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政策发布  >  政策分析 > 正文
推进银行业财务集中核算管理的对策分析

 「摘要」现代财务管理对银行业推进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建设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从现代银行普遍实行的财务集中核算管理视角出发,分析问题与不足,提出理念原则,探索推进措施,以期对银行业进一步推进财务集中核算管理改革提供借鉴。

「关键词」银行业 财务集中 核算管理

随着银行业的快速发展和金融科技的推进,财务集中核算作为一种重要的财务管理方式逐渐得到了广泛应用。银行业财务集中核算是指将分散在各个分支机构的财务事项、数据和信息进行整合,通过一个或几个核算中心进行集中处理和管理的一种方式。财务集中核算具有提升管理效率、降低经营成本、防范金融风险和提升内控管理能力的优势。然而,随着财务集中核算的不断推广和深入应用,特别是伴随银行业步入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建设新征程,财务集中核算面临诸多问题和挑战,如何更好推动和优化财务集中核算,实施精细化管理,提升银行业现代化治理能力,成为当前银行业深化改革的重要课题。

一、当前银行业财务集中核算主要现状及特点

(一)当前现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财务核算的发展先后经历了会计电算化、会计信息化、会计智能化三个阶段。当前银行业财务核算已经步入智能化阶段,具有全面共享、高效融合、深度协同、精细管理、力求智能五个特点,同时,金融科技的发展和成熟,云计算、流程机器人、可视化、高级分析、认知计算、内存计算和区块链七项技术对财务的影响愈发显著,为推动传统财务核算体系转型升级提供了技术上的可行性,银行业财务集中核算的效率、效益、深度及智能化水平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这既是当前银行业财务集中核算的基本现状,同时也是新时期银行业深化财务集中核算的任务目标。

(二)突出特点。随着信息技术的引入,银行业财务核算层级上收、集中作业处理已成为当前突出特点。虽然各大银行实现财务集中核算的具体模式不尽相同,但呈现特点基本雷同。一是普遍以共享模式建立集中核算中心。主要采用省/市级共享中心、区域共享中心和全国共享中心三种模式,负责处理分支机构的财务报销、审核、账务处理等。例如:国家开发银行、兴业银行等实行全国集中核算的财务共享模式;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农业发展银行等实行省级集中核算的财务共享模式;农业银行等实行省、市两级财务共享管控模式;中信银行等实行区域集中核算的财务共享模式。由此可见,银行业普遍推行财务共享模式,管理层级较多的全国性银行以省级集中模式为主。二是流程标准管控程度和效率明显提升。集中录入、影像切割、要素分离、分散核验、分权审批、统一支付等流水线、集中式化作业,将业务凭证全貌、作业全流程、风控全环节等形成标准植入系统,提升了作业效率,实现了管理标准和制度要求通过系统刚控。三是金融科技加速转型升级。通常大力借助如OCR(文字识别)、RPA(机器人流程自动化)等技术,构建移动审批和报账平台,实现事前审批、事后报账智能化、移动化管理,部分银行已经实现财务事项从申请、审批至商旅预订及事后报销等与行内ERPF系统对接,实现全流程控制与服务;与移动办公APP集成,用户可一次登录处理各类待办事项。

(三)发展趋势。金融科技推动财务集中核算转型升级是一个持续深化过程,在传统财务管理模式基础上,推动业财融合、信息化系统全面贯通、追求价值创造等成为当前财务集中核算转型升级的明显趋势。一是人工智能受到前所未有重视。财务集中核算管理在数字化、自动化、智能化进程中,几乎所有的工具与方法都需要或者将要与人工智能技术进行深度融合,无论是效率提升、数据处理与分析,还是复杂模型构建、风险识别与管控等,人工智能都将是重要应用趋势。二是信息化系统融会贯通是必然。随着金融科技能力不断提升,银行业基于信贷、投资、财务、管理等方面的信息化系统越来越多,建设模式不尽相同,系统建设标准、底层逻辑等存在较大差异,不同系统流转的数据和口令缺乏关联性,导致了大量信息孤岛现象的发生,如何打破系统间的“围墙”实现统一化的管理,成为当前银行业借力金融科技推进财务集中核算转型升级的关键。三是价值挖掘成为重要目标追求。以自动化、标准化和智能化方式深化财务核算数据应用,推动财务集中核算由“人工”向“机器”“智能”转型,无论是运用大数据和信息化手段,还是统筹银行指标管理,构建完善统一的指标体系,其中最重要的目标是利用财务集中核算管理的工具和方法深度挖掘数据价值,推动财务集中核算由财务管理向价值创造转型。

