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政策发布  >  政策分析 > 正文
课题组:2022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农村工作会议相关政策分析

「摘要」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农村工作会议对当前经济和“三农”工作作出了重要部署,为农发行履职发展指明了方向。本文在深入分析2022年我国经济和“三农”发展主要情况的基础上,围绕中央会议重要精神和政策要求,提出农发行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优化金融服务,提升政策响应能力的举措建议。

「关键词」中央经济工作会议 农村工作会议 农发行 政策分析 

2022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农村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就当前经济和“三农”工作进行了部署。相关内容要求与农发行履职关联度高,农发行应深刻领悟有关会议精神,细致谋划工作落实,全力为“三农”提供金融服务,积极主动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和农业强国作出更大贡献。

一、当前我国经济和“三农”发展主要情况

2022年,在复杂内外部环境下,我国经济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恢复基础尚不牢固,经济社会风险点增多,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面临较大挑战;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城乡发展不平衡、农村发展跟不上、产业发展低质同构、农业劳动生产率较低等问题还比较突出。(一)经济运行持续回落后有所回升。2022年前三季度,我国GDP增速3%,远低于疫情前正常水平,四季度生产和需求进一步收缩,消费、投资、出口三驾马车全面下滑,大、中、小型企业PMI在50%荣枯线下持续回落,12月疫情防控政策调整后仍未见明显起色。全年经济增速仅为3%,未及5.5%增长目标。PPI高位回落、CPI低位回升,全年PPI、CPI同比中枢分别为4.2%、2.0%,整体通胀形势相对温和。第四季度企业家/银行家宏观经济热度指数小幅下行,但贷款需求指数有所回升,经营主体对市场前景信心有复苏迹象。2023年1月,随着线下活动加快恢复,PMI等主要指标均有所回升,经济持续恢复。

 

 

(二)国内消费逐步复苏。受疫情影响,居民出行减少、消费场景受限,2022年二到四季度人均可支配收入和消费支出增速均出现下滑,其中人均消费支出增速下滑明显,四季度降至-0.2%。10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速出现疫情暴发以来的第三次由正转负,11月降幅一度扩大至5.9%,非必需类商品销售、餐饮等接触式消费受到较大冲击,消费市场明显承压。随着疫情防控政策调整,国内消费逐步恢复。2023年元旦假期,全国影院营业率达85%,创10个月以来新高;国内旅游出游5271.34万人次,恢复至2019年元旦节假日同期的42.8%。

 

(三)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仍在下降。1-12月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为5.72万亿元,同比增长5.1%,较1-11月降低0.2个百分点。分领域看,尽管监管政策有所放松,但未能阻止房地产投资持续下滑,全年累计同比下降10%,调控政策的影响仍在持续。制造业投资相对较为稳定,但受疫情封控以及开工旺季结束的影响,四季度制造业企业新增与在手订单持续走弱,制造业投资增速落入“1位数”区间。随着防疫政策调整,2023年1月,制造业企业新增订单已有明显改观。基础设施建设投资一枝独秀,在专项债发行前置、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等一揽子稳经济政策支持下,全年基建投资完成额同比增长11.5%,连续5个月保持在10%以上,成为托底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撑。其中,电热水投资增速维持高位且持续回升,交运仓储投资保持提升趋势,水利公共设施投资同比增速小幅下滑,但仍保持在10%以上。

(四)出口下行压力增大。三季度以来,海外需求显著下滑。12月美国、欧元区、日本、韩国制造业PMI分别为48.4%、47.8%、48.9%和48.2%,均落入收缩区间,全球贸易大幅下滑,我国出口出现负增长,12月出口同比增长-9.9%,为年内最低点。有全球经济“金丝雀”之称的韩国出口也连续三个月负增长,12月出口同比下滑9.6%,表明外需出现显著回落,发出了全球经济降温的信号。随着海外供给逐步恢复,我国出口份额或难再提升,下一阶段出口下行压力仍然较大。(五)农业农村现代化基础仍较为薄弱。2022年我国第一产业增加值88345亿元,比上年增长4.1%,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为7.3%,较上一年上升0.1个百分点。目前,我国农业劳动力就业人数为1.7亿,按照2015年可比价格美元计算,我国每个劳动力平均创造的农业增加值为5609美元,仅相当于美国的5.6%、加拿大的5%和欧盟的22%,农业劳动生产率水平远低于世界农业强国,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基础仍较为薄弱。

