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专题活动  >  回首支农岁月 > 正文
回首支农岁月|云南分行:深耕“三农”促发展 云岭大地共菲芳

时光如梭,光阴荏苒。1995年2月,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云南省分行正式设立,农业政策性金融从此扎根于西南边陲,与云南省“三农”事业发展同呼吸、共命运。云南分行始终牢记“支农为国、立行为民”的崇高使命,心怀“国之大者”,服务“三农”需求,紧紧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对云南提出的民族团结示范区、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三个定位”要求以及省委省政府“3815”战略,主动融入云南经济社会发展,支农履职能力持续增强,信贷规模不断突破,品牌形象稳步提升,在云岭大地绘就了一幅金融助力乡村振兴的精彩画卷。

聚焦主责主业 俯身扎根“三农”

云南分行坚决贯彻党中央各项决策部署,认真落实总行党委工作要求,锐意进取、砥砺奋进,奋力谱写服务“三农”的崭新篇章。党的十八大以来,云南分行贷款规模稳步增长,为服务“三农”及云南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的政策性金融支撑。

服务国家粮食安全。云南分行始终牢记服务国家粮食安全这个“立行之本”,30年来累放粮油贷款1369.44亿元,2023年末粮油贷款余额182.11亿元。近年来,分行在巩固支持粮油购销储的同时,积极服务“藏粮于地”,聚焦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土地综合整治、高标准农田建设等领域加大信贷支持力度,“十四五”以来累放农地类贷款223.7亿元,夯实了“粮食银行”“农地银行”特色品牌形象。

全力支持脱贫攻坚。2015年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云南分行切实提升政治站位,聚焦重点区域加大信贷投入,为易地扶贫搬迁、农村人居环境改造、贫困村提升、农村流通体系建设等提供有力金融支持。截至2021年2月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召开时,累放各项扶贫贷款近1700亿元,居全省金融系统首位。2016年至2020年,云南分行连续获评省脱贫攻坚“扶贫先进集体”,成为该奖项设立以来,全省唯一连续五年获此殊荣的金融机构。

持续做好巩固衔接。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脱贫攻坚战胜利收官以来,云南分行牢牢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全力支持全省88个脱贫县与27个国家级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抓好“万企兴万村”“东西部协作”等重点任务。2021年至2023年,全行累放精准帮扶贷款739.93亿元,向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投放各项贷款266.95亿元,向脱贫县投放各项贷款692.58亿元;投放易地搬迁后续扶持贷款226.83亿元。2023年,云南分行信贷支持鲁甸县桃源坝子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园项目,通过“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开展水稻、花椒、香葱等农产品种植,在优化当地农业产业结构布局,加快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新设施应用,促进当地农业现代化发展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扎实推进定点帮扶。云南分行坚持融智、融资、融商、融情“四融一体”帮扶机制,精耕定点帮扶“责任田”,持续做好马关县、宣威市定点帮扶工作,在信贷支持、产业扶持、消费帮扶等方面持续加强金融帮扶。2021年至2023年,累计向马关县投入无偿帮扶资金78.46万元,投放信贷资金8.14亿元,帮助销售脱贫地区农产品1354.61万元。

重点聚焦“三区三州”。在支持脱贫攻坚和巩固衔接的过程中,云南分行将“三区三州”地区作为重点,聚焦“三保障”、饮水安全、产业帮扶和基础设施等领域,实施差别化信贷支持政策,加快信贷资金投放,不断推动提升金融服务水平与帮扶质效。截至2023年末,累放“三区三州”各类贷款159.03亿元,余额99.99亿元。云南分行累放贷款9.5亿元支持的怒江美丽公路绿道建设工程项目提升了怒江州旅游服务设施水平,对怒江州融入大香格里拉旅游圈形成了积极推动作用。项目惠及怒江州国家级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3个、脱贫村114个、脱贫人口138884人,对提高沿线居民生活质量、助力农民增收致富具有重要意义。

