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资讯  >  基层信息 > 正文
回首支农岁月|贵州分行:支农为国三十载 情系黔地促振兴

1994年,在党中央、国务院深化推进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推动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背景下,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应时而生。1995年1月5日,在总行成立后的第二年年初,中国农业发展银行贵州省分行正式设立。自此至今,贵州分行在贵州这片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土地上,走过了服务“三农”发展的三十个春秋。三十年来,贵州分行与全省发展紧密相连,全力书写责任担当,矢志践行初心使命,在支农报国的征程上铸就了属于自己的辉煌。

支农筑梦向“黔”进 初心如炬映征程

聚振兴贵州坚定之心,开兴农助黔奋进之程。三十年来,贵州分行始终秉持“以农为本”的理念,立足“三农”、深耕“三农”,在探索中前行、在创新中成长。

奏响服务“三农”序曲。1995年至1997年,处于起步探索阶段的贵州分行按照当时职责规定,服务粮棉油收购、水利建设、农业产业化、扶贫开发等领域,积极探索服务“三农”有效途径,贷款余额从40亿元逐步增加到108亿元,有效保障全省粮棉油收购资金足额及时供应,支持建设种植基地等项目,改善了省内的农业生产条件。

打造服务“三农”品牌。1998年至2004年,在专职支持粮棉油产业阶段,贵州分行支持购销企业搞活经营,服务各级储备体系建设,协助推广订单农业,探索支持粮油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取得突破,累计发放定购粮和保护价粮收购贷款24.1亿元、非保护价粮油收购贷款31.2亿元以及调销贷款23.8亿元,有效解决“打白条”和挤占挪用问题,保护农业生产稳定和农民种粮积极性,打响了“粮食银行”品牌。

构建服务“三农”新格局。2005年至2014年,在支农功能拓展增长阶段,贵州分行的服务领域逐步拓展到新农村建设中长期信贷领域,形成了以支持粮棉油收储、加工、流通为重点的全产业链信贷业务,以及以支持水利和新农村建设为重点的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中长期信贷业务。到2014年末,贷款余额增长到562亿元,通过信贷支农力度的加大,为农村带来了新的活力与机遇。

谱写服务“三农”新篇章。2015年以来,贵州分行把服务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累放各项贷款5629亿元,是前20年投放总量的4倍多,截至2024年5月末,贷款余额3634亿元。在服务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伟大事业的新阶段,贵州分行以农业政策性金融“活水”滋润了贵州农村产业,加速全省农业现代化进程,有力促进了城乡一体化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

兴农圆梦伴“黔”行 使命之情结硕果

春华秋实三十载,岁月如歌绽芳华。贵州分行勇担时代使命,聚焦主责主业,把一颗赤诚之心和满腔支农深情倾注于全省“三农”的伟大事业之中。

筑牢粮食安全堡垒。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始终是农发行的首要任务。贵州分行紧扣粮食产销平衡省的实际,累计投放867亿元粮油收购贷款,全力支持夏、秋粮及跨年粮食收购,支持地方各级粮油储备体系建设。创新推动特色粮食市场收购,将薏仁米、高粱等贵州特色粮食品种纳入收购贷款支持范围,推动粮油产业链纵深延长,累放贷款151亿元助力收购企业勤进快销,支持地方粮食企业做大做强;全力服务“藏粮于技”战略,累放92亿元支持现代种业工程和种子库建设,推动“育繁推一体化”和种业转型升级。

▲贵州分行信贷支持的遵义红粮产业项目

补齐基础设施短板。面对贵州基础设施较为薄弱的实际,州分行紧抓总行2007年创新推出新农村建设信贷产品的机遇,坚持把农村路、水电等领域作为服务贵州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着力点,当年实现投放贷款43亿元。多年来,分行贷款范围逐步延伸到农村土地治理、农民集中住房、县域城镇建设、棚户区改造和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等领域,截至目前,累放农业农村基础设施贷款4319亿元。

▲贵州分行信贷支持的盘州市哮天龙供水水库项目

助力现代农业腾飞。2004年,贵州分行开办粮油产业化龙头企业贷款业务,支持范围逐步扩大到农林牧渔业“大农业”范围,积极支持中药、化肥等农资产品和农业科技转化,助力农业中小企业产业化经营。截至2018年末,累放贷款131亿元。2019年以来,聚焦服务贵州农村经济产业革命,持续加大产业类贷款投放力度,累放贷款687亿元,支持地方特色产业全产业链发展。创新农发风险基金补偿信贷模式,累放贷款24亿元,支持牛羊、刺梨产业发展,获评贵州省金融机构“支持实体经济创新金融产品”。