 

农民可支配收入方面,近年来,农民收入显著增长。2022年全国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133元,城乡居民收入比由2013年的2.8:1缩小到2022年的2.4:1,但城乡居民收入的绝对差距由2013年的17037元扩大至2022年的29150元,且农村收入最低的20%家庭年人均可支配收入仅为4856元,刚刚跨越绝对贫困线,仍有相当规模的农村人口处于相对贫困状态。2022年全国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6632元,较2013年翻了一番,但受收入水平约束,消费水平、质量和稳定性仍有待提升。农村基础设施方面,全国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84%,全国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超过71%,全国农村供电可靠率99.8%,行政村通光纤和通4G比例均超过99%。但城乡差距仍然突出,2021年农村地区互联网普及率约为57.6%,比城镇地区低23.7%,还有一些自然村未能通水泥(沥青)路,很多农村公路还未形成网络,村与村之间“断头路”现象仍普遍存在。农业产业发展方面,最近十年,全国新建设约200个优势特色产业集群、300个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1500多个农业产业强镇。但受土地、资金和人才等要素的制约,多数地区特别是脱贫地区的特色产业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规模小、布局散、链条短、品质较低、综合效益不高,一些地方产业同质化较为突出,产业稳定性、可持续性亟需加强。(六)粮食安全仍面临较大压力。2022年全国粮食总产量13730.6亿斤,粮食产量连续8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人均粮食产量达到483.5公斤,超过国际公认的“400公斤”粮食安全线,水稻、小麦两大口粮自给率超过100%,农作物自主选育品种面积占比超过95%,基本实现“中国碗装中国粮”“中国粮用中国种”。但与此同时,粮食进口量近年来持续增加,2022年我国粮食进口量达1.5亿吨,玉米、大豆的进口依赖度一度分别提升至10%和80%左右,包括小麦和稻谷在内的口粮进口总量也在持续增加。尽管大数据、云计算、无人驾驶等先进科技逐步应用于农业生产,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已提升至72%,但相对于全球主要农产品生产国,我国农业科技程度还不高。耕地数量和耕地质量下降,农业机械装备仍有短板,土地产出率、劳动生产率和资源利用率仍有待提高,种源“卡脖子”问题依然严峻,粮食安全仍面临较大压力。(七)乡村社会深刻变革。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乡户籍制度、土地制度、社会治理等面向农业和农村的政策不断调整,乡村社会不断发展变化。一是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提速。农村承包地“三权”分置制度体系初步确立,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阶段性任务基本完成,全国共建立集体经济组织约96万个,2020年向成员分红703.8亿元。二是城镇化步伐加快。城镇化率由1978年的不足20%,上升到2021年末的65%,大量人口从农村转移到城镇。但受自身文化水平、技术能力等因素影响,转移农民难以在城市获得持续稳定的就业机会,存在流出但融不进的困境。三是农村人口结构失衡。2021年第七次人口普查显示我国农村人口比例为36.11%,较1953年第一次人口普查减少50个百分点,其中,60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达到了20.04%,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达到了13.82%,完全达到了“老龄化社会”的标准。农村人口数量、结构发生显著变化,空心化、老龄化问题加剧,给农业发展、农村建设、乡村治理等带来较大挑战。四是乡村需求更加多元。随着生活水平的提升,乡村居民在教育、医疗、文化、养老等方面的需求日益增长,尽管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大力推动下,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不断改善,但还存在基层公共卫生服务人员不足、公共卫生资源缺乏、教育质量不高、农村养老设施和服务缺失等问题,农村公共产品在数量和质量上与城市相比还有较大差距。

