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资讯  >  基层信息 > 正文
江苏分行:下好政策性金融服务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先手棋”

江苏省分行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紧紧围绕总行党委决策部署,主动作为、先行先试,2023年以来,累计投放贷款3382亿元,截至今年7月末,分行贷款余额6172亿元,较年初增长15%,以高质量政策性金融服务长三角一体化发展。

提高政治站位,主动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大局。紧扣长三角发展“一极三区一高地”战略定位,推动一体化向更深层次更高水平拓展。一是强化系统谋划。确立“在执行国家政策、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作表率,在系统高质量发展中作表率,在改革创新中作表率”的履职定位,以“三个表率”引领高质量发展。促成总行与省政府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支农工作成效多次得到省委省政府肯定,是省内唯一连续4年乡村振兴考核“优秀”的政策性银行。二是强化银政合作。坚持政银高频互动,实现“战略合作先行、政策宣讲跟进、项目落地见效”三步走。行领导带队走访市、县级政府和省主管部门,采用“合作签约+项目清单”模式,与各级政府和部门签订合作协议,去年以来投放信贷资金2000亿元。三是强化服务创新。靠前服务,提前介入项目模式设计,审批省级以上重大项目196个;贴身服务,省行班子带头当好“首席营销官”,聘请行资深担任“首席营销执行官”,营销重点客户、推动重大项目;定制化服务,为重点客户、重点领域、重点产品制定差异化金融服务方案,“十四五”以来,央企客户数量和贷款余额均翻倍。

聚焦主责主业,为长三角一体化融资融智添动能。把长三角资源禀赋转化为发展优势,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一是连结“一条链”,畅通产业链创新链跨区域协同。构建长三角粮食“产购储运销”协同保障体系,支持沪、浙等主销区用粮企业开展产销合作,每年通过产销区供需衔接模式发放贷款超过100亿元,夏粮贷款投放连续7年位居全系统首位。去年以来,聚焦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保护和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提升,投放贷款162亿元,支持新建、改造提升高标准农田178万亩,助力打造长三角优质农产品生产、供应基地;贷款支持“十四五”粮食流通和物资储备重点项目超过20个。二是织成“一张网”,促进基础设施互联互通。聚焦省际、省内跨区域基础设施建设,围绕“冷链仓储、物流节点、网络电商”三大领域,今年投放38亿元流通体系贷款,建设一批农产品交易市场。去年以来,支持农村骨干路网提档升级和“联网、补网、强链”,投放路网贷款135亿元,修建“四好农村路”等道路近8000公里;累放9亿元支持常州新运冷链物流基地项目,填补了长三角地区高端变温冷链空白。三是绘就“一幅图”,构建“两山”生态图景。持续开展“长江行”系列活动,支持南通市五山滨江片区码头搬迁工程、江阴市窑港口长江水源地保护等项目。去年以来,审批贷款30亿元、投放贷款17亿元,支持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打捞蓝藻600万吨,水域清淤和建设缓冲带17平方公里;审批贷款43亿元、投放贷款12亿元,支持宁杭生态经济带上的常州溧阳发展新能源产业,为长三角绿色发展贡献政策性金融力量。为进一步实现人居添绿、环境复绿、能源增绿,江苏分行与宜兴等县(市、区)政府签订合作协议,落地省内首单国家级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示范区项目。

 

 

▲南通市五山滨江片区生态修复项目

强化战略协同,提升服务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质效。增强“一体化”意识,坚持“一盘棋”思想,在营销、合作、机制等方面积极探索新路径、新模式。一是营销服务一体化,成立3个跨部门营销小组,处室混合编队、分片集中推进,开展“新春走基层”“夏季促转换”等专项营销,大力开展政策宣讲、项目对接、客户走访,达成融资需求超过2200亿元。二是跨区合作一体化,围绕重点规划、重要试点,先后支持一批“立行项目”“品牌项目”,聚焦长三角协调区综合功能提升、长三角一体化生态绿色示范区建设,跨省和省内联合贷款实现“点的突破、面的展开”,先后审批长三角协调区综合功能提升项目50亿元银团贷款、长三角一体化生态绿色示范区“方厅水院”14亿元沪苏跨省联合贷款、“苏粮丰储”粮仓8亿元苏州盐城省内联合贷款。三是推进机制一体化,成立业务推进办,统筹业务推动中各项工作落实,建立健全包挂督导、项目立项、前后台会商等七项机制,采取日监测排名、月分析通报、不定期约谈等方式,及时疏通业务推进过程中的难点堵点,接续开展“春季行动”“夏季攻势”“决胜金秋”劳动竞赛,营造比学赶帮超浓厚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