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通知公告  >  宣传活动 > 正文
2018年金融科技活动周:创新金融科技 助力普惠金融

近年来,中国农业发展银行认真贯彻落实服务“三农”,创新金融科技产品,增强现代技术手段,围绕精准扶贫脱贫等重点领域,不断打造创新服务模式,积极服务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效满足“三农”客户金融需求,取得了显著成效。

依托科技手段,延伸服务半径。农发行积极利用现代化信息科技手段,大力投入建设新核心、网银、移动支付平台等,不断引进现代化科技服务,打造高质量金融服务,助力普惠金融创新发展。通过开办银企直联和现货交易资金存管业务,以科技丰富信贷资金管理手段、提升离柜结算服务能力、推动业务和服务创新;主动减免企业网络金融渠道收费,服务于国家粮食供给侧改革,进一步提升农发行履职能力。2017年,农发行银企直联客户数量、交易金额和资金归集金额均创历史新高,而资金汇划收费大幅降低,呈现“三高一低”特点,切实保障了客户服务质量,有效延伸普惠金融服务半径。

开展支农转贷,打通支农“最后一公里”。长期以来,农发行受自身机构网点和人员所限,无法直接对点多面广、“小散弱”的农户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供融资支持;小微金融机构扎根基层、信息充分、服务便利,但缺乏价格适中、来源稳定的资金渠道。农发行通过开办支农转贷业务,实现了优势互补、合力支农。2016年8月,农发行先后在浙江和江西两省开展了支农转贷创新试点工作,累计完成贷款审批13.2亿元,实现贷款投放6.65亿元,贷款余额4.3亿元,使802户家庭农场、种养大户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直接受益。2018年2月,农发行又将试点范围进一步扩大到北京、天津、辽宁等11个省级分行,努力探索农业政策性金融“支农支小”的新路径。

借助大数据平台,打造精准服务。农发行在2018年开展了大数据平台建设,对接外部数据资源,提升客户挖掘、信息采集与分析能力。大数据平台完成了普惠金融统计报表的建设,为报送普惠金融指标监管数据提供了数据支持。同时普惠金融报表积累的历史数据,为后续各业务条线进行数据分析和挖掘,进而支撑业务发展,为打造精准普惠金融服务提供了数据支撑基础。普惠金融统计报表开发过程中形成的常态化数据类应用开发理念和开发方法具有较强的普适性,为后续数据服务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对于敏捷满足各业务条线的数据之需提供了路径。

创新金融产品,支持普惠金融发展。为充分发挥政策性金融职能作用,着力破解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农发行通过创新信贷产品支持普惠金融发展。根据脱贫攻坚需求及时开发了扶贫专项贷款产品,如异地搬迁扶贫贷款、光伏扶贫贷款、网络扶贫贷款、教育扶贫贷款、旅游扶贫贷款等,截至2017年末,我行累计发放光伏扶贫贷款24.48亿元,累放旅游扶贫贷款66.29亿元,林业资源开发与保护扶贫贷款135.25亿元(我行未设置生态扶贫贷款科目)。农发行在创新金融服务模式、改进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方面不断积极探索,加大了政策性金融扶贫资金的投入,推动了贫困地区普惠金融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