二、值得高度关注的工作部署

中央会议决策部署为农发行履职发展指明了方向,一些重点工作与农发行紧密相关。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强调优化五大政策组合,把握好六个“更好统筹”,提出扩大国内需求等五方面重点工作。农村工作会议强调要锚定建设农业强国目标,重点做好粮食安全、乡村振兴、农业科技、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等工作。农发行应对标对表、准确把握、全力落实。重点可关注以下几个方面:(一)稳经济政策延续并持续加力,政策性金融面临重要发展机遇。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突出做好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工作,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加大宏观政策调控力度,加强各类政策协调配合。总体看,一是“稳增长”重回经济增长目标首位。2022年我国经济增速未达预期,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2035年实现经济翻番目标,期间GDP年均增速应达到4.73%。由此看出,无论短期还是中长期目标,稳增长紧迫性都很强。在疫情防控优化、宏观调控政策等因素作用下,2023年我国经济恢复增长预期增强。世界银行预计我国GDP增速恢复至4.3%,国际研究机构普遍预计在4%-5%,国内专家预计为5%左右。从各省披露情况看,增长预期目标半数以上超过5.5%,浙江、山东、广东、江苏等经济大省增长目标设定在5%以上。二是财政政策重提“加力提效”。2018年主要经济体普遍实行扩张性财政政策,当年我国提出“财政政策加力提效”,来应对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时隔四年,“加力提效”再次出现,释放积极财政信号。财税界预计,2023年赤字率将突破3%,新增专项债可达到4万亿元,财政支出或增长6%,可能发行特别国债。三是货币政策强调“精准有力”。2022年以来,我国政策性工具和结构性工具协同发力,12月末人民币贷款余额214万亿元,同比增长11.1%。人民银行于12月5日再次降准0.25个百分点,全年释放长期资金超过1万亿元。2023年加大调控力度、推动经济增长的预期强烈、信号明显,预计货币政策将延续适当宽松、合理充裕格局,降息降准仍有空间。此外,随着金融风险上升,稳定人民币汇率、强化金融稳定将成为新的政策重点。(二)提升国内需求被摆到更高位置,重大项目仍将是重点投资对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着力扩大国内需求,更好统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扩大内需,通过高质量供给创造有效需求。在外需逐渐疲软的背景下,内需拉动作用被提升到更加重要位置。第一,经济工作主线从供给侧转向供需并重。从2016年起,历年经济工作主线均围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展开。随着出口贡献度逐渐降低,国内总需求不足成为经济运行的突出问题。此次经济工作会议提法改为“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将“扩大内需”置于2023年五项重点工作之首,表明中央更加重视内需对经济的促进作用。第二,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十八大以来,我国以消费为主导的内需发展格局基本形成,消费支出占GDP比重连续11年超过50%,疫情前达到65%。党中央、国务院颁布《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2022-2035年)》(以下简称《扩内需规划》),对扩大和优化各类消费作出部署,后续有望出台更多政策。从消费潜能看,未来扩大内需着力点可能是房地产消费、新能源汽车消费和养老消费三大领域。其中,我国新能源汽车消费是全球发展较快的市场,产销连续8年位居世界第一;60岁以上老年人口近3亿人,养老消费具有巨大社会需求。农村消费潜力巨大,且正逐渐向多元化、中高档转型。第三,基础设施投资仍是拉动增长的重要途径。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扩内需规划》和《“十四五”扩大内需战略实施方案》看,预计2023年基础设施投资力度将持续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在数量和质量上与城市相比还有较大差距,仍将是重要的投资领域。其中,“十四五”时期,交通方面,计划再支持一批交通枢纽城市建设,实施国家高速公路大通道联通工程,新改建高速公路2.5万公里,相当一部分经过农村,同时高质量推进“四好农村路”,进一步完善农村公路网络;物流方面,计划完成120个左右国家物流枢纽、100个左右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建设;水利方面,计划重点推进国家水网重大工程、水生态保护修复、农村供水和灌区建设、防洪工程体系等建设,到2025年,规模化供水工程覆盖农村人口的比例达到60%以上;能源方面,计划完善电网主网架布局和结构,推进配电网改造行动和农村电网巩固提升工程,建设一批绿色转型高质量发展煤炭基地,加快推进新能源建设,到2025年非化石能源发电量比重达到39%左右;新型基础设施方面,加快物联网、工业互联网等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推动5G、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与传统基础设施融合,择地适度超前布局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三)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为业务发展拓展了新空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作为重点任务之一,强调围绕制造业重点产业链,找准关键核心技术和零部件薄弱环节,狠抓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壮大等,重点有几个方面:一是产业链供应链补链强链。我国产业体系完整、工业门类齐全,但也存在一些突出薄弱环节,特别在集成电路及专用设备、操作系统及工业软件、航空发动机及机载设备、关键材料等领域,由于技术门槛高、产业化难度大,“卡脖子”风险犹存,产业体系自主可控和安全可靠性有待提高。二是制造业研发和技术改造。