二、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随着银行业财务集中核算功能不断拓展优化,满足银行业当前财务管理需要的财务集中核算模式初步构建,随着新时期银行业推进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建设,财务集中核算管理在业务“集成”、信息“贯通”、智能“共享”、数据“挖掘”等方面还存在问题和不足。

(一)业务集成度高但灵活性不够。当前银行业财务事项基本转变为依托影像传输、网络通信技术,将传统由基层核算单位财务人员面对面办理的业务纳入后台业务处理中心集中作业,标准化、流程化及工作效率明显提升。但由于后台作业人员无法了解基层核算单位实际情况,对财务事项真实性不知情,对原始凭证及票据真伪也难以直接辨别或调查,因此对财务事项真实性的监督存在缺陷。此外,因为财务事项统一集中,基层核算单位支配资金的自主权几乎丧失,对单位存量资产或资金的收益、理财或合理筹划税费支出的积极性也同样丧失,长期看影响单位整体效益。

(二)系统分散且统一管理难度大。银行业在实施财务集中核算管理前,各系统流程和功能为分头建设,缺少统管统建和共享机制,导致系统基础功能重复建设,重要节点功能衔接不畅,各系统业务信息联动共享和集成管理不到位。例如,财务管理、资产管理、采购管理等系统的用户、权限、机构设置重复建设且数据较难保持一致,各系统功能或流程未能无缝衔接、流程信息无法自动串联需手工匹配、档案无法联查及快捷归档等。

(三)基础信息共享应用水平较低。通常银行业财务事项需要按照授权标准分级组织、分权实施,财务核算重要依据如会议纪要、决议、合同等基础信息散落在不同机构、部门及经办人员,无法高效归集和共享,依靠手工收集、上传或系统间交叉推送,工作量大、信息不对称、质量难保障,也存在同一信息在不同环节或办理不同事项时重复维护上传的现象。财务事项发生前,业务事项及审批流程信息难以统一集中,基础信息共享应用水平低,导致财务集中核算管理及系统建设需要向业务事项及系统延伸,拓展和建设难度大。

(四)数据挖掘与应用不充分。当前银行业财务集中核算管理在传统的财务审批、报销、支付等方面较为成熟。如何利用财务数据开展财会监督、实施业务和服务评价、挖掘财务数据提供决策支持等存在较大挑战。有效的财会监督要实时监控业务处理过程,及时反馈监督结果,自动完成任务分配,分析业务处理质量;现代银行财务集中核算管理还要聚焦对银行业务和服务产品、工具、手段和渠道等进行评价分析,对成本、收益、效率等提出建设性意见;随着“大智移云”等先进技术广泛应用于银行业财务集中核算管理,提升数据质效,开展价值引导、辅助人工完成价值判断,提供决策支撑和智力支持是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三、银行业深化财务集中核算管理改革的理念原则

新形势下,推进解决银行财务集中核算管理进程中问题,进一步深化加强银行业财务管理,推动建设现代化银行财务集中核算管理模式,必须深入学习贯彻新发展理念,适应金融科技和银行业务发展新趋势,找准改革方向和着力点,明确目标、路径和举措,积极稳妥实施,全力构建财务集中核算管理新格局。

