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路上的农发行人”二等奖 村里来了个带头人
——记山东省分行驻村第一书记张鹏
发布时间:2018-01-05

收拾好自己简单的行囊,张鹏驾车静静驶出了村落,当车子缓缓走到村文化广场的时候,却发现村里几十位乡亲们早已等在了路边,乡亲们一涌而上,把张鹏的车子拦了下来。“张书记,你怎么也不说一声就走呢,这两年你给俺们办了那么多好事,怎么也得让乡亲们送一送你吧”,村民刘建章的一句话勾起了张鹏埋藏在心底的感情,望着自己奋斗两年、改头换面的小村落,望着两年来朝夕相处、前来送别的乡亲们,这位已至中年的山东汉子再也抑制不住情感,流下了激动的泪水。这是感动!更是不舍!

2015年,山东省直单位选派“第二批”第一书记工作启动,张鹏作为农业发展银行山东省分行机关的代表,被派到郯城县归昌乡中于庄村担任第一书记。这个地处沂蒙山区的村落,共有286户,人口1145人。驻村伊始,该村领导班子薄弱,村集体收入少,老百姓致富无门,不少人口生活在贫困线以下。村容村貌极差,甚至被国土部门的卫星拍照通报,县领导多次点名批评。张鹏将一副重担压在了自己肩上,更放在了心上。张鹏谈到,“既然组织信任我,既然老百姓有期待,既然有这个直接为民服务的机会,我就要认真履行职责,把中于庄村的事当成自己的事来干,不干则已,干就干出个样来”。他牢记使命,下定决心,要让中于庄发生翻天覆地的大变化,让朴实的村民过上好日子,用两年多的实际行动践行了一个共产党人的庄严承诺。

让村子美起来,腥臭的小水塘变身大广场

万事开头难。面对千头万绪的村务,张鹏一进村子就换上便装,走到街头、地头,主动与群众唠家常,倾听群众最关心的话题,掌握第一手资料。村民王茂花回忆到,“刚来俺们村时,看着张书记长得黑乎乎的,穿着一身帆布衣服,还总爱找俺们这些老百姓拉呱,我就觉得这哪像个城里坐办公室的,倒真像个村里种地的。”正是这种亲切感拉近了张鹏与乡亲们的距离,大家也敞开心扉对张鹏说出了心里的渴望。中于庄的村容村貌一直是个大顽疾。村干道两边四处杂草丛生,个别养殖户排放的粪便臭满半个村庄。特别是村内有一处多年形成的死水汪塘,垃圾成堆、蚊蝇丛生、腥臭味四散,附近居民苦不堪言,难以忍受,成为老百姓反映最突出的问题。张鹏决定把治理村容村貌,建设乡村文明作为工作的“当头炮”,争取短时间内赢得老百姓的信任和拥护。

“大智兴邦,不过集众思”。为了改善村容村貌,张鹏动了很多脑筋、想了很多办法、跑了很多门子、拜了很多师傅,设计了好几套方案,充分征求村民意见,获得了大家的普遍支持。有了方案,资金就成了大问题。他多方奔走,四处“化缘”,最终获得了各级资金支持150多万元。

2015年11月5日,张鹏带着一台铲车来到臭水塘旁,倒下了填平水塘的第一铲土,村民们闻讯后,纷纷扛上了铁锨,自发加入了填土大军,原定两天的工期,大半天的时间便全部完工。仅仅三个月的时间,就在臭水塘的原址上建成了2500平米的健身文化广场,配套建设了百姓大舞台1处,修建了二层楼的农村文化书屋场所,既彻底解决了臭水塘的环境污染问题,又满足了村民们文化学习、休闲娱乐的需要。同时,投资50多万元对村容村貌实施了整体改造,对破败无人居住的旧房屋进行拆迁, 对90余户农村旱厕进行改造,实施道路、村庄绿化,对村民房屋墙体11000多平米进行粉刷,创作了墙画60幅,原来脏乱差、不堪入目的中于庄村变成今天壮观的美丽乡村,成为各级领导观摩的必到村,受到了全体村民及领导的称道和赞扬。

让道路通起来,泥泞的乡间道成了小康路

道路坎坷、行走困难是中于庄村的另一大突出问题。用老百姓的话说就是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黑天不出门。道路难行既不便于群众出行,也不利于发展生产。“要想富、先修路”,张鹏明白要想改变中于庄村的落后面貌,必须打破道路这一瓶颈,为乡亲们修好小康路、致富路。他利用省派第一书记每村两公里道路硬化及“一事一议”资金,抓住县委县政府户户通道路硬化奖补政策,集约资金86万元,保障了资金来源。

原来村里修了一条路,不到一年就破损严重,老百姓一直反应施工质量不行。对于如何抓好施工质量,擦亮第一书记品牌,张鹏思量再三,决定与县交通局对接,由县交通局统一招标并进行监理,保证施工质量,并且四处寻找砂石来源,努力把价格降下来并保证了供料。两个多月的时间,张鹏始终坚守在修路现场,从早上6点一直到半夜收料,节假日也放弃休息,天天泡在工地上,和大家一起撒石子、扛水泥、拌砂浆。有一天,修路的水泥浆运来时已经临近天黑,如果不抓紧时间铺到路上去,到了夜里天气寒冷,水泥浆就会被冻住而没法使用,他发动大家全都动起来,铁锹不够用,他就用双手把水泥浆捧到路基里,全身都是泥,手还被灼伤。村里人叹服:“这个张书记干活不惜身子,比俺们庄稼人还实在。”