2022年,全国制造业投资和高技术产业投资同比分别增长9.1%和18.9%,推动化工、机械、电子、家电、食品、纺织、大型成套设备等重点领域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升级,为经济增长增添新动能。三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能源汽车、新材料、节能环保、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正成为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2022年高技术制造业、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分别增长7.4%、5.6%,数字经济规模预计达到54万亿元,发展潜力巨大。(四)推进乡村振兴、建设农业强国任务目标明确,对金融支农提出了新要求。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农村工作会议都将实施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推进乡村振兴、防止出现规模性返贫作为重点,发出重农强农的强烈信号。粮食等重要农产品生产供给方面,小麦产需平衡有余,稻谷供大于求,油料和饲料粮供给压力增加,大豆和玉米产需缺口仍是突出短板,肉、糖、奶、水产品等农副产品需求快速增长,对稳产保供提出新要求。耕地方面,目前已建成超过10亿亩高标准农田,计划到2025年累计建成10.75亿亩并改造提升1.05亿亩,2030年累计建成12亿亩并改造提升2.8亿亩。乡村产业振兴方面,形成了一批全产业链产值超百亿元的产业集群、超10亿元的镇和超1亿元的村,但还处于产业融合发展的初级阶段。农业农村部提出,到2025年我国农产品加工业营业收入达到32万亿元,农产品加工业与农业总产值比值达到2.8:1,主要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到80%。农业科技方面,我国农业机械化取得长足发展,但农业科技投入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只有0.71%左右,远低于发达国家投入水平,也远低于全国行业平均2.14%的投入强度。若按农业总产值的2.14%测算,农业科技追平行业差距每年还有约1300亿的投入缺口。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方面,以农村道路、供水、能源、通讯等为重点,进一步完善乡村基础设施;改善农村人居环境,计划到2025年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稳步提高,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达到40%;持续改善农村教育、医疗卫生、养老托幼等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农村改革方面,农村承包地“三权”分置制度体系初步确立,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阶段性任务基本完成,下一步将着力破解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难题,推进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深化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试点,完善土地增值收益分配机制。(五)经济领域改革持续深化,需优化政策更好服务市场主体。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切实落实“两个毫不动摇”,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加快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提高国有企业核心竞争力,优化民营企业发展环境,依法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强调要从政策和舆论上鼓励支持民营经济和民营企业发展壮大。我国经济体量巨大,多样性强,各种所有制企业都有广阔的市场空间。国有企业是壮大国家综合实力、保障人民共同利益的重要力量,我国企业500强中,258家国有企业总营业收入为70.92万亿元、占69%,净利润为2.99万亿元、占67%,体量巨大、地位重要、作用关键。民营企业是国民经济的毛细血管和微观细胞,是市场经济活力的根本,也是解决就业的主力军。过去10年,民营经济的税收贡献超50%,生产总值占比超60%,技术创新和新产品研发占比超70%,城镇劳动就业岗位贡献超80%,企业数量占比超90%。疫情暴发以来,民营企业、小微企业尤其困难,2022年12月小型企业PMI仅为44.7%,水平明显偏低,纾困任务艰巨。(六)防范化解风险更加聚焦,金融领域仍是风控重点。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有效防范化解优质头部房企风险,加强金融、地方债务风险防控,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风险防控是金融工作永恒的主题,当前应重点关注几个方面风险:一是房地产行业风险。近几年,我国房地产业加上建筑业等相关产业产值占GDP的14%左右,土地出让收入和房地产相关税收占地方综合财力的近50%,房地产贷款和房地产抵押贷款占全部贷款的近40%。2022年,我国房地产市场持续低迷,“千亿房企”仅19家,同比减少16家,商品房销售额下降26.7%。2022年境内债券市场有24家房企展期,规模高达1300亿元,大幅高于2021年。2022年11月以来,稳楼市融资政策频出,政策拐点或已出现,但市场拐点尚未出现。二是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面对多重压力,地方政府财政收入普遍下滑,而稳增长、防疫等财政支出刚性较强,一些地区还债压力持续增大。2022年12月30日,“遵义道桥”进行156亿元银行贷款重组,展期20年且前10年只付息不还本,具有典型观察意义。过去几年,随着隐性债务管理持续加强,地方建设对显性债务的依赖增加,政府债券保持15%-20%的增速,显著高于财政收入增速。截至2022年10月末,全国地方政府债务余额首超35万亿,政府债务率上升至136.3%,突破120%的国际警戒线水平。三是金融市场和机构风险。新冠疫情暴发及地缘冲突使得金融市场剧烈波动,受美联储及多国央行高频次加息、市场预期不稳等因素影响,一些国家股市下行、资本流出、汇率贬值等压力增大。我国大型国有金融机构基础较为坚实,但个别中小银行、村镇银行、信托公司等较为脆弱,截至2021年底,我国高风险机构数量仍有316家,尽管较2019年三季度649家的峰值减少333家,但风险仍然不容乐观。

