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政策发布  >  政策分析 > 正文
2023年全国两会精神要点分析

「摘要」2023年全国两会期间,党和国家领导人多次发表重要讲话,为农发行履职发展提供了行动指南。本文围绕两会精神重点内容,结合我国经济和“三农”发展实际,从宏观政策目标、扩大内需战略、粮食生产及乡村振兴、民营企业发展、党和国家机构改革、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对外开放、强化自身建设等方面深入分析政策导向及发展趋势,为农发行拓展业务空间、更好履职发展提出针对性建议。

「关键词」两会 高质量发展 “三农” 政策分析 

2023年3月4日至11日,全国两会在北京召开。会议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分别在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出席解放军和武警部队代表团全体会议、看望参加政协会议民建工商联界委员、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闭幕会时作了重要讲话;李克强代表政府作了工作报告;新当选国务院总理李强在会议闭幕后出席记者会并回答中外记者提问。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重要讲话、重要论述和工作要求为农发行履职发展提供了指南。

一、集中力量推动高质量发展,实现经济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要“更好统筹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并围绕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战略基点”“必然要求”“最终目的”作了深刻阐述。李强总理在答记者问时指出,要集中力量推动高质量发展,下一步要更加重视解决“好不好”的问题。2023年经济工作基本取向是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稳的重点是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进的关键是在高质量发展上取得新进步,宏观层面上要打好宏观政策组合拳。《政府工作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将2023年的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目标设定在5%左右。这一目标,既满足实现2035年中长期目标要达到年均增速4.73%的底线,也和当前的潜在增长水平相符。财政政策方面,《报告》强调“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加力提效”。2023年,财政将在支出强度上加力,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安排27.51万亿元,增长5.6%,赤字率按照3%安排,比上年增加5100亿元;在专项债投资拉动上加力,新增专项债务限额3.8万亿元,比上年增加1500亿元,同时适当扩大投向领域和运作项目资本金的范围,支持地方正常融资的需求;在推动财力下沉上加力,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10.06万亿元,比上年增长3.6%,重点向困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倾斜。值得注意的是,为化解地方财政收支矛盾,前两年的赤字率和地方政府专项债券新增规模连续下调,今年两者小幅上调,清晰阐释了财政政策的“加力”导向。

 

货币政策方面,《报告》强调“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精准有力”。“精准”意味着将更加突出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作用、着力支持特定领域;“有力”意味着在通胀压力总体可控的背景下,短期货币政策目标更加强调稳固对实体经济的支持。近年来,人民银行通过创设运用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①,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特定领域和行业的信贷投放。截至2022年末,人民银行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余额约6.4万亿元,约占人民银行总资产的15%。预计2023年人民银行将进一步加强普惠金融、科技创新、绿色发展等领域的结构性货币政策引导作用,加大对基础设施领域支持力度。农发行应进一步加大金融支农力度,提升金融服务水平,为推动经济回升、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有效支撑。一是及时响应、全面落实。紧密结合党中央、国务院及各部委出台的重大政策,加强政策研究分析,及时制定落实方案,始终与国家政策和战略部署对标对表、同向发力。二是主动出击、抢抓机遇。各级政府换届到位后,将出台大规模促进经济发展政策。各级行应主动对接政府工作安排,布局在前,持续加大优质项目营销力度,推动高质量发展。三是修炼内功、靠前发力。持续完善产品服务和制度流程,提高服务高质量发展的内在实力。积极申领结构性货币工具,靠前安排信贷计划,加大对普惠金融、科技创新、绿色发展等领域的支持力度。

二、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扩大内需畅通国内经济循环

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战略基点。《报告》对提升国内需求、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强科技创新作出工作部署。

一是着力提升国内需求。《报告》再次明确,“要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②,释放出经济主线转向供需并重的连续信号。2022年,我国最终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仅32.8%,大幅低于疫情前近60%的水平。随着疫情防控政策优化落实、各地消费市场正在逐步恢复。麦肯锡预测,到2030年,中国个人消费规模将增长到65.3万亿元,超66%的增长来自于包括三线及以下城市、县乡市场在内的下沉市场。

 

二是加大基建力度。根据《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2023年拟安排中央预算内投资6800亿元,推进基础设施领域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常态化发行,加快实施“十四五”重大工程等基础设施建设。水利建设上,将加快建设国家水网,加力重大引调水、防洪减灾、农村供水和灌区建设等开发建设。农村路网上,将深入实施新一轮农村公路建设和改造工作,推动川藏铁路、沿江沿海高铁等重大项目建设。城市更新上,已有北京、广州、深圳、苏州等多个城市针对城市更新出台政策。住建部表示,2023年将开展完整社区建设试点,新开工改造城镇老旧小区5.3万个以上,新开工燃气管道等老化更新改造10万公里以上,改造建设雨水管网1.5万公里以上。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上,将继续实施算力基础设施、5G基站、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工业互联网等建设,计划“十四五”期间投资新基建项目1300多个,总投资超过10万亿元。

