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粽叶香
发布时间:2014-04-30      编辑: 不计

“粽子呐——又香又甜的粽子!”我正在沙发上看电视,窗外忽然传来卖粽子的悠长的吆喝声。儿子嚷嚷着要吃粽子,妻子给了他几块零钱,小家伙蹦蹦跳跳地出门了。我仔细瞧了瞧日历,哎呀,端午节就在眼前了,怪不得这几天街上时常有卖粽子的吆喝声。

端午节的由来说法很多,一般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的说法最为普遍。屈原是春秋时期楚怀王的大臣,他倡导举贤授能,富国强兵,力主联齐抗秦,但遭谗去职,流放到今天的湖南。后秦军破楚,屈原写下绝笔《怀沙》,投汩罗江身死。相传屈原死后,悲痛的楚国百姓涌到江边祭奠,祭奠用的饭团后来就慢慢发展成今天的粽子。小时候,我也喜欢吃粽子,特别是母亲亲手包的粽子。

包粽子是母亲的拿手绝活。在端午节的前几天,她把粽叶泡在明矾水里,又将糯米、香米、花生米等泡上一天的时间,再准备好馅料。粽子是否好吃,与里面放的馅料有很大关系。小时候家里穷,粽子是纯糯米做的,现在生活水平提高了,母亲做的粽子花样也多了起来,里面包的馅料有绿豆、火腿、鸭肉等等。端午节那天,母亲起得很早,吃过早饭后就开始动手了。只见她拿起一块粽叶,小心翼翼地卷成圆锥形的“杯子”,用调羹舀了糯米和各种馅料,倒入“杯子”里,再用筷子戳实,然后用粽叶做成的细绳子使劲扎紧。就这样,糯米、馅料和粽叶在母亲的手里变着花样,不到一小时的时间,各种三角形、菱形、圆锥形的粽子就做好了。

包粽子要手艺,而蒸粽子则需要耐心。蒸粽子讲究火候,母亲会事先准备好一口大锅,先放好水烧开,再上蒸笼。旺火蒸20分钟左右后改用文火,蒸上大约3小时,粽子就基本熟了。在蒸粽子的过程中,热气弥漫了厨房,粽香穿过院落飘在风里,在一家人的心里激起圈圈温情的涟漪。

母亲曾经是个乡村的“赤脚医生”,端午节前几天,她会在黎明前采来带着露珠的车前草和鱼腥草,加水炖鸡蛋给一家人吃,据说可以很好地预防肠胃病。奶奶则从山中采回菖蒲,从菜园里割回几把艾叶,再把菖蒲艾叶插在门边和窗缝里,据说能避邪祛病。

奶奶已经离开我们二十多年了。但如今,母亲每年还会为全家人裹各色的粽子。端午一到,满屋流淌的艾草味和醇厚的粽香,带来了无限的美妙和温馨。(莲花支行 程魁星)

【关闭】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