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政策发布  >  政策分析 > 正文
建设金融强国的实践基础与路径

「摘要」建设金融强国是党中央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背景下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以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金融强国是新时代新征程我国金融事业发展的核心任务。当前我国已是世界重要的“金融大国”,在普惠金融、绿色金融、数字金融等领域处世界领先水平,但总体上距金融强国还有较大差距。应客观认识建设金融强国的基础和差距,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加快构建中国特色现代金融体系。本文认为,加快建设金融强国,应“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底线,把握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根本宗旨,坚持高水平开放道路”,持续推进,久久为功。

「关键词」金融强国 中国特色 实践路径

以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金融强国是新时代新征程我国金融事业发展的核心任务。2023年10月召开的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建设金融强国的宏伟目标。2024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对这一目标的内涵和实现路径进行了全面阐述,为建设金融强国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我们要深刻理解金融强国目标的重大战略意义,全面把握建设金融强国的实践要求,加快推进金融强国建设,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和民族复兴伟业提供有力支撑。一、深刻理解建设金融强国的重大战略意义

金融是国民经济的血脉,是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国崛起的重要支撑力量,建设金融强国是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背景下的重大战略部署。

(一)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关系发展和安全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是实体经济的血脉。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下,金融系统有力支撑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为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作出了重要贡献。如八年脱贫攻坚中,金融系统投入10万亿元的资金,占脱贫攻坚资金总投入的8成。

金融是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近代世界经济发展史看,大国崛起背后都有强大的金融体系作为支撑。如17世纪以阿姆斯特丹股票市场、债券市场和期货交易为标志的荷兰金融革命将金融工具与商业发展紧密结合,极大地促进了荷兰经济实力的增长,成就了荷兰的“黄金百年”。英国最早完成工业革命,也是世界上第一个建成现代金融体系的国家,伦敦也随之成为世界金融中心。

金融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维护金融安全,是关系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一件带有战略性、根本性的大事”。金融安全是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础,也日益成为大国博弈的重心。

(二)金融高质量发展关系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全局

党的二十大擘画了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无论是科技强国和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还是农业强国和乡村全面振兴,都需要金融高质量发展作为强有力支撑。以科技和农业强国美国为例,美国发达的金融市场体系,利用股权、债券、贷款等多种融资方式,为科技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的金融服务,有效匹配不同成长阶段高科技企业的金融需求,支撑美国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一直走在世界前列。美国政府主导建立的农场信贷系统在百年发展历史中始终坚持为美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信贷资金支持及相关金融服务,目前已成为农场贷款的最大提供者。美国还拥有发达的农业保险市场和农产品期货市场。

(三)国际国内两个大局对金融提出新要求

从国际看,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全球化出现转向,地缘政治冲突频发,全球经济复苏之路曲折漫长,不稳定不确定因素明显增加。国际金融环境更加复杂,国家金融安全和金融竞争力的重要性更加凸显。从国内看,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革命、产业转型升级、区域协调发展和人口结构变化等因素带来金融需求的新变化,需要金融系统及时做出响应和调整。如在农村金融领域,随着农业现代化建设和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农村需求主体日益多元化,从传统的农户、种养大户、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村小微企业扩展到进城务工新市民、返乡创业新农民以及各类参与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的主体。农村金融的需求从传统的基本生产生活需要,扩展到投资理财、教育、医疗、养老等多层次需求。农村金融的功能从保障农业的基本发展和农民的基本生存,上升到构建现代农业生产经营体系,提升农村公共服务水平,促进均衡发展和共同富裕。在新形势新要求下,需要农村金融进一步深化改革创新。

二、客观认识建设金融强国的基础和差距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金融强国应当基于强大的经济基础,具有领先世界的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和综合国力,同时具备一系列关键核心金融要素,即拥有强大的货币、强大的中央银行、强大的金融机构、强大的国际金融中心、强大的金融监管和强大的金融人才队伍”。这是对金融强国历史演进规律的深刻总结和概括。从建设金融强国的基础条件看,我国经济总量居世界第二位,经济增长率一直居于世界主要经济体前列,过去10年对世界经济增长的年平均贡献率超过30%。这为我国建设金融强国提供了强大的经济基础。从金融的发展水平看,我国已是世界重要的“金融大国”,在某些细分领域已处世界领先水平,但总体上距金融强国还有较大差距。

