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企业文化  >  员工风采 > 正文
第四届“最美农发行人”候选人事迹展播【之一】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是实现第一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决胜之年,也是脱贫攻坚的达标之年。为积极选树先进典型,发挥典型示范引领作用,推动文化理念体系学习践行,总行决定在全系统开展第四届“最美农发行人”推选活动。截至目前,经省级分行推荐和总行初步审核,共33名员工成为第四届“最美农发行人”候选人。现按照推选程序,以各单位上报材料的先后顺序,依次刊登候选人的先进事迹,供全行干部员工学习交流。让我们一同分享和感受这一个个普通而又不平凡的农发行人“最美”的故事,感受先进、学习先进、争当先进!

总行资金部 刘优辉

政治素质高。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始终把讲政治的要求贯彻于资金业务实践中。党支部连续2年被评定为优秀党支部,本人连续4年党建述职被评定为“好”党支部书记。

工作业绩佳。带领资金部树立并打响“农发债”品牌;确保“农发债”稳居国内债市第三大发行主体、“三农”领域第一发行主体地位;连续5年发债量保持万亿级水平,发行总额突破10万亿;在债市产品创新、推动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等方面卓有建树;在债券发行、系统建设、课题研究等领域荣获境内外荣誉80多项;确保各项资金交易平稳运行,流动性相关指标均满足监管要求;形成资金部“四能”精神,锻造一支过硬的市场铁军。

社会效应好。设计发行全国首单扶贫专项金融债券,推出系列扶贫债券谱系,发行量占国内一半以上,确保脱贫攻坚资金供应及时足额;多方奔走,争取人民银行将PSL资金贷款使用范围扩大到乡村振兴全领域,并取得专项扶贫再贷款唯一的政策性银行承办资格;设立“农发爱心扶贫债券基金”两年间向贫困地区捐赠收益6万余元;创新同业扶贫合作新模式,促成多家机构向定点扶贫县捐款捐物累计173万余元。本人荣获2018-2019年度脱贫攻坚贡献奖先进个人。

关键时刻过得硬。新冠疫情发生后,克服双脚骨折的困难,日日在岗、“超长待机”,第一时间组建线上“疫情防控工作园地”;积极购买防疫用品分发一线部门,捐款上万元支持国家疫情防控工作;制定应急预案,持续与央行、财政部热线沟通,积极联络市场结算成员,引导承销商做市机制;率先发行境内外首单抗击疫情主题债券,有关情况被国办《昨日要情》刊载,带动影响了其他政策性银行和同业机构的后续行动。

江苏省常州市分行   李海燕

爱岗敬业,争做专业领域的行家里手。入行十年,本着对工作的珍惜和热爱,怀揣感恩之心和支农报国之志,连续多年获得市分行考核优秀和先进个人,并在省分行“三个中心”人才库选拔考试中获得审查一级资格。经审核的贷款从未出现一笔不良或逾期,所在的风险条线长期保持全省条线考核前三名,并获得2018年全省条线旗帜。

孝老爱亲,构筑和谐温馨的家庭氛围。作为双职工家庭,在丈夫借调期间,义无反顾挑起照顾家庭的重任,孝敬长辈、关爱子女,家庭关系和睦,赢得了邻里亲朋的一致称赞,多次获得街道颁发的“五好家庭”等称谓。

抗击病魔,坚守支农报国的使命担当。在体检发现身患疾病需马上就医后,仍把工作放在第一位,在手头存量工作全部做完,并和新同事完成工作交接后才去办理住院手续。疗养期间,仍坚持微信办公,术后仅休息一个月就回到工作岗位。根据该同志真实生活改编的情景剧《微信家书》获总行华东区职工文艺汇演二等奖、省分行职工文艺汇演一等奖。

冲锋在前,展现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疫情期间,在本部门其他同事无法返岗情况下,主动承担部室工作,从春节后就始终坚守抗疫第一线,期间共审查6笔应急贷款、金额1.3亿,平均每笔贷款从受理审查到审批发放,仅用时1.5天。发动全家人向武汉地区捐款捐物,共捐款3000元、向武昌疾控中心定点捐献防护眼镜180副。                       

四川省阆中市支分行   苟林山

2015年以来,苟林山按照南充市分行党委工作安排,一直担任结对帮扶的阆中市博树乡清真村(现团结村)驻村第一书记。因表现突出,2018年被四川省委省政府表彰为优秀驻村第一书记,在南充市40余家金融机构中仅有其获此殊荣。

2015年,54岁的苟林山开始担任阆中市清真村驻村书记。第一时间成立党建结对帮扶小组、建立党建活动室、建立党员活动阵地、慰问困难群众、开展基层党组织共建活动,驻村帮扶工作在党建的引领下迅速展开。1500余次入户走访,无数次苦口婆心、耐心细致地劝导,找症结、解难题,新建水泥路12公里、蓄水池18口,整治土地350亩,解决贫困户具体问题200余件,为消除“贫困病”注入“强心针”;兴建文化广场、图书室、建设奔康产业园、成立养殖合作社、举办博树羊肉节活动、打造“逍遥谷”旅游项目,为消灭“贫困病”施下“持久药”;清真村先后获得省级“四好村”和“文化扶贫示范村”荣誉称号。

苟林山驻村帮扶5年来,共协调筹集扶贫资金75万元解决了“断头路”、安全饮水等实际困难,助推产业发展新增40务工岗位人均实现增收2万元,依托清真村得天独厚自然资源和回民文化资源打造“逍遥谷”乡村旅游目的地,实现年接待游客约20余万人次,年收入约120余万元。培育了阆博牛肉、伟仔牛肉等口口相传的牛肉品牌,实现年销售1000余万元,吃在清真、玩在清真、乐在清真的乡村旅游打卡地已然形成。未来,苟林山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清真村变成人人向往的“逍遥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