三是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报告》从推进传统产业升级改造、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补强产业链薄弱环节等方面提出要求。我国涉农制造业还比较落后,2022年,我国农业机械化率72%、农业加工率为68%,与发达国家还有较大差距;大型农机整机研发能力较弱,关键技术、核心零部件及高端农机装备严重依赖进口,农机装备的智能化、数字化、绿色化转型升级尚处于起步阶段;农业生物育种、核心种源和新品种培育、底盘技术等领域仍需不断突破。现代物流体系方面,虽然我国已连续7年位居全球最大规模的物流市场,2022年社会物流总额达347.6万亿元,但我国整体物流效率仍然不高,产业物流供需适配性不足,物流企业综合竞争力还不强,农村物流、冷链物流等短板仍然突出。

构建新发展格局事关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结合《报告》扩大内需、产业升级、科技创新等重点部署,建议围绕一些重点领域,持续发力深化支持:一是积极支持乡村消费升级。积极支持乡村特色富民产业,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增加农民经营性收入和消费能力。在业务边界内,加大对乡村教育、医疗、养老、文化、运输等领域的金融支持力度,激发乡村消费活力。二是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支持力度。抓住财政赤字、专项债等政策激励的有利时机,大力支持一批新基建、交通、水利等重大工程。结合城市更新和农村现代化需要,积极支持推进水、电、气、路、热、网络等设施“体系化”建设,助力补齐县域城镇、乡村产业配套等公用设施短板。探索利用REITs政策和工具,支持保障性住房等政策性项目。三是持续服务涉农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将涉农制造业作为服务实体经济重点关注的领域,抓住设备更新改造和制造业专项贷款任务的有利时机,积极营销重点农业科技园区和一批“专精特新”涉农制造企业。创新金融产品和担保方式,守牢支持边界和风险底线。四是大力支持农村物流体系建设。以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产销冷链集配中心等为重点,大力补齐冷链物流设施短板。积极支持集配中心、涉农物流节点、大型农产品批发交易市场建设。完善县乡村三级物流配送体系,支持一批县级物流配送中心和乡镇快递物流站点,保证农产品上行、消费品下行双向流通渠道更加畅通。

、锚定农业强国目标,稳定粮食生产推进乡村振兴

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农业强国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根基,推进农业现代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在回答记者提问时,李强总理就农业强国部分重点工作作了回应。

一是关于粮食生产,李强总理强调,要抓住耕地和种子“两个要害”,不断提高粮食生产能力。2023年,我国将着重稳定粮食播种面积,抓好油料生产,实施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我国粮食产量已连续8年保持在1.3万亿斤水平上,新增千亿斤粮,粮食年产量将达到1.4万亿斤。2022年,全国粮食播种面积增加1051.9万亩,增长0.6%;但谷物播种面积减少1361.8万亩,下降0.9%,粮食亩产减少0.2公斤,下降0.1%,一升一降之间,对耕地、种子、技术、农机等生产要素都提出更高要求,实现新增千亿斤粮食亟需加倍努力。2023年我国将新建4500万亩高标准农田、改造提升3500万亩。同时,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推进育种创新,加快生物育种产业化步伐,加强国家种业基地建设,开展种业企业扶优行动。

二是关于乡村振兴,李强总理指出,下一步要突出三个关键词:一是全面,全面彰显乡村的经济价值、生态价值、社会价值、文化价值;二是特色,因地制宜,打造各具特色的乡村风貌;三是改革,深化农村改革,调动农民积极性。对照三个关键词,下一步,乡村产业将更加强调立足特色资源,做好“土特产”文章,开发农业多种功能、挖掘乡村多元价值,培育发展新产业新业态;乡村建设将着重优化镇村布局规划,持续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公共服务能力提升、数字乡村建设,使现代化生活元素和原生态乡土特色实现有机结合;农村改革将重点围绕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深入推进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宅基地“三权分置”、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集体林权制度等改革内容。

