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政策发布  >  政策分析 > 正文
服务东北全面振兴——黑龙江省分行:守护黑土粮仓

2023年6月7日,农发行黑龙江省分行行长黄奕忠(前排左二)走访调研哈尔滨辰能生物质发电有限公司。张蕾/摄

乍暖还寒的初春,龙江大地冰雪渐融,万物待兴,辽阔而肥沃的黑土地正孕育着无限生机与活力。记者深入这片广袤富饶的大地进行踏访,探寻农发行黑龙江省分行积极发挥农业政策性金融力量,助力东北全面振兴的履职步伐,记录龙江农发行人心怀“国之大者”,扎根寒地黑土、勇于担当作为的奋斗与坚守。立足主责主业,为粮食收购“保驾护航”

位于中国疆域最北端的黑龙江省,自然条件优越,土地资源丰富,被誉为中国的“北大仓”。“全国每9碗饭,就有1碗来自黑龙江”,生动诠释了黑龙江在国家粮食安全中的重要战略地位。

“黑龙江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粮食商品量和调出量连续多年位居全国第一。作为全省唯一的农业政策性银行,全力服务黑龙江提升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水平,当好国家粮食安全‘压舱石’,助力中国饭碗装上更多‘龙江粮’,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职责与使命。”面对记者,黑龙江分行党委书记、行长黄奕忠目光坚定地表示。 

2023年,黑龙江省粮食生产实现二十连丰,整体呈现“面积增、质量好、产量大”特点,产量达到1557.6亿斤,占全国的11.2%。为确保粮食收购资金及时足额供应,黑龙江分行超前部署秋粮收购各项准备工作,积极开展优化资金筹备、优化办贷质效、优化客户布局、优化粮款结算“四优”服务行动,推动秋粮收购信贷工作早统筹、早布点、早审批、早投放。

“秋粮收购开始前,省分行便提前组织召开银政联席会、银企座谈会,与粮食行政主管部门、相关企业共同分析粮食生产收购形势,研究做好秋粮收购工作措施。深入重点产区开展秋粮生产形势调研,详实掌握第一手资料,综合分析购销形势和各方市场主体价格预期,提前备足880亿元信贷资金专项用于秋粮收购。”黑龙江分行粮棉油客户处处长刘恩来介绍说。

按照往年经验,3月中旬已进入跨年收购的收尾阶段。但2023粮食年度新粮上市后,三大主粮品种价格走势分化,农民惜售,贸易企业入市谨慎,加工企业需求不足,市场购销不旺,整体呈现收购量少、进度缓慢的局面。面对复杂的粮食收购形势,黑龙江分行领导主动拜访政府及相关主管部门,联合国粮局黑龙江局、省粮储局、中储粮共同召开四方联席会议,多方促请最低收购价预案在部分地区率先启动,并建议政策执行期限向后延长1个月,切实保障种粮农民利益。

走进讷河市粮食集团有限公司长发分库,只见粮仓洁净、粮面平整,新收购的粮食正在被有序运往粮仓。谈起农发行的信贷服务,粮食集团董事长徐建立不禁竖起了大拇指:“农发行办贷效率高、结算速度快、信贷服务优质,为企业有序开展收购提供了强有力的金融支撑。有了农发行资金支持,农民售粮我们敞开收购,为开展大豆、玉米等粮食作物精深加工提供了原料保障。”

据讷河市支行行长秦卓学介绍,秋粮收购启动后,讷河市支行坚守政策性收储“主阵地”,全力落实国家和地方粮食收储调控政策,及时足额保障中央和地方粮食储备增储、轮换以及最低收购价资金供应。积极优化市场化客户与政策性收购库点布局,主动营销对接优质央企、省企和信誉良好的民营企业,有效引导各类粮食经营主体积极入市收购,确保秋粮收购平稳有序进行。

截至目前,讷河市支行已投放粮食收购贷款3.9亿元,支持收购粮食20.5万吨,其中投放政策性贷款1.2亿元,支持收购粮食4.8万吨;向讷河粮食集团发放市场化贷款2.7亿元,支持收购粮食15.7万吨。

