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当前位置: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  >  党建工作  >  党建动态 > 正文
内蒙古赤峰市分行党建业务融合发展取得新成效
发布时间:2018-09-11      作者: 王志强

按语:习近平总书记2016年10月10日在全国国有企业党的建设工作会议上,提出“中国特色”现代国有企业制度要把党的领导融入公司治理各环节、把企业党组织内嵌到公司治理结构之中、明确和落实党组织在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中的法定地位。

2017年4月,内蒙古自治区分行新一届党委落实习总书记指示,提出“内行党建家+政策性金融扶贫实验示范区+先进基层党组织”工作模式,为全辖党建统领农业政策性金融改革发展和服务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

内蒙古赤峰市分行秉承家国情怀、提升政治站位,以党建统领发展,以服务乡村振兴为抓手,以助力脱贫攻坚为着力点,延伸“内行党建家”工作模式,突出中长期项目和存款营销,双轮驱动优化结构,在履行好政策性金融职能的同时,全力推进全行高质量发展。自2015年以来,已累放各类贷款264.9亿元、投放农发重点建设基金17.6亿元。2018年7月末,贷款余额221.5亿元,比2014年增长1.1倍;存款日均余额124.5亿元,比2014年增长4.6倍;已连续7年保持无不良贷款、无案件、无责任事故的良好运营态势。

党建统领发展,提升战斗堡垒合力

“把党的领导融入公司治理各环节;把企业党组织内嵌到公司治理之中”。赤峰市分行党委坚持从严管党治行,通过创新党建工作模式、树立模范标杆、开展共建共联等措施,营造良好的发展氛围,提升两级行党组织的凝聚力、向心力和战斗力,提升农业政策性金融的影响力。在内蒙古自治区分行表彰2017年度先进集体的决定中,赤峰市分行分获“存款组织工作先进单位”和“支持棚改先进单位”第一名;所辖5个支行从73个支行中脱颖而出,被评为2017年度经营管理“二十强支行”。

坚持党建引领,创新工作模式。该行党委落实和延伸“内行党建家”工作模式,创新推行了“党建+党委表率+支部冲锋+标杆示范”的党建引领全局模式、“党建+支行晨会+现场展评+读书学习”的党建引领内部管理模式、“党建+政银合作+民族团结+农牧民脱贫”的党建共建共联模式。

抓实基层党建,树立模范标杆。该行党委压紧压实主体责任,用党建统揽全局、引领发展、融合推进。一是细化党委成员责任分工,调整行领导党建联系行,成立党建统领重点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党建业务融合发展、党建薄弱支行提升和党建基础共建共联工作组,织密党建业务融合发展管理网络。二是全辖建设完善“内行党建家”党建共建基地,使之成为政策理论学习的阵地、党建共联共享的基地、支农成效展示的窗口。三是新树立“党建+会计制度执行模范团队”“党建+信贷制度执行模范团队”“党建+信息规范化管理模范团队”等10个先进标杆。

开展共建共联,增强支农合力。邀请赤峰市委组织部来行指导党建工作,共同推进农发行与贫困旗县乡村党建共建;携手龙头企业,多种形式扶持贫困村、帮扶贫困户;联合市妇联工会团委等群众组织,增进工作交流,共促民族团结;牵手兄弟同行,互补党建工作短板,学习借鉴同行经验。仅今年前7个月,就向市党政主要领导及分管领导汇报11次、参加各类对接座谈会6次,加速了棚改、扶贫项目的落地;同地方主要领导座谈交流近20次,营销存款11.7亿元。全辖开展党建共建活动249次,通过共建:对接项目19个、拟申报贷款58.2亿元;营销账户36个、营销存款17.8亿元;深入帮扶贫困村10个,帮扶贫困人口775人。

服务乡村振兴,勇做金融支农主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以企业改革发展成果检验党组织的工作和战斗力”。地处12个旗县(区)中有10个贫困县的少数民族、边疆城市,作为全省农发行业务种类最多的二级分行,该行被内蒙古自治区政府确定为赤峰市的扶贫主办行,自2015年开展精准扶贫以来,已累放各类贷款264.9亿元、投放农发重点建设基金17.56亿元,列全市金融机构第1位,成长为地方金融支农的先锋、主力和模范。2016年在全省银行业金融扶贫工作经验交流会上,该行作为唯一一家二级分行交流了经验。

