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分行积极贯彻落实总行党委关于支持种业发展的政策要求,聚焦种业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应用、种业“育繁推一体化”发展、种业基地和创新平台建设等领域,加大信贷支持力度,创新推出“平台+技术+种子企业”、种企全产业链等信贷服务新模式,全方位支持种业强国建设。近3年来,该行累计投放种业贷款32.39亿元,截至目前,种业贷款余额达31.37亿元。
赋能高端平台 着力打造创新“温床”
种业创新平台是种业振兴的重要支撑,是增强种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抓手。位于潍坊国家农业开放发展综合试验区的国际种子研发及产业发展一体化项目,致力于发掘潍坊现代农业优势,建设国际种子研发集聚区,为优质种子企业提供孵化摇篮,促进种业核心技术培育和创新水平提升。2021年以来,山东分行累计为该项目投放中长期贷款4亿元,用于支持科研办公楼、培育中心等建设。项目建设主体潍坊港城城建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表示:“农发行信贷资金的投入,不仅加快了项目建设进度,还成为了我们园区宣介的一张‘金字招牌’,吸引了更多优质企业的入驻,目前已有10多家企业与我们达成了合作意向。”
▲中国农创港一期工程项目
同样在潍坊国家农业开放发展综合试验区的核心区,由潍坊鑫农港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承建的中国农创港(A区)一期工程项目,定位为搭建农业科技研发、集成创新和成果转化的高端平台,建设农业先进国家、技术合作示范基地。在项目对接过程中,山东分行坚持“四融一体”,向承建公司建议在对外租赁招商中重点面向种业科技企业,构建“农综区+”新型平台和“种业+”科技创新产业链双重功能,打造园区独特优势,得到企业高度认可和采纳。该行为此项目审批中长期贷款5亿元,目前已根据项目建设进度发放3.72亿元。
上述两个项目只是山东分行支持种业创新基地和平台建设的一个缩影。近年来,该行充分发挥政策性金融资金规模大、期限长、来源稳定等优势,先后向临沂郯城现代种业科技产业园、潍坊峡山区产城融合创新基地等5个种业创新型科技服务平台项目投放中长期贷款16.2亿元,不仅有效促进了区域种业产业集聚、育种创新能力提升,而且对于社会资本参与现代种业自主创新起到了正向引导作用,助力种子这颗“中国芯”迸发强劲脉动。
聚焦名优特精,助攻种业“破卡冲关”
拥有5000多年养殖历史的青岛胶州里岔黑猪,是“国宝”级的中国优良地方猪种,被国家农业部列为重点推广的优良地方猪种、国家一类畜种资源。但受多种因素影响,里岔黑猪曾一度陷入濒临灭绝处境,在地方政府的大力扶持下,位于胶州市里岔镇黄家岭村的青岛里岔黑猪繁育基地成为仅存的里岔黑原种猪场,是国家级保护种场之一。山东分行以良种繁育基地、优质农业企业为切入,支持本土种业提质增效,品种研发不断创新。自2020年以来,该行累计向里岔黑猪繁育基地投放流动资金贷款2000万元,用于支持黑猪养殖繁育和猪种保护。
受制于技术、成本等多重因素,我国种猪行业对外依存度高,97%的猪种为进口种猪。为打破国内生猪养殖对进口种猪的依赖,里岔黑猪繁育基地先后同山东农业大学、青岛农业大学等联合开展中国自己的优质种猪——“长黑猪”选育工作。2021年,在了解到公司启动研发等工作后,该行主动上门对接,派出业务骨干成立调查评估小组,开辟绿色办贷通道,为里岔长黑生猪繁殖中心快速审批流动资金贷款800万元,并执行小微企业优惠贷款利率,大大降低了公司融资成本。
▲胶州里岔黑猪繁育基地
里岔黑猪繁育周期长达200多天,需要多年不断的繁种、筛选,研发周期长,短时间内难出成果。公司总经理说:“猪种研发道阻且长,但农发行在资金上的‘雪中送炭’,更加坚定了我对里岔黑猪保种育种的信心和决心。我们不仅要育出‘好种’,更要带动当地生猪产业发展,带领乡亲们共同致富!”目前公司在里岔黑与长白、巴克夏等品种的杂交选育方面已取得阶段性成果。
除生猪种业外,山东分行还积极支持小麦等农作物,西瓜、茶叶、苗木等地方名优特精农产品以及禽畜、水产等的育苗培育和技术创新。2021年以来,累计投放流动资金贷款1.47亿元,先后支持了滨州中裕小麦、昌乐西瓜、日照绿茶、威海海参以及我国第一个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肉兔配套系统研发等,为良种繁育注入了“强心剂”、施加了“复合肥”。
聚力产业振兴,助推乡村“莓好生活”
初春时节,青岛平度云山镇特色农产品产业园的草莓大棚内一片繁忙的景象,一颗颗鲜红欲滴的草莓诉说着丰收的喜悦。
平度作为山东面积最大的县,是首批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拥有20多种国家地理标志保护品种。辖内云山镇是北方主要的草莓种植区之一,有着悠久的产业发展基础。2021年,平度市农业投资开发有限公司瞄准云山镇草莓产业,在当地投资建设总占地面积265亩的特色农产品产业园,充分发挥地域优势培育种植优质草莓品种,探索构建以产业为主导、企业为主体、基地为依托、产学研相结合、“育繁推一体化”的现代种业体系。
▲青岛平度云山镇特色农产品产业园种植的草莓
在获悉该项目规划后,当地农发行迅速成立项目组,搭建起银企民三方沟通平台,实行种业贷款项目差异化办贷政策,推行上下级行、前中后台联合办贷机制,开辟“绿色办贷通道”,并在利率、担保等方面进行倾斜,顺利投放贷款4400万元。项目采用“国有公司建设+专业公司运营”“产业园+农户”的运作模式,在保障项目还款来源的同时,实现了产业园统一种植、统一技术指导、统一管理、统一服务、统一销售的全产业链运营。公司通过订单方式,保证公司及周边农户手中草莓苗种和果实销售。
草莓要高产,苗种是关键,培育壮苗、无病苗是草莓增产增效的基础。该项目培育的草莓品种主要是章姬草莓,亩均产量7500斤,预计每年每亩收入8.5万元,产业园年收入约1386万元。而且公司与科研院所合作,不断研发培育品质好、产量高的新品种,通过“育繁推一体化、产供销一条龙”的方式,把当地农户带上致富快车道。
在产业园劳作的村民赵大妈笑着说:“把土地流转给公司有一笔收入,在公司打工每月能固定收入一笔钱,再侍弄侍弄自家的草莓大棚还能有一笔收入,看这苗子壮的,国家政策好,不光派专门人指导,还不愁销路,就等着数钱哩。”
乡村要振兴,产业要先行。2021年以来,山东省分行向8个“育繁推一体化”项目投放中长期贷款15.73亿元,涉及谷物、水果、牧草、茶叶、药材、水产等领域,通过支持一批有竞争力的现代农业企业,辐射带动了地方特色产业发展,为农业现代化稳步提升和农民稳定致富注入源源不断的“金融活水”,浇开遍地“幸福花”。
供稿 | 山东省行产业客户处、青岛市分行、潍坊市分行
作者 | 刘凤彬、李玉玲、吕思言等
编辑 | 夏金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