为保障企业收“满意粮”、农民卖“舒心粮”,黑龙江分行不断优化服务质效,提高贷款发放效率,推行限时办贷制度,提前做好秋粮收购客户准入、评级授信、贷款审批和铺底资金发放等工作,确保资金供应不断档、不脱节。针对秋粮收购资金需求旺、周转快、时间紧的特点,省市县三级行上下联动、前中后台平行作业,为收购企业开辟绿色通道,采用倒排工期、分级部署方式集中推进市场化贷款审批,切实做到“钱等粮”。同时,贴近农民售粮需求,综合运用网上银行、手机银行、银企直连等科技金融手段,全天候“7×24小时”提供资金结算服务,保障农民卖粮少跑腿、结算少排队。

仓廪实,天下安。黑龙江分行聚焦主责主业,坚定不移发挥收购资金供应主渠道作用,做稳政策性业务,做优市场化业务,做强产业链业务,坚决扛起维护国家粮食安全的重大政治责任,持续擦亮了“粮食银行”金字招牌。截至目前,已累计投放2023粮食年度各类粮食收购贷款444.1亿元,支持收购粮食329.7亿斤,其中:投放政策性贷款162.2亿元,支持收购粮食111.4亿斤;投放市场化收购贷款281.9亿元,支持收购粮食218.3亿斤。

聚焦“两藏”战略,引金融活水“保良田、育良种”

“捏把黑土冒油花,插根筷子也发芽”,这是一片被称为可以长出“黄金”的黑土地。肥沃的土地是黑龙江最大的财富。然而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快速持续发展,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建设用地不断增加,以及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农业调整、生态退耕等因素影响下,推进生态高产标准农田建设,稳定耕地面积,提高耕地质量已迫在眉睫。

讷河是黑龙江省重要的水稻生产基地,2011年讷河市政府以提升粮食产能为目标开始组织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计划2023年至2025年建设高标准农田110万亩,到2035年建成集中连片、旱涝保收、节水高效、稳产高产的高标准农田556万亩。

围绕讷河市政府规划,齐齐哈尔市分行与讷河市支行共同成立农地贷款营销专班,高频对接地方政府主管部门,2023年与讷河市政府签订了《2023年至2025年政策性金融支持整县一体化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合作协议》。

作为专班领头人,齐齐哈尔市分行行长贾伟韬向记者介绍了该行支持整县一体化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的具体实施方案:农发行拟投放贷款18.58亿元,通过“提升耕地产能+扩大耕地面积”的“2+2”模式,即“耕地提质改造(旱改水)20万亩、旱田水肥一体化42万亩”+“全域土地整治(撤屯并村)0.4万亩、未利用土地整治补充耕地0.42万亩”,助力讷河市政府建设高标准农田62.82万亩,最终实现“土地集约利用、增加农田面积、完善田间设施、增强抗灾能力、优化生态环境、强化后期管护、实现政银共赢”的7个具体目标。

在讷河市二克浅镇富乡村“旱改水”项目现场,讷河市支行副行长姚铁钢指着一望无际被冰雪覆盖的农田,感慨地说:“将旱田改造为水田,是耕地提质改造的有力举措。低产旱地改造成高效良田,可以极大提高耕地质量,提升土地利用率,增加有效水田面积和优质水稻产量,助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可以说是一项实实在在的惠民利民工程。”

讷河市农牧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的项目负责人王福双告诉记者,在农发行的贷款支持下,农牧科技公司统一流转农村集体土地,严格高标准农田建设标准,进行土地平整、土壤改良和培肥地力、灌溉与排水等工程建设,真正实现“旱能灌、涝能排、渠相连、路相通”。同时,公司与北大荒农业服务集团有限公司签订农业生产托管服务合同,由农服集团负责开展高标准农田托管种植全流程作业,聘请集团内专业农艺师、农机师,雇佣当地种粮户,成立专业化种植团队,统一技术、统一农资、统一供苗,进行规模化种植,集约化经营,保证丰产丰收。项目共流转农村集体土地313宗,面积7620.65亩,实施“旱改水”工程总建设规模为570.73公顷。项目实施后,可新增粮食产能173.5万公斤。

