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政策发布  >  政策分析 > 正文
把握乡村演变趋势 提升乡村建设水平

「摘要」本文深入分析我国乡村演变趋势和特点,提出要深入贯彻落实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精神,明确提升乡村建设水平重点任务,持续健全乡村建设推进机制,推动乡村建设行稳致远。

「关键词」乡村建设 形势任务 推进机制

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强调要学习运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明确提出要提升乡村建设水平,并从增强乡村规划引领效能、深入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促进县域城乡融合发展等方面进行了系统部署,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扎实稳妥推进乡村建设提供了行动指引。提升乡村建设水平,是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必然要求,应着力把握我国乡村演变趋势,瞄准农村基本具备现代生活条件的目标要求,聚焦重点任务,完善推进机制,坚持久久为功,扎实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

一、着力把握我国乡村演变趋势

当前,我国“三农”工作重心已历史性地转向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乡村人口结构、发展环境、需求偏好等正在发生深刻变革。提升乡村建设水平,必须遵循城乡发展建设规律,准确把握未来乡村演变趋势。

农村人口总量持续减少,老龄化不断加剧。当前我国城镇化依然处于快速推进阶段,增长潜力较大。2023年,全国城镇化率达到66.16%,但与发达经济体约80%的城镇化率相比,仍有10多个百分点的提升空间。按照14亿总人口规模估算,当我国城镇化率达到70%-80%时,仍将有3到4亿农民生活在农村,同时也意味着将有1到2亿农村人口到城镇就业生活。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2020年我国农村60岁、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比重分别为23.8%、17.7%,比城镇比重分别高出7.88个百分点、6.61个百分点。伴随着城乡人口流动和结构变化,我国村庄分化趋势也不断显现。比如,有些村呈现出明显的集聚提升类特点,有的村则呈现出明显的空心化特征。乡村建设是为农民而建,必须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推进,合理规划、从容建设,更好满足农民发展需求,同时避免过度扩张和资源浪费。

乡村多种功能不断突显,多元价值加快释放。乡村具有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供给、生态环境保护、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等多种功能和价值。近年来,各地依托当地资源禀赋优势,大力发展具有地域特色的乡村文创、旅游、研学、农产品精深加工等新产业新业态,有效促进了农村地区的生产、生活、生态融合发展。乡村建设要深入挖掘乡村特有价值,注重保护、体现特色,让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乡村治理模式不断创新,数字化发展加快。数字化乡村既是未来的趋势,也是推动农村地区可持续发展和现代化转型的必要手段。数字化技术不仅有助于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更有助于提高乡村治理的透明度和公正性,增强村民的参与感和获得感。近年来,我国大力推进数字乡村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整合多部门数据搭建的数字乡村服务平台,有效延伸了基层政务服务半径,让许多政务服务事项实现线上办理,帮助农民大大节省了时间和精力。“线上”与“线下”相融合的治理模式,把过去外出务工的村民重新连接在了一起,打通了信息沟通壁垒,促使积分制、清单制、村民说事等好经验好做法得以加速赋能乡村治理。物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数字化技术的应用,正在加快改变乡村面貌。

农民生活水平持续改善,需求差异化突显。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民开始追求更高层次的发展需要,需求偏好的差异化将越发突显。有些农民可能更关注基础设施的改善;有些农民可能更关注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即便同样是公共服务需求,有些可能更关注服务的便利可及性,有些可能更关注服务的质量水平,比如近年来对乡村学校“撤点并校”就存在不同意见。此外,由于不同地区的自然环境、资源禀赋、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等差异,农民的建设需求也会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因此,推进乡村建设需要把握农民需求的差异性,并采取针对性的措施来满足这些不同层次的需求。

二、明确提升乡村建设水平重点任务

乡村建设的一个基本目标是改善农村生活和发展环境。提升乡村建设水平,重点是强化规划引领,持续提高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完备度、公共服务便利度、人居环境舒适度。