助力农业强国建设,是农发行的职责所在。在服务好“六大领域”的基础上,应进一步聚焦农业强国建设重点内容,加大支持力度。一是全力支持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积极支持高标准农田建设、黑土地保护、中低产田改造、盐碱地综合治理等项目,积极支持优质主体在高标准农田上开展粮食种植和综合经营,进一步稳固粮食安全根基。投贷联动加大对农业科技创新平台、优质种业企业的支持力度,以加快推进生物育种产业化为契机,拓展业务蓝海。在保障粮棉油政策性收储资金供应基础上,认清粮食业务新形势,探索支持市场化收购和进出口业务新路子,全力支持构建大国储备体系,进一步擦亮“粮食银行”品牌。二是大力支持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以农业产业园区、农产品加工流通业等为抓手,推动乡村产业融合发展,助力把乡村资源优势、生态优势、文化优势转化为产品优势、产业优势。进一步加大对农村路网、水利、清洁能源、人居环境支持力度,助力提升农村现代生活条件。三是密切关注农村土地改革政策和进展。深入研究试点地区农村土地改革进展情况,研究土地经营权、村集体所有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林权等权利和土地增值收益调节等在信贷产品中的“变现”机制,拓展业务空间。

四、引导民营企业健康发展,为各类所有制企业创造竞相发展环境

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参加政协会议的民建工商联界委员时指出,民营经济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力量。我国民营经济在贡献税收、创造就业、科技创新等方面发挥主力作用。过去三年,受到疫情持续影响,民营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生存尤为困难,提振发展信心、鼓励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壮大是做好今年经济工作的关键。当前,民营经济信心有所回暖,2023年制造业PMI与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明显回升,2月小型企业、中型企业制造业PMI分别达51.2%和52%,小型企业PMI创下近十年以来的最高值,相关行业景气水平持续上升,市场主体预期正在改善。民间资本投资活力有所增强,新冠疫情“乙类乙管”以来,民间投资总体呈恢复趋势。2023年2月,民间资本投资完成额2.9万亿元,同比增长0.8%,投资规模已恢复至去年第一波疫情暴发之前的水平。2022年11月,发改委发布促进民间投资“21条”,提出多种方式吸引、支持民间资本参与102项重大工程等项目、科技创新项目、乡村振兴等建设内容,部分地区已就扩大基础设施建设、社会事业等领域的民间投资出台相关举措,民间投资有望持续快速复苏。    

党中央就民营企业发展问题密集表态,表明改善民营经济环境任务十分迫切,预计2023年国家对金融服务民营企业、小微企业的任务要求将进一步提高。建议,一是把握民间投资复苏带来的信贷机会。民间资本将越来越多参与国家重大工程、科技创新、乡村振兴、重点产业链供应链等项目建设。应准确把握政策导向,认真研究民间资本参与基础设施项目特点,创新优化业务模式,有效防控风险,为中长期业务拓展更多发展空间。二是不断优化民营和小微企业服务手段。以客户需求为中心,充分利用农发行体系化、集约化、长期深耕“三农”的优势,积极为中小企业提供更多信贷之外的增值服务。完善全流程数字化办贷手段,在提高服务效率的同时降低民营企业、小微企业服务成本。三是持续加强民企客户管理。进一步深化对民营、小微企业运行特征的认识,优化业务经营策略。借助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完善风险模型,优化智能风控体系,不断提升民营和小微企业风险防控水平。

五、出台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金融和科技是改革重头戏

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是今年“两会”的重点内容,对未来金融业高质量发展和科技创新产生深远影响。金融领域改革方面,涉及金融领域的改革内容有组建中央金融委员会、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深化地方金融监管体制改革等八项。改革新设了两个委员会:中央金融委员会和中央金融工作委员会,这是在决策和组织层面强化党对金融工作的领导。改革后金融监管格局由“一行两会”变为“一行一会一局”,为进一步理顺职能、服务发展打下基础。横向看,改革后金融监管机构之间的分工将更为科学合理。如企业债券发行,此前审批实际上由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证监会、国家发改委等3个部门分别负责,改革后由证监会统一管理,企业债券发行效率和债券融资规模有望提速。纵向看,改革后中央与地方在金融监管领域的职责定位将更清晰。一些地方金融监管部门存在“重发展、轻监管”“重发展、轻风险”“一些不法之徒利用央地监管缝隙进行制度套利”等问题有望得到改善和遏制。总的看,本轮改革将极大提升监管效率,有利于更好地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维护金融稳定。

科技领域改革方面,组建了中央科技委员会,重新组建科学技术部。1998年,我国撤销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成立科学技术部;2018年重新组建、职能整合后,科技管理部门的主要精力用于具体科研项目资金的评估、立项、审批、管理等,统筹规划、宏观管理力度不足,科技创新存在政策分散、多头管理、资源碎片化配置等问题。本轮改革,加强了党中央对科技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强化了战略规划、体制改革、资源统筹、综合协调等宏观管理职责,有助于健全新型举国体制,强化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改革还组建国家数据局,统筹推进数字中国、数字经济、数字社会规划和建设等,有利于打通数据壁垒,充分发挥数据要素价值,构筑国家竞争新优势。