黑龙江分行深入贯彻落实“藏粮于地”战略,不断增强服务黑土地保护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持续加大高标准农田建设和黑土地保护等重点领域支持力度,2023年累计投放农地贷款94.7亿元,年末贷款余额142.6亿元,较年初净增80.9亿元,首次突破百亿元大关,全省39个黑土地保护重点县实现农地业务“全覆盖”。

国以农为本,农以种为先。保障粮食安全,不仅要有“良田”支撑,“良种”也是关键。围绕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需要,黑龙江分行着力推进种业全产业链发展,支持农作物、畜禽、水产良种育繁推一体化,积极扶持种业振兴骨干力量,推动资源要素向国家种业阵型企业等优势种企聚集。

齐齐哈尔市富尔农艺有限公司是一家集种子“育繁推”一体化及农药和肥料“研产销”一条龙的大型农资企业。公司自2006年建立时,便首次与农发行建立了信贷关系。经过多年的发展,公司年经营种子量近1亿斤,销售额7亿元,先后获得农业产业化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中国种子协会行业AAA级信用企业等荣誉和资质。

进入公司明亮宽敞的生物育种中心,只见几名技术人员手拿记录本,正在仔细观察记录种苗的繁育生长情况。富尔农艺公司财务总监宋民祥向记者介绍说,公司以科技为先导,年投入研发费用2500余万元用于科研育种创新。建立了1个育种研究中心,1个生物科技育种实验室,3个综合试验站、80余个生态试验点,自主研发和联合育成各类农作物新品种196个。

农发行黑龙江省分行信贷支持的齐齐哈尔市富尔农艺有限公司农技人员正在观察种苗生长情况。

说到与农发行的合作,宋民祥的感谢之情溢于言表:“富尔农艺与农发行有着非常深厚的感情!自公司成立以来,就与农发行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针对育种企业种子繁育过程长、研发投入大、资金周转慢的特点,齐齐哈尔市分行为公司量身定制了融资方案,累计向公司投放粮油购销流动资金贷款、产业扶贫贷款和农业科技贷款等共计3.93亿元,为企业的科技创新和发展壮大注入了‘强心剂’与‘动力源’。”

据公司副总经理雷军介绍,在农发行的信贷支持下,公司采取“企业+基地+种农”的产业化模式,与种农签订繁育合同,自建种子繁育基地,划定优良种子栽培区域,委托种子种植户扩繁制种。在种农种植原种期间,企业提供繁育品种和其它生产资料,并派出农技专家驻村驻屯指导制种。种子收获后,企业按合同规定数量、质量、价格收购种子。截至目前,企业已与5000余户种农结成了利益联结体,自建种子繁育基地1.26万亩,发展种子订单种植基地15.9万亩。

粮安天下,种铸基石。作为农业“芯片”,小小的种子连着“国之大者”。黑龙江分行围绕“藏粮于技”战略,持续加大对农业科技、关键农机装备制造等领域支持力度,积极服务现代种业发展,聚焦解决种源“卡脖子”问题,2023年,累计向北大荒垦丰种业、富尔农艺等种业领军企业投放农业科技贷款33.2亿元,余额48.5亿元,全力支持打赢种业翻身仗。

加强创新驱动,谱助力东北振兴“新篇章”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作为传统业务大行,黑龙江分行充分发挥改革创新驱动作用,全方位做大做强业务,不断激发全行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动能。

为支持粮食产业发展,省分行立足产销衔接环节,统筹协调齐齐哈尔分行与大庆分行,在全系统首创“粮食供应链金融+信用保证基金”融合模式。

“粮食供应链金融实质上是向以物资流为核心的粮食供应链企业提供信贷服务,关键是如何将资金流与物资流有效结合。”齐齐哈尔分行副行长王琦向记者介绍了该模式的运作过程:省市县三级行根据核心企业提供的上游供应商名单,选取在粮食贸易领域深耕多年、经营规模稳定的国有粮食购销企业作为贷款主体,通过政府和符合条件的粮食企业共同出资设立的信用保证基金进行增信,满足客户粮食收购资金需求,破解客户因抵押物不足导致的“融资难”问题。