三、更好贯彻落实会议精神的相关建议

结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农村工作会议相关部署,本文认为,当前农发行迎来履职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应紧密结合中央会议部署,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优化金融服务,提升政策响应能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再上新台阶。

(一)抢抓政策机遇,加快推进履职发展。政策性银行的发展空间、规模、速度由国家宏观调控决定,与经济形势、走向和宏观政策取向密切相关。经济下行压力越大,国家宏观调控力度越大,政策性金融的作用和空间就越大,对农发行的履职要求就越高,要牢牢抓住机遇、不辱使命。一是加强政策研究。增强政策敏感性,密切注意党中央、国务院以及各部委出台的重大政策,从中洞察调控走向、抢抓发展先机、找到业务线索,对稳大盘政策部署及项目安排做到心中有数,指导业务工作有的放矢。二是全面落实政策。及时响应国家政策部署,加大对政策导向领域项目的信贷支持,始终与国家政策和战略部署对标对表,与稳增长同向发力。结合财政、货币政策要求,优化完善产品服务和制度流程,持续优化差异化政策举措,不断实施更加积极有效的支持政策。三是拓展服务功能。积极争取将农发基础设施基金由阶段性任务,转化为常态长效调控工具,允许基金在一定时期和指定领域内,作为资本金循环使用,更好发挥乘数效应和拉动作用。

(二)聚焦县域农村地区,积极服务扩大内需战略。结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恢复和扩大消费、重大项目建设的相关部署,建议:一是积极促进县域消费。大力支持优质农产品等中高端消费品供给,助力补齐农村交通、仓储冷链、电商物流等领域短板,为县域和农村地区消费提供便利、创造场景,满足不断升级的消费需求。全力服务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择优支持各地发展特色足、效益好、带动能力强的乡村富民产业,完善利益联结机制,提升农村人口的收入水平和消费能力。二是加快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探索采用整区域推进模式支持管网改造、老旧小区改造、污水垃圾处理等“小、散”项目,支持业务范围内的保障性租赁住房、普惠托育、医共体、普惠养老、职业教育培训设施等建设,为新市民在县城安家消费解决好软硬件问题。三是大力支持重大项目建设。抓住财政赤字、专项债、财政贴息等政策工具实施力度加大的有利时机,增强金融财政两项政策配合,大力支持一批党政关注、影响力大、具有示范效应的重大项目,推动稳投资、扩内需相关重大项目尽快形成实物工作量,为经济增长托住底、稳预期。

