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当前位置: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  >  党建工作  >  党建动态 > 正文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 高质量服务乡村振兴战略
发布时间:2018-03-08     媒体来源: 《人民政协报》十五版·专题      作者: 解学智

乡村兴,则百业兴;“三农”稳,则天下安。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农发行作为以支农为宗旨的政策性银行,全力服务乡村振兴战略,既是新时代农发行的核心使命,也是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的重大举措。我们必须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总要求,把服务乡村振兴战略作为立足点、出发点和主攻方向,全力助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

坚持稳中求进,农发行各项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2017年,农发行深入贯彻党中央方针政策,认真落实国务院决策部署,主动适应形势发展变化,及时调整政策措施,有效应对困难挑战,进一步加大支农力度,服务“三农”作出新的贡献。全年累放支农贷款1.56万亿元,年末贷款余额4.68万亿元,较年初增加5684亿元。大力支持粮棉油收储,累放粮棉油收购贷款3062亿元,支持收购粮食2927亿斤、棉花295万吨,充分发挥了粮棉油收储资金供应主渠道作用,切实维护了国家粮食安全和农民利益。突出精准全力服务脱贫攻坚,累放精准扶贫贷款5120亿元,年末贷款余额1.26万亿元,比上年增长40%,扶贫主力银行的品牌形象进一步巩固。着力支持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累放贷款8591亿元,支持项目4492个。其中累放棚户区改造贷款4274亿元,帮助改善409万人的居住条件。创新支持农业现代化,累放各类农业现代化贷款988亿元,支持新建高标准农田2197万亩、国家储备林基地等国土绿化472万亩。千方百计筹措支农资金,累计发债筹资1.04万亿元,年末债券余额3.81万亿元,继续保持第三大发行主体地位。坚持优惠支农、让利于农,贷款利率低于同业平均水平99个基点。

2017年的工作成绩,是在过去工作的基础上接续奋斗取得的。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农发行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全面推进促发展、防风险、推改革、严管理、强队伍,各项工作取得显著成效。特别是2015年以来,支农业务实现了跨越式发展。近三年累计投放支农资金5.9万亿元,总资产从2015年初的3.15万亿元跃升到2018年初的6.22万亿元;贷款余额由2.83万亿元增加到4.68万亿元;所有者权益从782亿元增加到1356亿元;累计支持收储粮食1.26万亿斤、易地扶贫搬迁惠及贫困人口524万人、帮助906万人改善居住条件。

同时,坚持把防控风险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深入推进全面风险管理,着力完善安全防线,资产质量保持同业较好水平,守住了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不断深化改革创新,完善体制机制,增强动力活力,现代化建设迈出新步伐。坚持以党建统领全局,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扎实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全面从严治党实现新加强。

坚决贯彻中央要求,推动实现高质量发展

党的十九大确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次提出以新发展理念为主要内容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经济思想、“三农”思想,是农发行今后做好一切工作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为农发行履职尽责服务“三农”指明了方向,必须深入学习领会,不折不扣地贯彻落实到全行改革发展的方方面面。

中央强调,推动高质量发展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确定发展思路、制定经济政策、实施宏观调控的根本要求。在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农业政策从增产导向转向提质导向的大背景下,农发行必须紧跟时代、紧扣政策,坚决贯彻执行党中央的决策部署,自觉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这既是服从服务于国家战略和宏观调控、促进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的需要,又是农发行自身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农发行的高质量发展,不仅是自身的高质量发展,更是服从服务于国家的高质量发展,是方向正确、功能突出、风险可控、经营高效、体制完善、服务优质、文化引领的发展。重点要抓好以下六个方面:一是坚持党的领导。充分发挥党委领导作用,确保全行改革发展始终保持正确方向,党和国家政策得到全面贯彻执行,治行理政能力持续增强。二是坚持政策性定位。坚守本源,专注主业,突出支持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服务国家战略、宏观调控和“三农”发展有力有效,在农村金融体系中的主体和骨干作用进一步彰显。三是坚持规模质量效益相统一。推动资产规模合理增长,不断优化业务结构,有效管控各类风险,确保经营效益良好,在稳中求进中实现可持续发展。四是坚持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加强公司治理,完善决策和管理机制,推动治理体系更加健全,科技支撑更加有力,经营管理水平大幅提升。五是坚持以客户为中心。围绕客户需求,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手段,提高服务能力和品牌形象,提升客户价值和满意度。六是坚持以企业文化为引领支撑。弘扬支农报国精神,完善农发行核心价值体系,促进文化凝聚力显著增强。