(一)我国已成为世界重要的“金融大国”

1984年1月1日中国人民银行专门行使中央银行职能,标志着在金融业的发展上我国放弃了计划经济条件下以社会簿记功能为特征的集货币发行与信贷发放为一体的大一统银行体制,开始建设现代中央银行制度和现代金融体系。1990年底上海和深圳证券交易所开业,资本市场建设起步。1993年,按照国务院《关于金融体制改革的决定》,建立在国务院领导下,独立执行货币政策的中央银行宏观调控体系,建立政策性金融与商业性金融分离,以国有商业银行为主体、多种金融机构并存的金融组织体系,建立统一开放、有序竞争、严格管理的金融市场体系。此后,金融业快速发展,逐步建立起覆盖银行、证券、保险、信托、基金、期货等领域的现代金融体系。

截至2023年末,我国银行业资产规模超过400万亿元人民币,位居全球第一。金融稳定委员会(FSB)公布的2023年29家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G-SIBs)中,我国有5家银行进入。截至2023年末,外汇储备规模为32380亿美元,稳居世界第一。债券市场余额158万亿元人民币,是全球第二大债券市场。我国股票、保险市场规模位居全球前三。近年来,我国金融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重在8%左右,已经接近美国,我国金融体系已经初步完成了“从小到大”的量变。

(二)我国在普惠金融、绿色金融、数字金融等领域走在世界前列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发展普惠金融”战略以来,我国的普惠金融实现跨越式发展,金融服务的覆盖面、可得性和便利性大幅提升,多项指标居于全球前列。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金融服务可得性调查(FAS)2022年数据,中国每千成年人拥有的借记卡数量和存款账户数均排名前三。根据世界银行全球普惠金融调查(Global Findex),我国在15岁以上成年人账户拥有率这一衡量普惠金融发展水平基础指标上的表现一直高于发展中经济体和全球平均水平(图1)。数字支付使用率、储蓄、借贷等金融活动参与率、金融韧性等指标也都超过发展中经济体和全球平均水平。

 

以绿色金融标准体系、环境信息披露、激励约束机制、产品市场体系和国际合作“五大支柱”为框架的绿色金融体系建设取得明显成效。截至2023年末,我国绿色贷款余额超30万亿元人民币,绿色债券市场余额近2万亿元人民币,我国已经形成全球最大的绿色信贷市场和第二大的绿色债券市场。同时,我国绿色金融市场的产品和服务创新不断涌现,呈现出强劲的增长态势。2023年绿色贷款余额同比增长36.5%,高于各项贷款增速26.4个百分点。世界银行集团2022年发布的《中国国别气候与发展报告》指出,中国绿色金融的发展处于领先地位,将帮助中国将气候挑战转化为机遇。根据《全球绿色金融发展报告(2022)》对全球55个国家的绿色金融发展情况的排名,我国位居全球第四,是唯一一个排名前十的发展中国家。

在数字金融领域,我国在金融科技创新能力、移动支付、数字信贷、央行数字货币等方面成效卓著。2018年以来,全球金融科技专利申请量中,中国金融科技专利占比为44.3%,位列第一,美国以20.2%排名第二。《2023全球独角兽榜》显示,截至2022年末,最具价值的金融科技独角兽来自中国。全球排名前10的独角兽企业中金融科技行业占据4家,中国有2家。我国移动支付普及率达到86%,居全球第一。国际清算银行研究报告显示,2019年中国数字信贷规模达到6267亿美元,占全球数字信贷总量的78.8%。我国是国际上较早着手研发央行数字货币的国家之一。数字人民币试点范围已扩大至17个省份的26个地区,应用场景不断丰富,截至2023年3月,试点地区数字人民币累计交易金额8918.6亿元,交易笔数达7.5亿笔。我国央行已深度参与多边央行数字货币桥项目,在系统建设与平台接入方面均具备先发优势。

我国深度参与普惠金融、绿色金融、数字金融领域国际治理。如我国担任普惠金融全球合作伙伴(GPFI)主席国推动实现《G20数字普惠金融高级原则》、升级版《G20普惠金融指标体系》和《G20中小企业融资行动计划落实框架》等重要成果。我国连续多年担任二十国集团(G20)可持续金融工作组联合主席,牵头推出《G20可持续金融路线图》《G20转型金融框架》等一系列重要成果文件。中国人民银行提出的“无损”“合规”“互通”三大原则已由国际清算银行提议成为多边央行数字货币桥项目的基本原则。