该模式的成功落地,构建了银政企合作新格局,实现地方政府、农发行和企业三方合作共赢、风险共担,为解决企业“融资难、融资贵”和金融机构“不愿贷、不敢贷”之间的“断桥”问题探索出一条新路。目前,已通过该模式向省内玉米深加工企业投放流动资金贷款1亿元,向其上游供应商投放粮食收购贷款2000万元。

发展数字金融是推动银行业数字化转型、适应新一轮科技革命的重要一环。黑龙江分行贯彻落实总行党委关于加强小微智贷数字应用的工作要求,通过不断探索,成功落地“小微智贷+北大荒场景”资金供应链订单种植贷模式。据省分行产业客户处处长王彦宁介绍,该模式是由核心企业北大荒农沃公司择优推荐合作的农业专业合作社作为承贷主体,依托北大荒农服集团在科学管理、种植技术、农机装备等方面的规模优势,开展农业生产托管,通过农发行线上办贷的科技手段,为租种土地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租、种、管、收、销等环节提供低成本、便捷性的融资服务,将政策性金融活水精准滴灌到“田间地头”。

“‘北大荒场景’是农发行首个数字化农地贷款模式,构建了具有农发行特色的数字信贷业务新业态,有效解决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打通了信贷支农‘最后一公里’,相信未来一定会发挥更大的支农惠农作用!”王彦宁处长信心满满地表示。截至目前,该模式线上贷款投放突破15亿元,贷款余额突破12亿元,支持158个专业合作社完成托管耕地144万亩。

这些只是黑龙江分行不断探索业务发展路径,积极助力东北振兴的一个侧面。

2023年,黑龙江分行坚持“党建统领、创新发展、科技兴农、特色强行、保障安全”工作思路,全方位推动业务发展,持续加大信贷支农力度,充分发挥了农业政策性金融的骨干和支柱作用。在全力服务黑龙江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的同时,实现了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高质量发展取得新进展。全年累放贷款1408.4亿元,年末贷款余额5043.6亿元,较年初净增140.4亿元,其中非购销储贷款余额1121.6亿元,首次突破1100亿元。贷款余额排名全省金融系统第1位;绩效考核全国系统排名第6位,同比提升7位,获评“全行优秀奖”。

2024年2月,黑龙江分行结合实际制定印发《黑龙江省分行服务新时代东北全面振兴的落实措施》,明确了“进一步巩固提升粮食购销市场化主导银行地位,成为维护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的‘标杆行’”“中长期业务从‘跟跑’向‘并跑’转变”“业务规模稳步增长、发展质量逐步提高、经营效益全面提升”等多项工作目标,从聚焦重点领域、持续加大支持力度,依托政策支持、不断提升服务质效,落实保障机制、确保服务措施见效3个方面提出了13项具体工作措施,为全力服务黑龙江加快建设“六个龙江”、推进“八个振兴”,建好建强“三基地、一屏障、一高地”,推动新时代东北全面振兴注入了“新动能”。

风正好扬帆,奋楫正当时。“2024年,黑龙江分行将深刻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龙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和中央金融工作会议、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锚定建设农业强国、金融强国目标,坚定实施总行‘六个坚持’总体战略、‘四个全力’发展战略和‘十四五’发展规划纲要,坚守农业政策性金融职能定位,进一步提升服务‘三农’发展的能力水平,持续加大信贷支农惠农力度,为加快推进龙江高质量发展和可持续振兴作出应有贡献。”黄奕忠行长的话语掷地有声。

重任在肩,使命如磐。守护黑土粮仓的龙江农发行人将一如既往扛起信贷支农的大旗,以不懈的努力与奋斗,谱写新时代农业政策性金融支农报国的华彩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