(三)助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打造新的业务增长点。支持产业现代化转型发展既是中央对金融机构明确的重要任务,也是农发行未来业务增长的新“蓝海”,建议从三个方面入手:一是继续做好制造业贷款投放工作。2022年,农发行在农副食品加工业、化学原料制造业等领域,投放制造业中长期和设备更新改造专项贷款827亿元。应以专项任务为契机,在风险可控前提下,优化业务模式,重点支持涉农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等,推动涉农制造业升级改造。二是推动高精尖技术在农业领域应用。借助“农机贷”等创新产品和高效模式,大力支持农机装备、种养技术、智慧农业领域,融资融智支持农业关键核心技术“产-学-研”一体推进,助力在农业领域打造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的产业链供应链。三是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升级夯基垒台。新能源、人工智能、生物制造、量子计算等前沿技术研发对未来形成产业优势至关重要,可聚焦其发展所需新型基础设施,大力支持业务范围内的大型抽水蓄能、5G基站、充电桩等建设,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打好新基建基础。

(四)锚定建设农业强国重点任务,全力服务农业农村现代化。全力服务乡村振兴、建设农业强国,是农业政策性银行的应尽之责。农发行重点发力的“六大领域”,基本涵盖农业农村重点工作,应全力以赴做好,并结合中央最新部署进行查漏补缺。一是全力支持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锚定建设农业强国头等大事,在继续做好粮棉油购销储资金供应的同时,做强做大农地、农技类业务。2023年国家规划新建4500万亩高标准农田,新建亩均投资约3000元左右,仅此一项资金需求就超1000亿元,此外还有大量的中低产田改造、黑土地保护等项目,应积极探索推广各类“农地+”模式,加快做大业务规模。投贷联动支持一批农业科技创新平台和种业振兴企业,助力破解“卡脖子”难题。用好新设“重要农产品贷款”产品,尽快形成业务优势。二是大力支持乡村建设行动。重点加大农村路网、水利、清洁能源、仓储物流、人居环境等中长期贷款项目支持力度,创新为农民住房等提供中长期政策性信贷支持,为乡村建设提供更低成本、更有耐心、更具情怀的金融支持。发挥好政策性银行引导作用,与商业性金融和社会资本密切联动,为乡村建设提供更加多元的资金支持。三是积极适应农村改革新要求。深入研究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宅基地制度改革、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等改革举措,紧跟试点地区和重点项目,依托土地等核心资产资源创新业务模式、开辟业务“蓝海”。

(五)围绕市场主体高质量发展要求,着力提升金融服务水平。对于国有企业,要进一步厚植前期服务优势,支持其做强做优做大,助力提升发展活力、影响力、抗风险能力,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对民营和小微企业,中央已对支持和引导民营经济发展提出明确要求,结构性货币政策也将加大对小微企业的金融扶持力度。而非国有控股企业是目前农发行重点风险领域,面临再加力与防风险“两难”局面。建议进一步加强研究、完善政策、强化支撑,探索支持民营和小微企业发展新路径。一是加强民营经济研究分析。从重点行业、重点企业入手,加强对民营企业发展经营、资金活动、风险环节规律特点的研究,科学确定信贷策略和风控手段。二是调整完善民营小微支持政策。根据民营小微企业规模小、实力弱、风险高及单笔贷款额度不大等特点,进一步完善信贷准入、抵质押担保、贷后管理等政策,在有效防控风险的前提下加大支持力度。三是大力推广线上小微金融服务。积极发展普惠金融,依托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手段办贷管贷,迭代完善风控模型、挖掘拓展业务场景,拓宽智贷系统使用范围,提升小微和民营金融服务智能化水平。

(六)紧盯重点领域重点区域,坚决守住风险底线。当前农发行风险防控形势整体较好,但关注类贷款增加,防未然、控隐患刻不容缓。一是提升风险管控能力。进一步夯实全面风险管理,完善风险管控的制度、系统、工具和方法,锻造与大型银行相匹配的风控能力,强化对重点领域、重点区域的风险防控,坚决守住风险底线。二是密切关注地方政府债务风险。聚焦重点领域、重点区域,密切关注地方政府财政状况、偿债能力等,尽快建立区域风险限额制度,对出现风险信号的分类施策、逐个化解,做好应急预案、加大监测力度,“卡住”风险上限。三是梳理排查涉房客户风险。农发行信贷不涉及商业房地产项目,但个别承贷主体的集团公司涉及房地产业务,重点是要严防房地产风险向农发行业务蔓延。要定期梳理相关企业情况,高度关注涉房集团客户及其子公司、关联公司在农发行承贷的非房地产类项目,防止好项目被出问题的涉房集团客户牵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