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让人留恋的小吃
发布时间:2014-04-30      编辑: 不计

古人云:行万里路胜读万卷书。多年来,我觉得还有一句话有异曲同工之妙:品尝各地百味,体验风土人情。每去一个地方之前,我都会提前做足准备,了解当地的风景和小吃,而小吃又胜于风景。很多年过去,风景已在记忆中模糊,小吃的美味却依然清晰。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地方的历史积淀形成了特色的美食。知名的各大菜系只是笼统的地域区分,种类纷繁的小吃却是每个地方的独特标志。从北方的面到南方的粉,形式接近却内容迥异。

几乎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特色小吃。在北京,最出名的是全聚德的烤鸭,东来顺的涮羊肉,焦圈、豆汁、糖火烧、卤煮、驴打滚,那是老北京人的最爱。无论是什刹海后海边的胡同里,还是前门大栅栏的街面上,都能看到它们的身影。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吸引着中外的食客。在上海,最著名的小吃集散地在城隍庙,街上熙熙攘攘,大多数人都是奔“吃”而去。蟹黄小笼包一屉一个,插着管先喝汁,蟹黄齿颊留香,勾动味蕾。三鲜馄饨,蛋丝、虾皮、紫菜三鲜调出薄皮包裹着的鲜肉,口感咸香爽滑。还有那桂花糖藕、海棠糕,都是老上海人记忆中的美味。在天津,到南市食品街,有“狗不理”包子、耳朵眼炸糕,还有桂发祥十八街麻花。配有龙头大铜茶壶的茶汤,将红糖、白糖、青丝、红丝、桂花酱、麻仁、松仁、桃仁、果脯、葡萄干、京糕条等五颜六色的配料混在一起,只见冲茶汤师傅拉开架势,一手托住盛好面料的碗,一手怀中抱月,稳稳地将大铜茶壶慢慢倾斜,一股沸水从龙口中喷出冲入碗中,刹那间水满茶汤熟,让人吃得是流连忘返。

几乎每个城市的小吃都代表着当地人的性格。成都地处四川盆地,素有天府蓉城之称,三伏天气吃火锅,大汗淋漓中充斥着酣畅致尽,透出了四川人的直爽。龙抄手、钟水饺、担担面、锅盔,夫妻肺片、川北凉粉,从武侯祠旁到春熙路口,弥漫着麻辣的香味和食客的欢悦。西安地处西北要地,有十二朝古都之谓。陕西人的诚挚热情体现在一碗碗油泼辣子面中,热腾腾的汤,软而劲道的牛羊肉,食客们自己动手掰成大小不同的馍,交给师傅们用大火一锅烩制,肉的香,汤的鲜,无与伦比。到了回民街,沿街的擀面皮、肉夹馍、饸饹、岐山臊子面、“biangbiang”面、酸汤面,品种多得应接不暇,让人止足不前。贵阳地处青藏高原边缘,清爽宜人,在合群路的夜市,街道两边摊贩林立,一家挨着一家,毫无空当。贵阳的小吃偏辣、酸,一桌桌人围坐一起,吃肠旺面、丝娃娃、恋爱豆腐果、乌江烤鱼、豆腐圆子、碗耳糕,叙说身边趣事,扫除满身劳累。休闲的生活将爽爽的贵阳体现得淋漓尽致,耿直义气在一席席话语中纵情挥发。

几乎每个城市的小吃都成为城市的标识。说到臭豆腐,人们首先想到的一定是长沙的火宫殿。室内的坡子街是最著名的小吃街,姊妹团子、龙脂猪血、油炸馓子、红烧猪脚、牛杂汤锅、八宝果饭、神仙钵饭,听了都让人口舌生涎。来一碗牛肉米粉,吃一口德园包子,真乃惬意之事。说到刀削面,那是太原人的骄傲。山西面食可谓一绝,小吃也远近闻名。老鼠窟元宵、南肖墙丸子汤、头脑、羊杂、清徐灌肠、打卤面,集中在仿古食品街,既感受了千年龙城古韵,又享受了山西味道。海鲜烧烤,是大连最深的“城市印象”。在黑石礁附近的街头,各种蛤蜊、海鱼、扇贝的烧烤,铁板烤鱿鱼、咸鱼饼子、拌海凉粉、海鲜焖子、海菜包子,将海的味道带给喜欢它的人们。隔海的青岛一样充满海的味道,同时也蕴含着山东人的豪情。青岛啤酒可以拿塑料袋散称着畅饮,从啤酒广场到中山路劈柴院小吃街,架子上烤着海胆、鲍鱼和各种海贝,锅里煮着周身泛红的螃蟹,炉里烤着香味四溢的锅贴,诱人的味道混合着异域的风情,将食欲扩大到极致。

几乎每个城市的小吃都与当地风景相映成趣。在大理街头,手拿烤得焦黄的饵块,小口品尝,乘着微风,坐着游船,在苍山之畔,洱海中央,与友人一道同饮白族的三道茶。在三亚的椰林里,任凭南海的海风掠过,到天涯海角听鹿回头的故事时,椰奶和咖啡是不二的选择。在昆明金马碧鸡坊边的店里享受发烫的过桥米线;到秦皇岛渔家品尝刚出海的梭子蟹;在武汉户部巷醉心于热干面、辣鸭头和小龙虾的美味;到桂林正阳步行街体验马肉米粉、油茶、马蹄糕的鲜香;在蒙古包中畅饮马奶酒,听马头琴,吃手抓肉;到吐鲁番品味葡萄酒,看新疆舞,吃羊肉包。美景和小吃给城市带来了生机和活力,美景衬托了小吃的味道,小吃增添了美景的色彩。(阳泉分行 翟瑞光)

【关闭】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