,既确保了全区资金及时到位,又确保了资金规范使用;最后做好贷后检查,多次组织有人行、银监等部门人员参加的联合检查组,第一时间解决工作中存在问题并通报地方党委政府。

创新性的实践加之制度化的管理,带来了项目开展的高效率。目前,全区已累计开工(含竣工)易地搬迁点767个,搬迁人口过万人,完成投资67.89亿元,累计监督拨付易地搬迁工程款50多亿元,年底将实现搬迁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约20万人,占西藏“十三五”时期易地扶贫搬迁规划总人口的76.05%,为全区三年完成两年巩固计划的落实打下坚定基础。

创新产业扶贫模式:让脱贫更持续精准

在林芝市朗县光明新区,一座规划面积4000㎡、建筑面积为8806㎡的6层综合服务楼已经拔地而起,现场一片热火朝天的施工景象。

朗县扶贫投融资公司副总经理平措益西告诉记者,这是农发行西藏分行重点支持的朗县创业孵化基地项目,主要建设内容为宾馆、培训基地、商用房及附属工程建设,总投资为3313万元,农发行西藏分行提供了2800万贷款,通过该项目的实施,并引进知名企业合作,制定合理的利润分配机制,确保项目年度按照5%的产值不断增值,同时,覆盖带动全县建档立卡户贫困户791户1970人,实现户均增收3000元、人均增收1000元。

林芝市米林县卧龙镇驻地的商业服务楼建设项目也是此种类型。记者在现场看到,大楼已基本完成主体部分建设。林芝市扶贫办主任闫新航告诉记者,项目投资的7000万元,都是来自农发行贷款,楼房的产权是开发公司的,资产性收益以分红的形式分三个等级,发给本县177户518名建档立卡贫困户,最低每人每年500元,最高每人每年1300元。“2016年900平米门面房的预付租金11万元,已经全部兑现给了建档立卡贫困户。”

脱贫要持续,必须有产业支撑。针对西藏企业小而散、风控能力差等实际,农发行西藏分行积极创新产业扶贫模式,确定了产业扶贫的三种模式:在落实相应风险措施基础上,对“小而散”项目试点批发转贷模式;对具有一定资产、规模和市场优势企业,采取企业和政府担保基金共担风险模式;对确定政府产业扶贫资金来源,需要提前实施项目,采取扶贫过桥贷款模式予以支持。

“脱贫是目的,产业是路径。我们累计调查储备产业扶贫项目近30亿元,实际审批产业扶贫贷款10亿元,目前已发放到位资金7亿元,积极支持特色旅游、农牧业、粮油业、种养业、加工业等项目118个,直接解决贫困人口就业创业8934人,覆盖受益人口5.87万人。”农发行西藏分行扶贫业务处处长熊壮告诉记者,下一步,农发行西藏分行将重点关注绿色生态的产业扶贫项目,在那曲、昌都都有一些项目正在对接,比如山南3.5个亿的经济林项目,建成以后包括苗木的收购、林场产业发展、贫困农牧民就业等一整套机制正在探索中。

基础设施扶贫:解决扶贫最大短板

基础设施落后是制约西藏经济社会发展和“造血式”扶贫的短板,而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的交通,是短板中的短板。

为此,农发行西藏分行主动提升站位,聚集精准扶贫,与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和《关于使用抵押补充贷款(PSL)资金加快西藏自治区公路、水利、棚户区改造项目合作协议》,另外,还积极加强与区交通厅的沟通联系,根据《西藏自治区公路水路交通运输“十三五”发展规划》,努力争取抵押补充贷款信贷支持,开通农村公路项目办贷绿色通道。

西藏交通厅农村处处长尼玛次仁告诉记者:“今年我们要完成567个亿的农村公路贷款,主要来源于农发行PSL贷款,现在农发行PSL贷款合同金额已经达到了493个亿,这里面包括了农村公路、微小实体房工程和部分边防公路建设。”

强大的资金支持,为雪域高原的经济腾飞插上了翅膀。一条条通村公路,变成了广大农牧民的致富路、幸福路。截至到今年9月,农发行西藏分行已累计投放农村交通建设贷款348亿元,支持全区新建农村公路1000公里以上,改造农村公路900余条超过1万公里,贷款覆盖全区7地市74县(区)692个乡镇5261个行政村,惠及农牧民90.79万人。

农村公路只是农发行西藏分行支持基础设施建设的典型之一。记者了解到,围绕自治区“十三五”重点项目投资规划,农发行西藏分行切实发挥政策性银行优势,对符合条件的棚改项目(含纳入棚改计划的特色小城镇、边境小康村等)继续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模式加大支持;对其他交通、水利等公益类重点建设项目创新采取政府授权、企业自营模式支持;对有一定收益符合PPP条件建设项目积极推进PPP模式等。并且,将新增贷款投放积极向那曲、阿里等贫中之贫地区倾斜,7月以来累计对两地投放基础设施扶贫贷款48亿元,占新增贷款总额的41%。

数据显示,2016年以来农发行西藏分行累计对全区农村公路、水利、棚改及其他城乡重大基础设施投放贷款448亿元(其中发放PSL贷款资金364亿元),有效支持全区农村公路、水利、棚改等在内的重大基础设施建设,为改善全区基础设施水平,发展西藏特色旅游、农牧经济打下良好基础。

使命在肩,号角声急。一股凝聚着巨大热情和能量的磅礴之力,正在深刻改变着雪域高原的贫困面貌,而农发行西藏分行始终站在支持当地农牧民脱贫、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最前沿,他们用实际行动雄辩地证明:以农发行为代表的政策性金融,是服务西藏脱贫攻坚当之无愧的金融主力先锋。■

【关闭】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