一是坚持创新驱动。以先进的信息化技术为支撑,加快数字化应用,通过网络、数据库和应用软件等软硬件系统平台的整合再造,嵌入金融科技手段,实现效率提升、服务优化、信息共享和价值创造。二是坚持协调推进。深化财务集中核算改革必须统筹系统建设、业财融合、机制流程和职责分工等,增强改革和发展的整体性协调性,找准痛点堵点,做好总体谋划,抓住关键环节积极稳妥推进,逐步实现改革深化和上下贯通。三是坚持绿色发展。以当今时代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方向,实施绿色循环低碳发展,顺应流程数字化和档案电子化趋势,贯通业财流程链条,把制度要求、内控管理和数据应用等融入服务流程,向办公无纸化和系统刚性控制迈进,进一步降低资源消耗,为绿色发展和降本增效助力。四是坚持开放融合。注重解决内外联动,融入人、机、网络和大数据的生态圈,融合业务、财务、战略等各种信息要素;注重业财融合,必须以开放的态度面向业务、了解需求、提升服务,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五是坚持扩大共享。注重解决社会公平正义问题,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通过联通业务流、票据流、财务流,推动多渠道信息互联共享、合一管理,支持随时申请、及时办理、实时共享。同时,强化数据应用,服务财会监督,发挥决策支持职能作用。

四、银行业推进财务集中核算改革的主要措施

(一)丰富改革内涵,完善系统刚控和数据应用。一是提升数据采集和贯通应用质效,服务价值管理。通过不断提升财务集中共享一体化水平,获取决策动因、业务动因、财务动因等基础数据,丰富数据维度;通过精细化核算和过程信息采集,为财务管理的成本核算、多维分摊等获取价值数据,实现科学分析,精准决策。二是持续推动财会监督智能化,促进合规发展。充分利用财务集中核算的共享数据采集和集成应用优势,将风险特征规则化、业务场景数字化,利用规则流和模型算法,利用影像、单据、合同等共享模块信息,开展穿透式排查,在事前审核监督的基础上,加强事中事后大数据分析,构建财会监督闭环。不断完善财务风险监控规则模型,实现财务风险及可疑事项常态化、线上化、自动化监控预警。三是推动数字化跟踪管理,优化共享中心服务。以交易数据为基础,搜集和积累反映业务处理质量状况的数据和资料,实现对共享业务数字化跟踪管理,提升作业处理准确性和时效性;强化分析监督和工作评价,不断提升服务质量。

(二)持续拓展改革外延,推动服务集成和流程提效。一是构建集成统一的操作平台。优化系统建设架构,搭建统一操作平台,统一管理各系统用户信息及操作权限,完善用户信息共享;贯通系统功能,集成用户常用功能菜单,统一业务办理入口;贯通系统操作界面,集成待办任务。二是推动流程信息化自动化。建立事项预算控制,按照一定规则生成唯一事项编号;贯通流程机制,以唯一编码串联业务流、单据流和财务流;归档管理,将事项管理、联动查控、报销操作等全部归档,实现全流程信息集成和事项全生命周期管理,减少手工录入和人工干预,为后续数据挖掘利用奠定基础。

(三)聚焦提升集中共享服务,完善功能模块和科技支撑。一是强化财务核算集中管理系统公共基础管理。建立财务核算集中管理系统组织机构信息、接口信息等共享机制,统一管理系统基础信息,避免重复建设和交叉维护。完善工作流功能模块,统一管理审批、审核等人员角色/岗位,统一设定审批权限、流程节点,防范重复审批和角色/岗位不兼容风险。二是强化财务集中核算过程信息共享应用。统筹重要业财信息,建设专门模块,将前端相关系统录入或存储的发票、合同、审议决议等信息实时同步和共享,避免重复录入和信息不共享。将审议决议等重要流程节点纳入系统流程,由有权人维护决策指令和事项预算,实现系统刚性管控。三是强化财会监督检查成果共享应用。以信息化手段构建财务监控预警等功能,持续优化财会监督规则,根据岗位、角色、权限,配置共享监督机制与流程,实施及时监督检查、预警分析排查有效运用、监督结果信息共享,推进财务问题根源性治理。四是推进构建财务价值管理链条。强化“大智移云”等新技术应用,高效处理海量数据,搭建人工智能分析预测模型,深度挖掘数据之间的关联关系,融入知识图谱、数据挖掘等模型,提升财务集中核算系统数智化能力,实现自动化、穿透化智能经营分析,将价值创造动因向客户、业务、渠道及管理穿透,提升财务分析质效,推动财务集中核算由“技术判断”向“价值管理”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