提升站位,争做金融扶贫先锋行。该行在全省率先开办易地搬迁精准扶贫贷款业务,率先支持PSL项目和贫困村提升工程,通过保收购不忘初心促扶贫、挪“穷窝”易地搬迁精扶贫、兴产业强化“造血”稳脱贫、惠民生和谐发展助脱贫等措施全力服务脱贫攻坚,成为当地金融扶贫的先锋行。2018年7月,该行精准扶贫贷款余额达109.7亿元,占全市金融精准扶贫贷款总额的57%;农发重点建设基金有4.5亿元投资服务于贫困人口。通过该行资金引导,政银企合力精准帮扶贫困人口超过9.7万人。

不忘初心,巩固粮食收储信贷主办行。“饭碗一定要端在自己手里!”为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在玉米生产补贴新机制下,该行积极协调市政府及相关部门共同推进玉米收购贷款信用保证基金筹建、运营,并结合贫困人口分布,统筹客户收购库点布局,发挥玉米收购资金主渠道作用。2015—2017三个粮食年度,该行累计投放各类粮油收储贷款44.5亿元,收购玉米335.1万吨,占全市收购量的50%以上,贷款投向涉及所有贫困旗县区,带动或服务贫困人口近1万人。

普惠民生,勇做支持棚改主力行。2017年至2018年7月,该行通过高端对接、三级行联动、两级行党组织冲锋、政银企密切配合,投放棚户区改造贷款91.7亿元,在全省农发行排名第1位;在全市金融机构中占比份额最大,成为赤峰地区金融支持棚改的主力银行。7月末,该行棚户区改造贷款余额为104.4亿元,占全行贷款总额的47.1%。

从严管党治行,增强高质量发展动力

“治企有方,兴企有为”。近年来,赤峰市分行党委不断强化经营意识、算账意识,突出优化资产负债结构,强化内控管理,有效增强了高质量发展动力。近两年,该行中长期贷款余额、存款日均余额、利润等主要指标均在全省农发行排名第1位;该行创新推行的限时办贷制度、首贷合规审计制度、资金支付审核制度,均被省分行采用推广;该行连年超额完成上级行下达的经营绩效考核目标任务,在全省农发行2017年经营绩效考核中,列第一组第1名。

突出项目营销,提升发展动力。该行在巩固现有优质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客户的同时,突出党建引领政策性中长期项目营销,2018年新投放的45.2亿元贷款中,中长期贷款投放就达38.6亿元,占比85.2%。2018年7月末,该行中长期贷款余额167亿元,占全行贷款总额的75.4%,比2014年提升30.5个百分点,余额和占比均在全省农发行继续保持第1位,已成为该行可持续发展的“压舱石”。

壮大存款规模,降低筹资成本。2018年,该行在累计支付资金126亿元的巨大压力下,充分发挥两级行党组织先锋表率作用,充分发挥高端营销的政治优势、“政策性金融扶贫实验示范区”的政策优势、“一对一”“面对面”的服务优势,有效利用扶贫主办行、棚改主力行、农业农村现代化骨干行的地位和影响,提升存款营销的成功率。前7个月新营销存款1557笔、金额124亿元,实现营销金额同比倍增。截至7月末,存款日均余额124.5亿元,比上年增长60.2%,营销额、余额和日均余额继续在全省农发行保持第1位。

受益结构优化,经营效益提升。近几年来,该行抓住发展契机,主动调整结构,积极增收节支,为全行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特别是存贷结构的优化带来经营效益的提升,该行2018年7月末,资金自给率达58.8%,同比提高21.5个百分点;实现拨备前利润2亿元,同比增长126.1%,占全省农发行的47.9%,排名第1位。

强化服务和风控,筑牢发展根基。该行在项目营销服务上,建立项目培育顺序库、项目营销督办制度、逐项目推进微信群,通过项目汇报会商、集中开展团队作业,实现阳光化、流程化、现代化办贷,保障项目一经批复即可迅速投放。该行2017年新营销项目从调查评估到贷款发放,最短用时仅22个工作日,平均用时仅为34.6个工作日。在贷后管理上,创新推行首贷合规审计制、支付审核审批制、直接批量支付,并争取偿贷资金预存,保障资金合规支付,有效防控信贷风险。该行多次获人民银行年度综合评价“A级”机构、外汇管理局年度考核“A级”银行、银监局年度监管评价“二级行”,先后被总行评为“四强”信贷管理先进单位、“信贷基础管理年活动先进单位”“贷后管理年活动先进单位”。

近5年来,赤峰市分行还曾获中央国家机关工委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先进典型“百优案例”;中宣部、司法部“2011-2015年全国法治宣传教育先进集体”;中国金融工会“全国金融系统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建设示范单位”;总行“五一劳动奖状”“先进工会组织”。(王志强)

【关闭】    【打印】

Copyright © 2003-2021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 版权所有

京公网安备 11040102700013号 本网站支持IPv6访问   京ICP备1401282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