 

▲怒江美丽公路绿道建设工程项目

牢记殷殷嘱托 保护秀美山川

云南分行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把云南建成全国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的重要指示精神,推动经济发展“高质量”和生态环境“高颜值”协同并进,助力打赢云南省“湖泊革命”攻坚战。截至2023年末,累放洱海、杞麓湖、滇池、程海、抚仙湖等高原湖泊保护贷款与农发重点建设基金110.1亿元,绿色贷款余额1019.39亿元,位于全省金融机构前列,连续3年在人民银行实施的省级银行业金融机构绿色金融评价中获评“A+”级机构。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2015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大理考察时强调,一定要把洱海保护好,让“苍山不墨千秋画,洱海无弦万古琴”的自然美景永驻人间。2019年3月,云南分行结合业务范围和当地资源禀赋开展项目营销,获批贷款50亿元,支持大理市环洱海流域湖滨缓冲带生态修复与湿地建设工程项目,推动洱海生态廊道建设。项目通过实施生态搬迁、生态修复及湿地工程,构建湖滨缓冲带生态屏障,打造集生态、景观、旅游等功能为一体的生态型智慧廊道,让洱海廊道成为拉动沿线乡镇经济产业发展的“致富道”。

 

▲大理洱海生态廊道项目

支持重大水利工程。滇中引水工程是国务院172项节水供水重大水利工程的标志性工程,云南分行全力以赴沟通对接,累计提供信贷资金1亿元,为项目一期及配套项目提供金融支持。项目惠及土地面积3.69万平方公里,建成之后,将进一步缓解滇中地区生产生活用水矛盾,改善区域河道和湖泊生态及水环境状况,促进云南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服务区域协调发展。云南分行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云南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和《国务院关于支持云南加快建设我国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有关意见,围绕“两亚”及长江经济带建设,持续加大信贷支持力度。截至2023年末,累放长江经济带地区贷款超过1400亿元;审批“两亚”辐射中心建设项目14个,审批贷款105.86亿元,实现投放48.03亿元。中老泰通道(昆明—磨憨—老挝—泰国)是国家“十三五”和“十四五”国际综合交通运输大通道重点建设项目,玉磨铁路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云南分行投放3.8亿元贷款支持玉磨铁路宁洱火车站站前广场及综合配套设施建设项目,为云南主动服务融入“大循环、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打造高水平对外开放经济带再添动力。

 

▲宁洱火车站站前广场及综合配套设施建设项目

深化党建引领 把准前进方向

三十年发展历程充分证明,只有把党的领导全面融入经营管理,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才能确保勇立潮头、行稳致远。云南分行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持续深化党建与业务融合发展,全面落实从严管党治行政治责任,始终坚持以党建为引领,强服务、补短板、建机制、提能力,切实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治理优势、发展优势。始终树牢“人才是第一资源”理念,人才队伍建设持续推进;把文化理念体系贯穿到改革发展、经营管理的全过程,文化引领作用持续增强;坚持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党建业务融合持续深化。

在党建工作的引领下,云南分行改革发展取得显著成效,各项业务实现稳步增长。2023年末,全辖贷款余额2228.93亿元,较年初增长9.65%,2023年贷款增速和增量在云南省三家政策性开发性银行中位列第一,连续4年在驻滇单位定点帮扶工作成效评价中获得“好”的最高等次,连续4年在省级金融机构服务乡村振兴考核评估中获得“优秀”,服务乡村振兴工作获得地方党政和有关部门的肯定。

百舸争流千帆竞,攻坚克难奋者先。三十年风雨兼程,云南分行始终践行初心,迎难而上,积极探索经济欠发达省份比学赶超的“云南路径”。踏上新征程,云南分行将铆足干劲、接续奋斗,为不断开创云南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新局面、走好中国式现代化道路贡献农业政策性金融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