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姚蔚同志来到农发行工作,17载年华悄然而过,他把最灿烂的青春岁月奉献给农发行事业,用勇于创新的研究精神、执着的探索和满腔的工作热情,赢得了同事和同行的尊敬与赞誉。用自己的一言一行诠释着农发行干部“支农为国、立行为民”的家国情怀。
敢想敢干,为金融支持小微企业提出农发行方案
2019年初,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要求,总行党委制定了开展“民营小微企业推进工程”的工作计划。当时在筹建雄安分行的姚蔚同志敏锐发现,要高质量完成农发行支持民营小微企业贷款增长目标,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卡脖子问题,需要突破现有业务思路与瓶颈,通过创新和流程再造为支持小微企业领域破题。
定下目标后,他住在雄安的办公室里埋头研究,一整月的时间都没有回北京与家人团聚。通过研究小微企业信贷特点、互联网银行业务运行方式,并结合农发行机构与业务的实际情况,他提出了利用雄安新区科技先行优势,在雄安新区建设农发行小微企业线上信贷平台,通过与互联网头部机构合作,打造农发行支持小微企业的互联网线上信贷产品。
有了大胆的思路,接下来就要小心求证实施。在春节过后的10天之内,姚蔚同志几乎是一刻不停歇,一边将自己的意见逐步梳理形成可操作、可执行的方案,一边与总行相关部门沟通阐述自己的设计理念和核心思路。在这期间,他亲自执笔、牵头组织,白天忙讨论、收集意见,晚上加班加点设计新业务、整理新流程,与清晨4点的城市相伴是家常便饭。往返于北京与雄安双城之间,几乎每次都是过家门而不入。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2个月的研究酝酿,10余次部门间会议协调,最终由产业客户部牵头,在战略规划部、信贷管理部、信息科技部等多个部门的共同协助下,姚蔚同志带队赴杭州与网商银行、蚂蚁金服就合作建设农发行小微企业线上服务管理中心进行了深入调研协商。2019年2月24日,姚蔚同志执笔起草的调研报告,得到了钱文挥董事长等3位行领导的批示与高度重视。从此,建设农发行互联网线上支持小微企业平台的方案被行领导认可采纳。2019年8月,农发行小微企业线上服务管理中心正式挂牌成立,农发行首款线上贷款产品农发网商快贷顺利投产。
每当回忆起这段往事,姚蔚同志总是动情地说,“当时一门心思想创新走出新路径,没有想到从网商银行调研回来的8页纸报告会得到行领导的认可和各部门的鼎力支持,更没有想到建设小微企业线上服务管理中心的设想会这么快落地生根,只要敢创新敢实践就会有收获。”
持续探索,以发展小微线上中心助力“两个转变”
2020年5月,小微企业线上服务管理中心从雄安回迁总行。为顺利完成中心回迁任务,姚蔚同志从疫情防控形势最紧张的春节一直坚持到岗工作到五一劳动节。小微线上中心的员工说,“疫情期间,姚蔚同志虽然不能来雄安指导回迁,但他几乎事必躬亲地完成中心的日常各项工作,从前端业务到后端账务亲自校对报表、整理档案。在困难时期,经常召开视频会议给员工慰问和鼓励,无论多晚都会第一时间在微信中回复员工提出的问题,他的工作热情让我们很受感染。”
有人问他,小微线上中心已经建成了,为什么还要这样大包大揽地自己拼命干。姚蔚同志说,“中心虽然建立了,但距离建成总行党委期望的农发行互联网线上贷款平台还有很大的差距,距离更好服务小微企业发展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正如他所说的,他没有丝毫停下脚步,在他的不懈努力下,回迁总行小微线上中心逐步走上了快车道,专门支持疫情防控的“抗疫贷”、支持小微企业订单融资的“订单贷”,陆续在小微线上中心的贷款线上投产,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得到了人民银行的高度评价。农发行有了互联网贷款,思想理念走在了众多国有大型银行前列,一时在同业间掀起了不小的震动。而姚蔚同志说,“这样的成绩只是走出了第一步”。
2020年末,姚蔚同志带领小微线上中心全体员工共同起草了线上业务3年工作规划。他在会议上提出自己的设想,不仅要在“急用先行”模式下持续深入,率先成为国有大行中唯一覆盖阿里、腾讯、京东等三大头部互联网机构的银行,还要实现“以我为主”模式,打造“一点接入、全国服务”的线上化经营平台。
2021年2月,总行党委将小微企业线上服务管理中心确立为总行直属机构。姚蔚同志说:“作为共产党员,贯彻党中央号召,做好支持小微企业工作就是践行党员的初心使命;作为农发行干部,落实总行党委工作要求就是尽职履责。未来,小微线上中心要以数字化思维为遵循,先进信息系统为支撑,逐步实现线上贷款投放对线下投放的替代,助力农发行向信息化银行、数据依赖型银行转变,构建农发行智慧开放银行生态系统。”
姚蔚同志曾荣获“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十大杰出青年”称号,17年来在农发行各个岗位上忠诚于党、无私奉献,勇挑重担、开拓创新,对待党和国家事业孜孜以求的态度始终如一。正如他常说的,书生报国成何计,只计耕耘不计收。
(张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