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四川省分行营业部深耕主责主业,抢抓共建“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新时代推动西部大开发、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国家战略腹地建设等战略机遇,聚焦“三农”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精准发力,“十四五”以来,累计投放贷款1215亿元,目前贷款余额突破1000亿元。
守主业,打造更高水平“天府粮仓”。坚决扛稳农业政策性金融守护大国粮仓重任,全方位保障成都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抓好春耕备耕、夏收秋收等关键节点,主动对接地方粮食主管部门、购销企业和种粮大户,深入调研粮食生产、收购计划、资金需求等情况,在做好政策性收购的同时,大力扶持新希望、通威等优质龙头企业开展市场化收购。“十四五”以来,累放粮油类贷款近500亿元,支持收购调入稻谷、小麦、大豆、菜籽油等近2000万吨。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在四川考察时“抓住种子和耕地两个要害,加强良种和良田的配套”殷切嘱托,为助力打造新时代更高水平“天府粮仓”,助推科技精准赋能农业,累计审批农业科技贷款17亿元,支持邛崃天府种业园区等项目建设,从确保“种粮能卖”到助力“饭碗稳固”,为农业耕地质量提升和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金融支撑。
助振兴,描绘天府沃土乡村盛景。深入践行“两藏”战略,聚焦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和高标准农田建设等领域,“十四五”以来,累计投放农地贷款154亿元。不断探索“农地+”新模式,通过完善田网、路网、管网等“七网”配套设施建设,推动山林乡野间田成方、土成型、渠成网、路相通,有效提升土地利用率及产能,构建“土地—资金—产业”良性循环,其中金堂水陌粮仓高标准农田种植基地“清江”牌大米被列为“2024年第一批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坚持把支持和美乡村建设作为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开展专项营销活动,累计投放相关贷款21.8亿元,向生活垃圾处理、污水治理、村容村貌优化等领域倾斜信贷资源。依托“天府之国”底蕴,盘活“土特产”资源,支持郫县豆瓣、彭州蔬菜、金堂菌菇等特色品牌做大做强,持续推进“一乡一特”“一村一品”建设。
善作为,构建城市乡村融合范式。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三大工程”决策部署,与地方党政及重点客户开展常态化对接,开辟绿色办贷通道,率先投放全省金融同业首笔城中村改造专项借款。通过整合优势资源、调整产业布局,推动城市功能完善与乡村全面振兴同频共振、协调发展,进一步改善居民生活品质、优化城市格局、提升城市形象,助力成都入选全国首批城市更新示范城市。率先审批全系统首笔旅居类“平急两用”项目,累计审批“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及保障性住房建设项目3个,为政策性金融助力超大特大城市城乡融合高质量发展提供“成都样板”。
促转型,塑造公园城市优美形态。以成都市公园城市示范区建设为抓手,持续加大对水利建设、人居环境改善、农村路网建设等重点领域的绿色信贷投放力度,进一步筑牢长江上游生态屏障,扎实做好绿色金融大文章。截至3月末,四川分行营业部存量绿色信贷项目96个,绿色贷款余额逾300亿元,绿色信贷规模创历史新高。重点支持岷江干流都江堰市城区河段二号拦河闸项目、双流彭镇临江之原农村人居环境改善项目等一系列重大民生项目建设,在补齐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短板、提升居民生活幸福指数的同时,积极引导涉农产业链绿色转型,带动当地农旅产业融合发展,以政策性金融活水厚植生态资源绿色发展底色,助推成都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共创共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