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分行力排众难助夏收
发布时间:2016-07-26      作者: 凤卉慧

夏收时节,阴雨连连。本应麦浪翻滚处处香的江淮大地在喜迎小麦丰收之际却遭遇不断的强降水,过多雨水严重影响小麦的品质,为收购、储存、监管带来一系列难题和变数,安徽省分行备好资金卯足劲,用心服务“钱等粮”,为粮农撑起希望的大伞,不让阴雨浇灭丰收的喜悦。

该行将农民利益放在首位,准备了190亿元资金稳夏收。到7月11日,累计发放夏粮收购贷款66.08亿元,支持收购小麦50.29亿斤;其中最低收购价小麦贷款57.6亿元,支持收购托市小麦44.61亿斤。

但受不利天气的影响,小麦不完善粒超标,质量与往年相比较差,夏收形势较为严峻。为缓解农民们的燃眉之急,安徽省分行一方面制定对策,一方面主动与粮食局、中储粮等部门沟通协调,避免“谷贱伤农”的现象出现。

不让“雨后麦”变成“老大难”

据统计,今年安徽不符合最低收购价收购质量标准的小麦占比高达66%,部分地区出现农民卖最低收购价粮难、企业收购达标粮难的“两难”局面。

为妥善协助化解收购问题,该行认真贯彻落实省政府6月14日夏粮收购专题会议精神,紧紧依托地方政府解决超标小麦收购问题。全力保障政策性收购,辖内各分支机构督促托市收储库点,增加筛选设备,加大小麦清理力度,全力帮助售粮农民将小麦整理达标,最大限度减少损失。分支机构主动参与研究制定地方小麦临时收储政策,及时落实地方调控小麦贷款规模。与此同时,督促引导该行贷款企业使用流动资金贷款优先收购本地农民生产的粮食,有效解决当地小麦卖难问题。目前,该行已对主产区31家龙头企业审批投放购销流动贷款7.57亿元。按照“以销定购,以购定贷”的原则,对能够落实真实有效购销合同和风险防范措施的存量自营性贷款客户,适当增加授信规模,鼓励企业加大入市收购力度。积极支持地方政府落实兜底措施指定国有购销企业开展市场性收购。已对滁州、阜阳等地方政府指定的12家国有购销企业审批小麦市场性收购贷款14.2亿元。

今年“雨后麦”销售价格诉求强烈,该行行领导亲自带队,登门走访有关部门,期盼政府能及时出台相关政策。同时,协调粮食收储企业为农户开辟绿色通道,对种粮大户登记造册,上门质检和预约收购。

打好“服务牌”坚决“不差钱”

在夏收开秤之前,该行做实做细托市收购各项准备,并与省粮食局、中储粮安徽分公司召开两次政策性粮食联席会议,共同研判夏粮收购形势。截至6月末,已认定2016年小麦最低收购价委托收储库点736个。

该行主动提早发现问题,将问题解决在前面。早在5月末,该行在实地走访、调研后发现全省贷款企业粮食库存498亿斤,库存值623亿元,政策性贷款和库存均处于历史高位,粮食高仓满储,宿州、六安等稻麦兼作地区仓容不足问题突出。面对仓容不足的严峻形势,该行主动协调配合粮食局、中储粮等部门通过腾仓并库、调销减库、加快建库等措施,努力挖掘国有企业现有仓容潜力。同时,有效利用社会仓容,鼓励和引导省农垦集团、符合条件的民营企业以及地方骨干企业参加托市收购,合理利用社会仓容。

夏收大幕拉开后,该行积极提供优质的金融服务,做到“三个确保”:确保企业申请最低收购价贷款即到即办,确保最低收购价贷款当天汇划到委托收储企业收购资金专户,确保农民粮出手、钱到手。该行通过银企直联系统为中储粮直属企业提供5×12小时结算服务,同时合理预测好企业资金使用量,足额安排好信贷计划,精心调度好资金头寸,确保“钱等粮”。

一些大产区地市更是如此,“从3月份开始,行里跑农委、粮食局,跑中储粮淮北直属库、安徽淮北国家粮食储备库还有企业,跑了不知多少趟,领导带着我们到濉溪县百善、五铺等乡镇的农户家里抽样调查,预计今年收购小麦共计55万吨,然后匡算出计划资金。”淮北市分行客户服务部高级副主管蒋晓军说。

在整个收购期间,该行认真落实“四个共同”责任,与地方行政主管部门、中储粮直属企业密切协调,坚持和完善政策性粮食收购联席会议机制。坚持“五个到位”,要求各级行落实好支持收购工作责任制,“一把手”作为第一责任人要亲自部署、靠前指挥,做到“封闭运行落实到位、具体操作细节到位、信贷政策宣传到位、员工队伍保障到位、各方责任明确到位。

力保“钱等粮”扎牢“钱袋子”

今年夏收,通过全面推行中储粮“一卡通”系统,确保将收购资金支付给直接售粮人,切实防止因各类支付违规行为造成的“坑农害农”问题。为了更好的做好资金管理,客户经理们蹲守收购现场,现场督促收储库点落实“六统一、一公开”(统一收购宣传、收购凭证、挂牌格式、收购合同、资金调度、验收标准、公布举报电话)要求,规范收购管理。坚决防止收购资金挤占挪用,对于少数偏远地区无法使用网银的,备少量现金结算,保证收购不出问题。

同时,对“已进仓”的粮食也要排除隐患,做好收购监管。库贷检查是确保库贷挂钩、账实相符最有效的手段,为此,各行及时定期查库。在收购现场进行资金监管的阜阳市分行客户经理赵慧慧告诉我们,“磅头监管既要防止‘抬级抬价’损害国家利益,又要防止‘压级压价’的坑农行为,只有这样,才能进一步保障好农民的利益。”

农发行不单单是资金供应方,更是粮食收购贷款主体行,强化库存监管、把好支付监督关、核对账目,做好每一环节的工作,不仅是尽职履职的要求,更是兑现对广大农民许下的庄重承诺。(凤卉慧)

【关闭】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