在张鹏的全力协调下,全村共硬化道路58条, 4.7公里,面积21000平方米,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户户通”,又为全村大街小巷安装路灯131盏,使整个村庄夜明如昼。两年多的时间过去了,修好的路没有丝毫的质量问题,村民李汉江编起了顺口溜,“以前修路豆腐渣,现在成了铁疙瘩,能走人来能跑车,人人把咱书记夸。”

以前的中于庄一到晚上,村里就一片漆黑寂静,死气沉沉。现在农闲时刻,吃了晚饭的村民也都走出家门,有的沿着路散散步,有的跳起了广场舞。从城里儿子家回来的张现德高兴地拉着张鹏的手说,“你这城里的书记一来,咱这农村也有了城市的模样喽。”

让百姓富起来,贫穷的小村庄有了致富经

环境美了,道路通了,可怎样才能让老百姓真正的富起来?这一直是挂在张鹏心头的大事。中于庄村1145人,耕地面积只有1041亩,人均还不到1亩地,靠传统的农业种植致富是没有出路的。

静夜孤星、青灯黄卷,张鹏苦苦求索,他深刻研读中央及各级政府关于“三农”发展的政策,见到报纸上好的文章就剪,看到文件中好的思想就摘,看到电视中好的例子就记,光剪报和笔记就足足一大本子。从书本中找思路,从实践中学范例。张鹏的心中渐渐明朗:发展现代农业。

张鹏充分发挥多年的农发行工作经验,结合中于庄人多地少的实际,谋划出了一条通过发展蔬菜大棚,走集约化农业发展的路子。他先后赴山东省著名的蔬菜之乡寿光、兰陵等地进行学习,邀请农业专家到村里实地考察,量身打造设计方案,利用多年的客户资源,邀请省内著名的蔬菜企业组织人员进行施工,保证大棚的质量。同时,积极联系与企业进行产品对接,确保蔬菜销路。先后建设了冬暖式蔬菜大棚7个,拱棚9个。在种植过程中,张鹏又邀请技术人员进行指导,引导村民开展绿色种植,打造有机品牌。一年下来,仅大棚承包就可为村集体增加收入12万元以上,十几个承包户的年收入也达到了近20万元。大棚修好后,张鹏又找到承包户,协调优先雇佣村里的贫困户到大棚里打工。李修林是村里的国定贫困人口,靠着在大棚里的打工,月收入也在2000元以上,一年就摘掉了贫困户的帽子,真正为老百姓找到了致富门路。

张鹏爱农村,爱农民,把老百姓当亲人,时刻把百姓利益放在第一位。中于庄村妇女主任王灵霞至今仍念念不忘张鹏的“救命之恩”。2016年6月12日,张鹏到地里查看麦收情况,远远便看到一处地头的麦秆着了起来,他赶紧跑向前,准备控制火势。当来到着火的地头时,猛然发现一名妇女晕倒在地上,脸上被浓烟熏的乌黑,燃烧的麦秆离她不过两三米,借着风势眼看就要烧到身上。紧急时刻,张鹏一个箭步冲上前,扛起妇女便向村卫生所跑去,炽热的骄阳下,他咬着牙使出了所有力气,1公里多的路程顾不上歇一步,一边跑还一边大声地向周围村民喊道,“你们快去把火扑灭,要着起来可不得了。”等来到卫生所,张鹏也一下累瘫在地上,这位中年汉子大口地喘着粗气,豆大的汗珠泉涌般淌下来,早已湿透了全身的衣服。原来是妇女主任王灵霞看到着火后前去扑火,天气炎热中暑加之浓烟熏呛,晕倒在地边,好在搭救及时,苏醒了过来。这件事让王灵霞一家人感动万分,也让张鹏成为了人人翘大拇指的贴心书记。

欲问秋果何所累,自有春风雨潇潇。两年来,张鹏成了中于庄村民打心里认可的带头人。信念如山,真情不改,正如张鹏所说,“在战争年代,沂蒙山区的乡亲们最后一碗米当军粮,最后一块布做军装,最后一件棉袄盖在担架上,最后一个儿子送到战场上,为新中国做出了巨大的牺牲和贡献。现在,我们有责任、有义务让他们摘掉穷帽子,过上好日子,这是对他们的回报和补偿。”肺腑之言印证了他对党和人民的忠诚!

张鹏作为农发行人的缩影,也折射出农发行秉承家国情怀,服务脱贫攻坚的决心和行动。在张鹏任职期间,山东省分行积极行动起来,加大了对该区域的支持力度,将全省首笔高标准农田项目放在了郯城县,目前该县仅农发行项目贷款就达到近10亿元。各级行员工自发组织,为村里的小学生和贫困户们捐款捐物达数万元,从关系群众生产生活的小事琐事做起,尽心竭力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

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赋予了农发行新的光荣使命。在张鹏任职期满的第二天,山东省分行选派的第三批省派第一书记已经在奔赴郯城县的途中,服务乡村振兴、服务脱贫攻坚,农发行人将一直在路上。

张鹏赴外地考察产业扶贫项目

张鹏赴外地考察产业扶贫项目

【关闭】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