本轮机构改革是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农发行要积极融入并服从服务改革落实落地。一是适应更强有力的金融监管环境。坚持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自觉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的决策部署上来。适应国家金融监管架构、监管政策变化,坚持依法合规经营,积极配合监管,主动接受监督,加强内部管理,争做严监管环境下金融行业“优等生”。二是大力支持农业科技和数字乡村建设。投贷结合,支持推进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加快技术应用和先进农机创制推广,着力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加大对农村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升级、智慧农机装备设施研发制造、农业大数据技术开发应用等领域的金融支持力度,大力支持数农融合应用,支持农村经营主体进行数字化转型升级,推动智慧农业、农村新业态新模式等创新发展。三是加大数字化转型发展步伐。数字已成为改变全球竞争格局的关键力量,是银行未来的核心竞争力。要对标先进同业,进一步加大数字基础设施投入,特别是在算力部署上,要适度超前,努力适应算力爆发性增长的需求。加强数据标准化和数据治理,小步快走推进现有业务系统的迭代升级改造,加快将数字工程向信贷业务外领域、向客户增值服务延伸,为经营管理注入更多动能。完善科技管理机制,加快科技人才培养,加强信息安全管理,提高科技自主可控能力。

六、注重打好组合拳,有效防范化解重大经济金融风险

李强总理在答记者问时指出,2023年要着重打好防范化解风险的组合拳;《报告》明确把防范化解优质头部房企风险和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防止形成区域性、系统性金融风险作为重点任务之一。当前,我国部分领域风险较为突出。一是房地产市场风险。2022年底,国际机构普遍将我国房地产风险作为展望2023年中国经济的一项谨慎因素,央行、银保监会出台了16条政策支持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2023年1月房地产开发贷款新增超过3700亿,同比多增2200亿,境内房地产债券发行400亿,同比增长了23%,房地产行业尤其是优质房企融资环境有所改善,但仍需持续关注。二是地方债务风险。近五年我国政府部门杠杆率持续上升,2022年末地方政府债务余额达35万亿,较2017年增加113%。与此同时,2022年全国地方政府综合财力仅为24.57万亿,同比下降8.28%,地方政府偿债付息压力进一步加大。特别是中西部地区债务率较高而财务自给率普遍较低,债务压力不断增大,县市级地方政府债务问题尤为突出。《报告》还明确要“优化债务期限、降低利息负担”,预计今年可能有更多地区通过债务重组、置换等方式推动存量债务展期、降息。三是中小金融机构风险。2020年至2022年,人民银行支持地方政府发行专项债5500亿元,用于补充中小银行的资本金,高风险中小金融机构数量大幅下降,但仍有300多家,主要集中在辽宁、甘肃、内蒙古、河南、山西、吉林、黑龙江等省份,这些省份同时也多为地方政府综合财力较低、债务率较高的地区,呈现出较为明显的区域性风险集中特性。同时,近期,美国硅谷银行、签字银行及第一共和银行连续爆雷,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瑞士信贷也因为流动性等原因被瑞银收购,引发市场对流动性危机蔓延、金融危机出现等担忧。尽管相关事件主要影响在海外,对国内的影响比较小,但也为国内金融机构做好流动性管理敲响警钟。目前农发行风险总体可控,但外部环境不确定难预料因素显著增多,应保持警醒、未雨绸缪、积极作为,沉着应对各种风险挑战。一是密切关注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农发行半数中长期贷款涉及财政资金还款,其中关注类贷款的还款来源涉及财政资金还款比例较高。应持续关注地方政府财政状况、化债安排,积极配合做好化债工作,防范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二是提升风险管控能力。持续做好涉房地产业务集团公司的风险监测,强化交易对手风险管理,关注中小金融机构风险化解动态,防范地区性风险暴露波及农发行业务。三是加强流动性风险管理。对农发行流动性风险开展全面、客观评估,优化完善流动性风险管理,重视久期管理,积极做好极端情况下的压力测试和应急预案准备。七、坚定不移实施高水平对外开放,进一步推动释放创新活力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上强调,要扎实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既用好全球市场和资源发展自己,又推动世界共同发展。李强总理在答记者问时强调,要坚定不移向前推进对外开放,“吃改革饭、走开放路”。一是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当前,以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美墨加协定(USMCA)、日本-欧盟经济伙伴协定(EPA)等为代表的高水平自由贸易协定,正影响并可能决定新一轮国际经贸规则的制定。扩大制度型开放,就是要积极参与新一轮国际经贸规则、规制、管理、标准制定,持续深化改革,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助力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新格局,增强发展的动力和活力。二是继续发挥进出口对经济的支撑作用。2022年,我国进出口总额超过了6万亿美元,规模再创历史新高;外贸结构持续优化,与新兴市场贸易往来更加密切,2023年1-2月对东盟、“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进出口分别增长9.6%、10.1%。但当前外部环境不确定性加大,外需走弱、订单下降成为当前外贸发展面临的最大挑战,出口金额自2022年10月起连续五个月同比下降,2023年前两个月外贸进出口总额同比下降0.8%,以美元计则同比降幅达8.3%,部分国家回款不畅等贸易风险也有所增多。