(三)我国距金融强国还有较大差距

我们应该清醒地看到,我国虽已成为金融大国,但还不是“金融强国”。对照金融强国“强大的货币、强大的中央银行、强大的金融机构、强大的国际金融中心、强大的金融监管和强大的金融人才队伍”的核心要求,我国距离金融强国尚有较大差距。正如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所指出,我国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质效不高,金融监管和治理能力薄弱,经济金融风险隐患仍然较多。特别是在国际影响力上还有较大差距。

以强大的货币和国际金融中心为例。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数据,截至2022年末,人民币在全球储备货币中的占比2.69%,比2016年人民币刚加入特别提款权(SDR)货币篮子时提升了1.62个百分点。同期美元在全球储备货币中的占比为58.36%,欧元为20.47%,日元为5.51%,英镑为4.95%。根据环球银行金融电信协会(SWIFT)的数据,2023年12月在全球跨境贸易结算中,人民币的支付占比为4.14%。美元、欧元、英镑分别以47.54%、22.41%、6.92%的占比位居前三位。2023年伦敦金融城发布报告,从创新生态系统、金融市场规模、基础设施、人才吸引力及营商环境5个方面全面比较了全球各大金融中心的综合实力。伦敦和纽约以60分的总分位列榜首,其次是新加坡(51分)、法兰克福(46分)、巴黎(43分)、中国香港(37分)和东京(35分)。

三、建设金融强国的实践路径

加快从金融大国走向金融强国,要加快构建中国特色现代金融体系,即科学稳健的金融调控体系,结构合理的金融市场体系,分工协作的金融机构体系,完备有效的金融监管体系,多样化专业性的金融产品和服务体系以及自主可控安全高效的金融基础设施体系。在方法论上,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底线,把握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根本宗旨,坚持高水平开放道路”,持续推进,久久为功。

(一)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要树牢底线思维,坚持把防控风险作为金融工作的永恒主题,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瞻远瞩,时刻把防控风险摆在更加突出位置。金融系统贯彻落实“稳定大局、统筹协调、分类施策、精准拆弹”的基本方针,有序处置化解了一批影响大、带有紧迫性、全局性的突出风险点,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攻坚战取得积极成效。

当前,我国金融风险总体可控。金融机构监管指标处于合理区间,信用风险处于可控水平,损失抵御能力总体较为充足。截至2023年二季度末,证券公司风险覆盖率、平均资本杠杆率分别为255.38%、18.78%,截至2023年四季度末,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不良贷款率和拨备覆盖率分别为15.06%、1.59%和205.14%,保险公司平均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197.1%。

金融风险整体收敛,中小金融机构改革化险仍是重点。2019年以来,经济下行叠加新冠肺炎疫情冲击,我国部分地区和行业的风险逐步集聚并向金融业传导,加上中小金融机构内部治理不完善等因素影响,导致风险集中暴露,高风险机构数量增加,主要集中在农信机构、村镇银行等农村中小银行。经过几年的努力,中小银行风险化解进展明显。2023年第二季度央行金融机构评级结果显示,高风险银行还有337家(其中农信机构191家、村镇银行132家),资产规模6.63万亿元(占比1.72%),较2019年峰值时期压降近一半。中小银行是服务民营小微、“三农”、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积极稳妥推进中小银行风险化解,既是防范和化解重大金融风险的重要工作,也是保障民营小微、乡村振兴等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金融服务的需要。截至2023年末,全国中小银行总资产110万亿元,在银行业整体总资产占比28%,涉农贷款、小微企业贷款余额分别为21万亿元、29万亿元,占全部涉农贷款、小微企业贷款的比例为38%和44%。农村中小银行支农支小贷款占各项贷款比例长期保持在80%左右,新增可贷资金90%投放在当地。

从长远看,防范化解金融风险,保障金融稳定发展要全面加强监管。依法将各类金融活动全部纳入监管。全面强化机构监管、行为监管、功能监管、穿透式监管、持续监管,消除监管空白和盲区。建立健全“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严密监管机制。要明确部门责任,加强协作配合。提升监管能力水平,严格执法,建立健全监管机制,切实提高监管有效性。要加强风险防控和监测预警,健全具有硬约束的金融风险早期纠正机制。

