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鸡分行支持生态旅游助力精准扶贫
发布时间:2017-10-30

十月陈仓,秋意盎然。层峦叠嶂的宝鸡市西部山区大水川国际旅游度假区里,南由古城商铺林立,音乐喷泉流光溢彩,前来观光的游客络绎不绝。这处景区开发仅一年多时间,已累计接待全国各地游客25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过亿元,安置就业2000余人,其中包括500余名家庭贫困人员。这里,正是农业发展银行陕西省宝鸡市分行依托“生态+旅游+扶贫”模式助力精准扶贫的成功案例之一。

陈仓区西部山区山大沟深、信息闭塞,原本是宝鸡市贫困人口最集中、贫困面最大、贫困程度最深、生存环境最差的区域。但同时,这里也蕴藏着大自然赋予的生态美景。如何发挥山区资源优势,把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是当地政府长期思考的课题。得知当地开展旅游扶贫的规划后,农业发展银行及时行动,陕西省分行、宝鸡市分行、陈仓区支行联合组织力量,对当地开发旅游产业带动脱贫攻坚进行专题调研评估。省分行主要领导亲自带领信贷、信用、法规、创投、扶贫、基础设施等部门负责人会同市区行深入现场调研,并与项目各方召开协调会、信贷讲评会、贷款评审会反复论证,协调解决经营模式、投融资、担保抵押、落实还款来源等诸多难题,及时启动实施大水川国际旅游度假区信贷支持发展规划。

2015年12月,中国农发重点建设基金投资支持景区外主线公路建设;2017年,宝鸡市分行又向大水川、灵宝峡旅游开发一期建设项目发放2亿元旅游扶贫固定资产贷款。大水川项目建设地为陈仓区香泉镇,涉及建档立卡贫困户3035人,占全镇人口的25%。大水川旅游扶贫主题景区集吃、住、行、游、购、娱于一体,配套相关附属设施,除通过景区周边农户开办农家乐外,还将荒地流转给企业,吸纳部分农民成为企业员工,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助推脱贫攻坚。2016年12月,大水川旅游景区获得国家旅游局颁发的4A级景区称号。截至2017年7月末,景区已接待游客25万余人次,旅游公司营业收入10416万元,实现净利润4641万元。

农业发展银行构建的“生态+旅游+脱贫”的金融扶贫“宝鸡模式”,让昔日的“穷窝窝”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香泉镇南峪村的贫困户贾改霞,全家6口人,过去全靠家里几亩薄地和丈夫在外打工的收入维持生活。大水川景区开发后,她看到了商机,今年4月,她把丈夫叫回家,夫妻俩开办了农家乐。“五一”期间,游客爆满,她的农家乐最多时一天接待近百人。“一天的收入,顶得上以前种一茬3亩麦子了!”短短三个月,贾改霞的收入就超过3万元。与贾改霞同村的梁军军,过去在浙江、河北、深圳等地打工,日子过得很艰难,大水川景区建设后,他应聘到旅游公司当司机,妻子也被安排到绿化公司当统计员,年收入超过4万元。目前,在景区就业的2000余名员工分布在基建、客房、餐饮、检票等岗位,返乡就业成为当地时尚;围绕景区开办的农家乐达到60户,300多名曾经“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当上了老板,贫困户圆了“致富梦”。

除了带动就业,大水川景区项目还提供就业技能培训,免费搬迁贫困户60户300人,配套完善了相关基础设施,实施天然气进户工程,为当地群众带去了新鲜的思想理念和生活方式。同时,大力扶持发展种养殖业和有机农业,为农户提供农副产品自销点,开拓农产品销售渠道,促进三产融合发展,实现了旅游富民、强农惠农的显著成效。

大水川旅游开发景点里,矗立着一块“支持旅游发展,助力脱贫攻坚”宣传牌,落款是“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宝鸡市分行陈仓区支行”。朴素的宣传语背后,体现的正是农业发展银行对扶贫工作的庄严承诺和决心。

【关闭】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