创新举措强化管理,高质量服务乡村振兴战略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中央从党和国家事业全局出发、着眼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顺应亿万农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出的重大决策,为新时代“三农”工作指明了方向,也为农业政策性金融赋予了新的历史使命。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要明确农业发展银行在乡村振兴中的职责定位,强化金融服务方式创新,加大对乡村振兴中长期信贷支持。农发行将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聚焦“三农”发展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制定针对性服务方案,推动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

一是全力服务国家粮食安全。粮食安全,始终是治国安邦的大事,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础。保障粮食安全,关键要保障粮食生产能力,确保需要时产得出、收得上、供得足。农发行要认真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和国家粮食产业政策,全力保障政策性收储资金需要,积极支持粮棉油收储市场化改革,大力支持粮食产业发展,让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上。

二是坚决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实现乡村振兴,摆脱贫困是前提。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是未来3年要重点打好的“三大攻坚战”之一。农发行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扶贫思想,坚守精准方略,瞄准特定贫困群众精准帮扶,向深度贫困地区聚焦发力,突出支持易地扶贫搬迁,大力支持贫困村提升工程、产业扶贫、教育扶贫和健康扶贫,持续发力基础设施扶贫,积极推动“万企帮万村”、创业致富带头人等精准扶贫行动,确保扶贫力度不减,实现“三个高于”,充分发挥在金融扶贫中的先锋、主力和模范作用。

三是积极支持农业农村现代化。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重点,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农发行要按照“产业兴旺”的要求,围绕构建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大力支持现代农业发展。积极支持高标准农田建设、中低产田改造、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等,促进农业产业链条延伸和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推动质量兴农、绿色兴农,提升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要大力支持棚户区改造,积极支持“四好农村路”、国家重大水利工程、新型城镇化建设等,补齐农业农村基础设施“短板”,提升农村生产生活水平。

四是强化支撑保障能力。服务乡村振兴战略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统筹兼顾、协调推进。农发行将对接乡村振兴融资需求,完善相关政策措施,加大信贷、资金、人力等资源配置向服务乡村振兴的倾斜力度。大力组织低成本资金,积极引导社会资金回流反哺农业农村。积极创新产品、服务和业务模式,构建优质客户群体,不断丰富支农手段,提升服务能力。

五是有效防控各类风险。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是“三大攻坚战”之首,重点是防控金融风险。农发行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力度要大、质量要优,必须准确把握面临的风险挑战,实施更加积极主动的风险防控,深入推进全面风险管理,及时化解风险隐患,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

六是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农发行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努力打造一支讲政治、讲奉献,懂金融、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高素质干部队伍,为服务乡村振兴战略提供坚强保证。

(作者系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党委书记、董事长解学智)


四川省通江县地处秦巴山集中连片贫困核心区域,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农发行投放贷款8亿元支持该县易地扶贫搬迁工程项目,涉及22个乡镇54个行政村378个社,共建54个安置聚居点,搬迁人口共计3155户10476人。(《人民政协报》十五版·专题)

链接:http://dzb.rmzxb.com.cn/index.aspx?date=2018-03-08&verOrder=15&banzi=14&paperType=rmzxb

【关闭】    【打印】

Copyright © 2003-2021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 版权所有

京公网安备 11040102700013号 本网站支持IPv6访问   京ICP备1401282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