(二)牢牢把握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根本宗旨

实体经济是金融的根基,金融是实体经济的血脉,两者共生共荣。建设金融强国,必须牢牢把握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根本宗旨,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积极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实施,提升服务实体经济的质效,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重要着力点是按照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的要求,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

科技金融任重道远,需迎难而上加大力度。科技金融是促进发展新质生产力,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重要支撑。2010年,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促进科技与金融结合”。科技部和人民银行等部门于2011年和2016年分两批开展促进科技和金融结合试点。2021年以来,国务院先后批准山东济南、长三角五市和中关村示范区建设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探索科技与金融融合的新路径、新模式和新机制。2022年中国人民银行设立科技创新再贷款,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撬动社会资金促进科技创新。总体看,目前我国科技金融的服务主体以银行为主,直接融资市场支持科技创新与科技企业的功能还比较薄弱,特别是与科技创新特点相匹配的风险投资市场还不成熟,为科技型企业提供全链条、全生命周期金融服务的金融服务体系还很不完善。

养老金融处于起步阶段,需健全体系丰富供给。我国养老金融起步较晚,2016年试点长期护理保险,2021年试点养老理财产品,2022年实施养老保险体系“第三支柱”的个人养老金制度,2022年创设普惠养老专项再贷款试点。截至2022年末,我国60周岁以上和65周岁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分别为19.8%和14.9%,养老金融需求巨大。要加快丰富理财、保险、财富管理等养老服务金融产品,加大对养老照护服务、养老设施建设、老年用品制造等养老产业的金融支持。

绿色金融、普惠金融、数字金融要巩固优势,提升质效。绿色金融方面,要深化“五大支柱”建设,持续完善绿色和转型金融的标准体系,发展绿色金融市场,丰富绿色金融产品,强化以信息披露为基础的市场约束机制,深化国际合作。普惠金融方面,要认真落实《国务院关于推进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积极稳妥探索成本可负担、商业可持续的普惠金融发展模式,提高服务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实现基础金融服务更加普及、经营主体融资更加便利、配套机制更加完善、金融消费者教育和保护机制更加健全等目标。数字金融要把握数字经济发展机遇,深入实施《金融科技发展规划》,加快金融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完善数字基础设施,提升产业数字金融服务能力,更好助力现代产业体系建设。

(三)坚持高水平对外开放之路

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是一条开放之路。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通过扩大对外开放,提高我国金融资源配置效率和能力,增强国际竞争力和规则影响力,稳慎把握好节奏和力度。”

要在守住安全底线的前提下,稳步扩大金融领域制度型开放,即在规制、管理、标准等方面扩大开放。落实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增强开放政策透明度、稳定性和可预期性,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吸引更多外资金融机构和长期资本来华展业兴业,带动提升我国金融业的国际竞争力和金融人才培养。稳步扩大金融市场双向开放,加强境内外金融市场的互联互通。优化“债券通”“沪深港通”“跨境理财通”等互联互通机制。支持国内金融机构和优质中资企业高水平“走出去”, 用好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

持续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和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持续推进跨境贸易投融资便利化,健全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优化人民币清算行全球布局。深化对外货币合作,稳步推进中央银行间双边本币互换和本币结算合作,稳步发展离岸人民币市场,优化境外人民币使用环境。强化香港的国际金融资产管理中心和风险管理中心功能,持续深化内地与香港金融合作,支持香港打造亚太地区金融科技枢纽和可持续金融中心。持续推进将上海建设成为人民币金融资产全球配置中心和风险管理中心。

注:

① 2011 年,世界银行进行了首次全球普惠金融调查,建立了Global Findex。该数据库较全面地涵盖了成年人账户开立及支付、储蓄、借贷等金融服务使用情况,这是目前数据最为全面、影响最大的普惠金融需求端数据库,不仅被政策制定者和专家学者大量使用,也被很多国家用于评估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进程。世界银行分别于2011 年、2014 年、2017 年、2021 年开展了四次调查。2021 年调查了12.5万个样本,涵盖123个经济体。中国样本不含西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