 

经济与金融密切相关。随着制度型开放稳步扩大,我国改革发展路子越来越宽。建议,一是积极支持自贸区建设。紧跟自贸区加快建设、持续扩区升级的趋势,加大对中国-东盟自贸区、海南自贸港等自贸区建设的支持力度。结合沿海、内陆、沿边等各区域特点,以产业园区为抓手,积极支持向海经济、“一带一路”沿线重要节点地区项目建设和产业发展。二是加大农产品进出口支持力度。在持续扩大粮棉油进口业务规模的基础上,有序拓展进出口业务支持范围,积极支持优势特色农产品出口、农业机械和生产资料进口等。积极支持国内大型农业企业推进产业链全球布局,助力打造中国的跨国大粮商。三是积极拓展国际业务。在前期业务积累的基础上,向融资融信、财务规划、风险管理等多维度审慎延展国际业务内容,探索为涉农企业提供外贸金融整体解决方案。积极推进人民币外汇即期和衍生品、跨境人民币结算、大宗商品衍生品等业务,满足外贸客户避险需求。四是持续优化国际业务管理手段。加强对国际贸易市场,特别是农产品市场的跟踪和研究,对农产品贸易形势和风险提前预判、制定预案,尽早采取行动。始终将贸易背景审核作为风险管理的基础,从源头做好风险防范,针对性地加强风险管理。通过银团贷款、出口信用保险、融资担保等方式,分散贸易融资业务风险。八、切实加强自身建设,进一步提升效能改进作风

李强总理在答记者问时,就新一届政府自身建设进行了系统阐述,将突出抓好调查研究、依法行政、执行能力、廉洁底线等方面工作。李强总理指出,坐在办公室碰到的都是问题,深入基层看到的全是办法;要推动各级干部多到一线去,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向人民群众学习,真正帮助基层解决实际问题;要提高创造性地执行能力;要有服务意识、发展意识,特别是在履行审批、管理职能时,不能光踩刹车、不踩油门;不能尽设路障、不设路标;凡事要多作“应不应该办”的价值判断,不能简单地只作“可不可以办”的技术判断,等等。总理的讲话真挚诚恳、掷地有声,展露了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的工作作风,体现了新一届政府着力转变职能、提升效能、改进作风的决心和信心。

农发行要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有关要求,进一步加强自身建设,持续改进工作作风,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支撑。一是坚定不移全面从严管党治行。持续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扎实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坚定不移反对腐败,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农业强国提供坚强有力的政治引领和政治保障。二是大兴调查研究之风。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的工作方案》要求,全行干部员工,特别长期在机关工作的年轻员工,要深入基层、沉入一线调查研究,走基层、访客户、接地气,深入了解客户需求,把握业务痛点、堵点、难点,注重成果转化,不断提升政策的可行性、服务的准确度、管理的针对性。三是大力弘扬“四千”精神。深刻领悟“四千”精神内涵,干事创业说了就算、定了就干,不达目的誓不罢休。遇山开路,遇河架桥,克服种种困难,千方百计完成任务。务实做事,不搞花架子,不做形象工程。四是持续完善内部治理。进一步完善前中后台、“四个中心”运行机制,审核审查环节和部门不能光踩刹车、只设路障,大力营造“人人服务三农、事事促进发展”的良好文化,凝聚合力把事做成。坚持创新引领,激发干部员工创造性执行。大力弘扬法治精神,持续加强内控合规管理,加强运用合规思维指导行为、运用法治方式解决问题的能力,确保依法经营、合规展业。


① 主要包括:支农再贷款、支小再贷款、再贴现、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工具、抵押补充贷款、碳减排支持工具、支持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专项再贷款、科技创新再贷款、普惠养老专项再贷款、交通物流专项再贷款等10项。

② 202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上首次提出,“要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增强消费能力,改善消费条件,创新消费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