全力决战脱贫攻坚。2015年党中央国务院发出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号召后,贵州分行坚持把服务脱贫攻坚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和统揽业务全局的核心工作,聚焦全省66个贫困县、493万贫困人口精准扶贫,倾力推动“五个一批”工程建设和“两不愁三保障”目标实现。“十三五”期间,累放扶贫贷款2009亿元,2020年末扶贫贷款余额1490亿元,投放额和余额均居农发行系统和全省银行业金融机构首位。2021年,贵州分行被党中央、国务院授予“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荣誉称号;辖内机构和个人34次获省部级脱贫攻坚先进表彰,为全省金融机构之最。

▲贵州分行信贷支持的黔西市化屋村麻窝寨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项目

做好应急金融保障。2020年初,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贵州分行火速出台应急通道“九条措施”,34亿元防疫应急流动资金贷款迅速流向全省物资采购第一线,保障各地疫情防控物资需求。积极运用人民银行专项再贷款资金发放优惠贷款,支持全省45户全国性疫情防控重点企业,位列全省金融机构投放量首位。坚决做好地质灾害应急金融服务,2019年7月六盘水市水城县鸡场镇坪地村山体滑坡、2020年6月铜仁市江口县坝盘镇泥石流等严重地质灾害发生后,贵州分行闻令而动,第一时间搭建绿色通道,迅速审批应急贷款,为受灾地区恢复生产生活秩序提供有力支撑。

续写乡村振兴华章。聚焦服务贵州围绕“四新”主攻“四化”主战略和“四区一高地”主定位,2021年以来,累放各项贷款2195亿元,坚决做好农发基础设施基金投贷联动、制造业中长期和设备更新贷款、“保交楼”、“三大工程”等专项工作,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提供有力政策性金融支撑。全面助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连续3年在金融机构服务乡村振兴考核评估中获评“优秀”等级。同时,在全系统率先出台《关于农业政策性金融支持绿色发展的指导意见》,全力支持贵州生态建设,截至2023年末,支持绿色信贷项目910个,贷款余额1491亿元,均居全省金融同业首位。

▲贵州分行信贷支持的都匀绿博园项目

强根固源逐“黔”行 实效提升引发展

三十年来,贵州分行始终以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作为“根”和“魂”,着力提升服务硬实力、持续深化改革创新,为推进分行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强保障。

党建筑牢发展根基。坚持将培养政治能力作为党建工作首位,扎实开展党中央部署的系列主题学习教育,强化党员干部思想建设。推动基层党支部书记党务轮训常态化,推行市县行抓党建工作述职测评,制定党建联系行制度,推进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和党建“七有”阵地建设,推广基层行党员积分管理制度,铸魂补钙,锤炼匠心。扎实推动中央巡视整改、中央巡视“回头看”整改走深走实,党委纪委贯通协同,一体推进“三不腐”,不断强化全面从严管党治行严的氛围。

奋楫提升服务效能。全面加强组织队伍建设,从建行伊始48名员工的初创团队发展到71个分支机构、1500余人的高素质专业化金融队伍,通过系统内培训、行校联训等方式抓好干部员工常态化学习教育,实行基层行员工到省市分行跟班锻炼、省市分行干部到基层及外部单位挂职交流等,不断完善人员选调、借用、交流工作机制,着力提升干部员工的综合素质、专业素养及执行能力。

持续深化改革创新。始终将改革创新作为滚石上山、跨越关口的关键性力量,扎实推进总行“八项改革”“八大工程”落实落地。优化完善信贷“四个中心”运行管理机制、前中后台会商机制、上下级行联动机制、限时办贷约束机制、“一事一议”办贷机制等,切实提升办贷效率。创新“1+N”调查评估工作机制,打破行级和部门屏障组建调查评估小组,有效解决主调查人不足问题。建立并完善四个办贷优先级规范,提升制度化规范化水平。推进运营集约化改革,完成新核心系统、集中授权系统、后督系统、财管系统上线运行管理,持续规范柜面业务操作。提升渠道服务水平,大力推广扫码收款业务,开通超级网银、银企直连等线上服务,渠道服务高质量发展能力不断增强。进一步完善数据治理领域的政策、组织、流程和工具,提升数据治理管理水平,为经营决策提供有力支撑。创新“五帮五扶联动”模式,深入推进定点帮扶各项工作走深走实。

三十年波澜壮阔,三十年砥砺前行。三十年来,贵州分行秉承黔贵大地“朴实耿直、坚韧不拔”的斗争精神,用忠诚奉献和专业的政策性金融服务,为贵州的发展添砖加瓦。功崇惟志,业广惟勤。贵州分行将继续肩负“支农为国、立行为民”崇高使命,策马扬鞭新征程,矢志不渝、接续奋斗、开拓进取,担当新使命,作出新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