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农发行成立30周年,农发行因粮而生、伴农成长,奋力书写了金融支农的壮阔篇章。回首耕耘岁月,农发行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理论武装,始终围绕国家发展大局,坚守“三农”主责主业,在服务国家战略和“三农”发展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截至2024年6月末,全行资产总额10.6万亿元,贷款余额9.45万亿元,“十四五”以来累计投放贷款9.23万亿元,在农村金融体系中的主体和骨干地位进一步夯实。
深刻把握金融工作政治性、人民性,服务乡村全面振兴尽职尽责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三农”工作的重心从脱贫攻坚历史性地转向乡村全面振兴。农发行及时跟进落实党中央关于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部署,将坚持服务乡村振兴的银行的战略定位纳入“十四五”时期农发行总体战略,聚焦服务国家粮食安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等六大领域,着力打造“四个银行”特色品牌。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召开后,农发行及时贯彻会议精神,聚焦重大战略、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结合自身职能定位,谋划做好“五篇大文章”,助力金融强国和农业强国建设有机融合。
全力服务国家粮食安全。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国家粮食安全方面的重要论述,着力构建“全粮、全链、全行、全力”发展新思路,全力保障政策性收储资金需要,支持粮食全产业链发展,“十四五”以来累计投放粮棉油贷款2.66万亿元,截至6月末贷款余额1.91万亿元,较“十四五”初期增长1291亿元,擦亮“粮食银行”品牌。全力支持“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实施,加大对高标准农田建设、黑土地保护工程等领域的信贷支持力度,着力打造“农地银行”品牌,累计投放农地贷款9115亿元;服务种业振兴行动,强化投贷联动,“十四五”以来累计投放种业全产业链贷款2140亿元。积极践行“大食物观”,深入推动“菜篮子”工程建设,“十四五”以来累计投放重要农产品全产业链贷款1497亿元,有力推动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
全力服务农业现代化发展。牢固树立大农业观,围绕“一县一业”“一村一品”特色产业工程,服务构建现代乡村产业体系。着力推进农村流通体系建设,加大对农批市场、仓储保鲜、冷链物流等重点领域支持力度,“十四五”以来累计投放农村流通体系建设贷款3267亿元。积极发展普惠金融,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聚焦定点帮扶和对口支援县、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脱贫县等重点区域,“十四五”以来累计投放巩固衔接贷款超2.5万亿元,贷款余额2.83万亿元。着力构建数字化信贷营销体系、运营机制和生态系统,普惠小微贷款余额突破400亿元,较“十四五”初期翻了一番。农发智贷系统获评“2022年中国金融行业数字化转型最佳创新应用奖”。
全力服务补齐农村基础设施短板。持续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信贷支持,助力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十四五”以来累计投放基础设施贷款3.96万亿元。紧紧围绕“四好农村路”建设,支持新改建农村地区公路超过85万公里。聚焦国家重大水利工程引领作用和民生水利普惠效应,持续打造“水利银行”品牌,“十四五”以来累计投放水利贷款6117亿元。
全力服务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千万工程”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全力支持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全面对接“千万工程”重点领域金融需求,对“千万工程”项目优先对接、流程优先办理、资源优先保障、贷款优先发放,有力支持了四川凉山州悬崖村居民出行条件改善、安徽“村落徽州”、浙江“强村共富贷”等一批重点项目。积极践行ESG理念,从绿色信贷政策制度、统计分析、理念传导等方面搭建绿色金融管理体系,全力打造“绿色银行”品牌,绿色信贷余额2.76万亿元,为推动“双碳”目标实现贡献农发行力量。
▲农发行支持“村落徽州”传统村落保护和利用项目
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区域协调发展纵深推进
农发行认真落实国家区域战略部署,统筹支持四大区域板块、五个重大区域战略和六类特殊类型地区,助力构建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
建立健全区域协调发展的组织机制。建立并完善支持乡村振兴和国家重大区域发展战略领导小组工作机制,充分发挥领导小组谋划区域发展规划、重大政策、重大项目的指挥机构作用。围绕长江大保护和黄河流域生态保护、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等区域战略重点,加强部署谋划,推动服务国家战略落实落细。统筹抓好示范试点管理,在响应国家战略、推动业务创新发展上发挥先行先试、示范引领作用。
持续优化区域协调发展的服务机制。对标对表国家重大区域战略部署,及时出台有针对性的区域战略实施意见,结合不同区域资源禀赋,因地制宜发展,精准配置信贷、财务、人力资源,完善差异化区域政策支持体系。持续加大对长三角一体化、长江经济带等区域重大战略的支持力度,统筹推进西部大开发、东北全面振兴、中部地区崛起、东部地区率先发展,全力服务革命老区振兴发展和边境地区建设,6月末支持长江经济带、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贷款余额分别为4.8万亿元、6661亿元。
主动加强银政企战略合作。主动开展战略对接、规划对接、机制对接、政策对接和项目对接,积极为重大工程提供融资融智服务,推动南水北调中线引江补汉、引江济淮等一大批重点项目工程落地实施。积极服务国家总体外交战略,深化农业农村领域国际交流,于2023年担任亚太农村及农业信贷协会主席,持续讲好服务“三农”发展的中国故事。
▲农发行支持南水北调中线引江补汉工程建设项目
持之以恒强化政策性金融履职担当,扎实高效做好中央交办专项任务
在党和国家需要政策性银行挺膺担当的时候,农发行不讲条件,集中力量办大事、集中资源搞攻坚,确保顶得上、稳得住、干得好。
统筹支持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贯彻落实党中央“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决策部署,迅速启动新冠疫情防控应急通道和绿色通道,支持防疫物资保供和企业复工复产,2020年累计投放疫情防控应急贷款913亿元,其中向382家全国重点企业发放专项贷款185亿元;累计投放复工复产贷款1万亿元,支持企业1.12万家,并落实临时性延期还本付息政策,帮助企业渡过难关。
全力服务稳住经济大盘。充分发挥服务经济大盘工作领导小组和专班机制作用,高效推动任务落实落地,为服务稳住经济大盘贡献力量。2022年,高质高效完成农发基础设施基金设立和投放工作,累计向8个领域、1677个项目投资2459亿元,拉动投资近3万亿元。加大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和设备更新改造专项贷款投放,上下协同推进项目落地;有序落实保交楼任务,建立三层信息传导平台,确保专项借款合规投放、加快使用。
高效推进“三大工程”专项任务。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统筹做好保障性住房、城中村改造、“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等专项任务,切实加强营销对接,全力保障“三大工程”建设项目的信贷计划需求。截至2024年6月末,累放城中村改造项目专项借款超1000亿元,支持建设安置房85.9万套,惠及村(居)民44.6万户。
使命重在担当,奋斗创造未来。农发行将以服务国家战略和“三农”事业发展为己任,全面总结建行30年发展经验,以更加坚实的基础,更为有力的支撑,推动农业政策性金融高质量发展,全力服务加快建设金融强国和农业强国,以优异成绩向祖国75周年华诞献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