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政策发布  >  政策分析 > 正文
刘蓝予 孔行云:把“坚持胸怀天下”的观点立场方法运用到实际工作中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继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首先要把握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强调“坚持胸怀天下”作为“六个必须坚持”实质内涵的重要意义,“必须坚持胸怀天下。中国共产党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党,也是为人类谋进步、为世界谋大同的党。我们要拓展世界眼光,深刻洞察人类发展进步潮流,积极回应各国人民普遍关切,为解决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作出贡献,以海纳百川的宽阔胸襟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推动建设更加美好的世界”①。从理论逻辑的角度来理解,“坚持胸怀天下”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一以贯之的基本原则②。马克思、恩格斯强调,无产阶级取得政权将使“各国人民之间的民族分隔和对立”快速地消失,“联合的行动,至少是各文明国家的联合的行动,是无产阶级获得解放的首要条件之一”③。1919年李大钊同志指出,“人道的警钟响了!自由的曙光出现了!试看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④。“坚持胸怀天下”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发展的重大理论创新成果,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重要组成内容。同时也是进入新时代以来,面对国内外形势新变化和实践新要求,中国共产党人对一系列重大时代课题的深刻回答。从历史逻辑的角度来理解,“坚持胸怀天下”是党长期以来的政治立场⑤。毛泽东同志在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夕召开的全国政协筹备会议上强调,“中国人民愿意同世界各国人民实行友好合作,恢复和发展国际间的通商事业,以利发展生产和繁荣经济”⑥。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中国在经济困难的条件下,援助第三世界国家,一条坦赞铁路接通了非洲经济发展的“繁荣之路”,也铺就了中非人民的“友谊之路”。改革开放新时期,邓小平同志高度重视中国对世界经济发展的贡献,他指出“如果在本世纪末,我们的国民生产总值实现翻两番,达到一万亿美元,中国就可以对人类作出更多一点贡献”⑦。1979年,中美正式建交,80年代初,持续紧张的中苏关系开始缓和,中国更加深入、主动、自信地走向世界舞台。进入新世纪,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在深度参与全球分工的过程中抓住了宝贵的发展机遇;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不断贡献中国力量、中国智慧和中国声音;承办2008年北京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等重大全球活动,向世界展示了和平崛起的东方大国形象。从实践逻辑的角度来理解,“坚持胸怀天下”是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奋进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推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的指导思想。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拓展世界眼光,深刻洞察人类发展进步潮流,积极回应各国人民普遍关切,为解决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作出贡献,以海纳百川的宽阔胸襟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推动建设更加美好的世界”⑧。中国作为世界第一人口大国、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产业门类和工业体系最完整的国家,在复兴之路上有着更厚重的大国责任。“坚持胸怀天下”是我国立足自身发展现状的内在要求。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以和平战胜战争,以发展化解冲突,以合作应对封闭,以共赢制衡霸权,是中国式现代化走和平发展道路的智慧所在。任凭世界风云变幻,中国对外开放的大门始终越打越宽。“坚持胸怀天下”是我国面对外部发展环境的最优战略选择。“坚持胸怀天下”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重要组成内容,是今后一个历史时期各项工作的战略思维基点,是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落实“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武器。党员干部要自觉主动把“坚持胸怀天下”的观点立场方法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处理新的赶考之路上所遇到的新问题、新风险、新挑战,这也是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切实行动体现。在经济建设中,“坚持胸怀天下”是培育高质量发展新动能的指导理念。中国近代以来的历史告诉我们:封闭导致落后,开放引领发展。当前,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重大科技创新越来越多地出现在交叉学科、新兴学科中,各国传统优势科技领域不同,交流合作的重要性愈发凸显⑨。科技革命所引发的产业变革,必然引起产业组织形式和全球分工体系的变化,更深入、更积极、更主动地融入世界经济格局中,是我国实现高水平对外开放,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际国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⑩。在政治建设中,“坚持胸怀天下”是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指导方针。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局起步的关键时期,时刻关注、全面认识、深刻总结世界其他国家政党和政府的得失,对我们党开展自我革命,跳出治乱兴衰历史周期律,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重要的参照意义。广泛开展政治组织的友好交流,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不断提升我国在国际事务中的话语地位,是我国全球政治影响力建设的必要环节⑪。在文化建设中,“坚持胸怀天下”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指导原则。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既要立足本国实际,又要开门搞研究。对人类创造的有益的理论观点和学术成果,我们应该吸收借鉴”⑫。文化的繁荣,有赖于交流碰撞、交融革新。世界其他文明所创造的优秀文化成果,对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发展有积极作用。中华文化也是世界文化星云中最璀璨夺目的一颗,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对人类文明进步与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在社会建设中,“坚持胸怀天下”是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指导思想。在收入分配、社会保障、住房保障和公共卫生服务等领域,世界各国特别是发达国家进行了多种多样的探索,积累了具有参照意义的经验与教训。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信息传播的方式和特性发生了根本改变。社会情绪、社会思潮和社会矛盾的产生、传导和表现,呈现出隐匿性、关联性和爆发性的特征。总结全球各国社会建设经验,有助于我国少走弯路,高效提升社会建设水平。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坚持胸怀天下”是统筹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指导方法。地球是全人类的共同家园,生态文明建设必须依靠全球各国的力量,生态环境改善所带来的福祉,也将惠及全球,由全人类共享。2020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第75届联合国大会上向世界宣布了“2030年碳达峰,2060年碳中和”的目标,绿色低碳技术的研发、全球碳排放市场的建设、国际减碳协议的制定与推广,需要全球共同参与、一道努力。

① 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J].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2022(30):4-27.

② 陈方刘.读懂“坚持胸怀天下”的内涵[N].文汇报,2021-12-02.

③ 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

④ 李大钊.李大钊全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

⑤ 张跃国.百年大党历史身份的建构逻辑:代表观与工具论的合一[J].开放时代,2021(03):14-30.

⑥ 毛泽东.毛泽东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⑦ 中央文献研究室.邓小平年谱(1957-1997)[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 

⑧ 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J].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2022(30):4-27.

⑨ 习近平.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 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N].人民日报,2021-09-29(001).

⑩ 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立足新时代经济实践推进经济学理论创新[N],人民日报,2022-08-15(009).

⑪ 《秘书工作》编辑部.从科学真理中汲取奋进新征程的智慧和力量[J].秘书工作,2022(08):1.

⑫ 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05-19(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