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顶部
您当前的位置: > 正文
在平凡岗位上书写非凡人生——我身边的共产党员 张成刚

说起共产党员,也许你的脑海中会浮现出杨靖宇、钱学森、王进喜、焦裕禄等高大光辉的形象。其实,在我们身边,也有着许许多多优秀的共产党员,他们在平凡的岗位上辛勤劳动,默默奉献,在平凡中体现自我价值、书写非凡人生。

我入职农发行西藏分行后,发现行里有着一批来自其他各级分行的援藏干部,他们来自全国各地、讲着带有家乡口音的普通话。他们默默工作、埋头苦干,为农发行西藏分行的发展建言献策、殚精竭虑,他们时刻牢记自己党员身份,发挥着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我在他们中间接触到了这样一位平凡、朴实的共产党员。他带着一副眼镜、不经意间会说出一些山东话、走路总是急匆匆的——他就是共产党员、调查评估中心主任助理张成刚。2019年,他积极响应总行援藏号召,光荣地成为了农发行第二批援藏干部。在赴藏交流快两年的时间里,在助推西藏脱贫攻坚的道路上,他用辛勤的劳动、艰辛的汗水,为西藏分行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勇于担当,闯出产业扶贫新路子。牦牛养殖业是西藏的特色产业,但一直以来,产业发展投入不足,商业化程度不高,广大牧民守着“金娃娃”受穷,牦牛产业化发展亟待破题。张成刚来到西藏分行后,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扶贫办和总行关于支持西藏特色产业发展指导意见精神,在行领导的支持帮助下,和当时的扶贫业务处的同志深入牧区调研,撰写了《农发行信贷支持西藏牦牛产业的几点思考》等文章,为日后办理“牦牛贷”理清了思路、找准了路径。他常和扶贫业务处的同事说:“西藏的牧民们生活这么艰苦,就靠着牦牛收入生活呢,咱们一定要把牦牛贷款搞起来,要让牧民们都富起来!”为解决西藏农投牧业发展有限公司流动资金短缺问题,他积极与政银保企沟通,加班加点撰写调查报告,克服全流程办贷的种种困难,创新实现了“公司+土地+合作社+保险+互联网+封闭运行”的牦牛产业模式,办理了全区第一笔“牦牛贷”。他利用粮食封闭运行管理的思路,将牦牛企业视频监控系统连接到分行,客户经理第一时间就能观察牦牛动向,足不出户就能够进行贷后管理,极大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办贷成本,得到了总行领导的充分认可。截至目前,该项目投放贷款5000万元,流转农民土地4000余亩,收购牦牛2000余头,解决了59名建档立卡贫困户收入问题。“牦牛贷”项目的创新实践为西藏牦牛特色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为牧区百姓增产增收提供了重要保障,更为西藏特色产业发展注入了政策性金融源头活水,充分发挥了农发行“当先导、补短板、逆周期”的作用。

 

勤奋进取,农产品购销储业绩突出。西藏地处祖国边陲,青藏高原的地理特征让这片土地的经济发展受到了极大的限制,青稞是青藏高原主产的经济作物,也是藏族人民的主要粮食作物。青稞产业在促进西藏农牧区经济发展和实现产业脱贫,确保农牧民脱贫致富方面有着重要作用,是西藏发展和农牧区实现小康的重要依靠。“做好农产品购销储贷款关系着农牧民的钱袋子,咱们要全力以赴啊。”“咱农发行是唯一的农业政策性银行,一定要把本业做好,把西藏的青稞产业做起来。”张成刚和扶贫业务处的同事前往青稞主产区日喀则、山南等市进行青稞产业调研,他撰写的《西藏青稞产业发展现状及农发行信贷支持策略》在2021年《农业发展与金融》第1期发表,为总行行领导贷款支持青稞产业发展提供了决策参考,也为西藏区分行的青稞贷款做足了准备工作。在来到西藏分行工作的几个月内,他积极对接政府、营销企业、宣讲政策,成功营销西藏分行成立以来第一笔粮油调销贷款,第一次新增地方储备粮油贷款1400万元,使西藏分行的业务发展又向前迈了一步。

 

坚守责任,确保政策性粮油贷款安全。粮食储备库分布在西藏自治区的各个县城,来往各个储备库之间路途遥远,所有储备库都查一遍所耗时间要几个月。为了掌握西藏各粮食储备库的真实储备情况,他不顾身体的不适去往一个个粮食储备库所在地进行实地检查,所到之处的每一个储备库都进行了标仓,确保了政策性粮油贷款安全。“在西藏查库是不容易,但这件事必须要做,不但要做还要做好。”“查库时一定要仔细,这可是关系咱们行根本利益的大事,马虎不得。”这些都是在他嘴边常唠叨的话,每次查库他都要念叨好几遍,还要叮嘱其他同事查库时的注意事项,生怕大家漏掉重要关注点。不到两年的时间里,全区74个县,他去了40多个,行程几万公里。其中,日喀则18个区县他就去了16个,沿途经常会遇到山上落石,危险重重,他却从未退缩,坚持高质量完成工作任务,为保障全行粮油信贷安全付出了巨大努力。他这种缺氧不缺精神的干劲,艰苦不怕吃苦的韧劲,让人佩服不已。在2020年分管区分行粮油信贷工作期间,他把在山东分行学习的工作经验带到西藏分行,使西藏分行成立八年以来粮油贷款事业实现了4个第一——第一次实现粮油调销贷款的投放、第一次为发放储备粮油轮换贷款解决了储备贷款长期展期问题、第一次新增地方储备粮油贷款、第一次新增粮食收购贷款。

家人的支持,成为他工作的不竭动力。张成刚是农民的儿子,家里还有20多亩责任田,因为老父亲的腰不好,他多次和父亲说:“我能挣钱,你的年龄也大了,咱把土地流转出去吧。”他的父亲却说:“村里的年轻人都外出打工了,谁还来种地啊!咱再难也不能荒了田,那可是咱老百姓的命啊!”在援藏前每年夏收、秋收,他都会回家帮父母收割小麦、玉米,这两年因为援藏没有回家。每当想起没干过农活的岳父也回家帮着收割小麦,妻子在下班后领着两个孩子从县城给在麦田里忙活的父母送水送饭,还要一起干农活,他常常十分自责。因为援藏,他不得不把女儿的户口从市里迁回了县城。他问女儿:“孩子,没让你去市里接受更好的教育,你不怨爸爸吧?”女儿却说:“爸爸,你就放心吧,我在哪里上学都会努力学习,因为你就是我和弟弟学习的榜样。我也长大了,会和妈妈一起照顾好爷爷奶奶和弟弟的。”临行时,妻子对他说:“保家卫国、戍守边关,咱光荣。家里有我,你在西藏放心工作。”在援藏两年的时间里,他的姥爷、爷爷两位亲人相继去世,因为工作原因他没能回去。那段时间,我们经常看到这位山东汉子默默地流泪,却丝毫没有减少工作的热情。

我身边还有许许多多和张成刚一样优秀的共产党员,是他们使我深切地感受到了共产党员的使命和担当。我愿用我的青春热血和所学所知,毫不保留地奉献给这片美丽的雪域高原,让服务乡村振兴的旗帜高高飘扬。

 

(刘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