增强乡村规划引领效能。规划是建设的龙头。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乡村建设要遵循城乡发展建设规律,做到先规划后建设。”提升乡村建设水平,必须切实把乡村规划做在前面,适应乡村人口变化趋势,优化提升乡村空间布局,统筹安排各类资源,引导农民有序建设美丽家园。一是强化县域国土空间规划对城镇、村庄、产业园区等空间布局的统筹。要持续优化乡村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布局,依据人口规模和服务半径,合理布局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形成县域村庄布局规划一张图。二是分类编制村庄规划。对确实有条件、有需求的村庄,鼓励支持编制实用性村庄规划,可单独编制,也可以乡镇或若干村庄为单元编制,推动土地利用规划、村庄建设规划等相关规划“多规合一”,促进乡村依规建设、一张蓝图绘到底。对不需要编制的,可在县乡级国土空间规划中明确通则式管理规定。三是加强村庄规划的执行约束力。村庄规划经审核通过后,必须严格遵照执行。乡村建设要在村庄建设边界内开展,牢牢守住永久基本农田红线和生态保护红线。在耕地总量不减少、永久基本农田布局基本稳定的前提下,稳妥有序开展以乡镇为基本单元的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整合盘活农村零散闲置土地,保障乡村设施建设用地。

深入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是乡村建设的重要内容。2018年我国启动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2021年继续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经过持续努力,取得了明显成效。未来要持续推进农村生活垃圾、污水、厕所等“三大革命”。一是健全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收运处置体系。近年来,我国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成效明显,目前全国超过90%的行政村已实现集中收运处置,但是治理成本较高,推进分类处置是未来发展方向。对于有回收价值的生活垃圾,农户参与积极性很高,要完善农村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网络;对于厨余等有机垃圾,要积极推广成熟适宜的处理技术,探索与粪污、尾菜、树枝等有机废弃物协同处理的资源化利用模式。二是分类梯次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当前,我国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管控)率仅为40%左右。农村地区人口居住分散,采用城市集中纳管的治理方式成本较高,也不符合现实需求,需要分区分类治理,重点是因地制宜选择集中、分散或者部分集中等治理模式,积极推广采用人工湿地、土壤渗滤、植物吸附等生态处理技术,优先对人口集中、环境敏感的村庄进行治理,既不搞“一刀切”,也不搞“运动式”治理,确保有力有效推进。三是稳步推进中西部地区户厕改造。农村改厕已取得阶段性成效,2023年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73%,但中西部地区还相对比较滞后,特别是西北和东北寒旱地区,难度大、成本高,需要稳妥推进。农村户厕改造属于农民家里的事情,非强制要求,要充分尊重农民意愿,探索推广农户自愿按标准改厕、政府验收合格后进行补助的支持引导模式。此外,持续提升农村人居环境质量“三分靠建设、七分靠管护”,要进一步健全农村人居环境长效管护机制,强化资金保障,完善农民参与机制。

推进农村基础设施补短板。我国农村基础设施还存在明显薄弱环节,需要从各地实际和农民需求出发,抓住普及普惠的事,干一件、成一件。一是完善农村供水工程体系。2023年全国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90%,有条件的地区要加快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集中供水规模化,暂不具备条件的地区要加强小型供水工程规范化建设改造,加强专业化管护,深入实施农村供水水质提升专项行动。二是推进农村电网巩固提升工程。目前我国农村地区已基本实现稳定可靠的供电服务全覆盖,但农村电网改造升级任务依然艰巨,要重点提高边远地区供电保障能力。清洁能源是现代生活条件的重要标志,要推动农村分布式新能源发展,加强重点村镇的新能源汽车充换电设施建设。三是扎实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农民收入的提高、乡村产业的发展对农村交通运输提出了更高要求,要持续推进农村公路提档升级,并推动农村公路建设项目更多向进村入户倾斜。四是持续实施数字乡村发展行动。数字技术是赋能乡村产业、建设、治理的重要手段。要发展智慧农业,推动现代信息技术与农业生产经营管理深度融合,推进全产业链数字化转型,加强农业农村大数据应用。实施智慧广电乡村工程,提升乡村信息化基础设施,更好满足农民的精神文化需求。推动“互联网+”公共服务向农村地区延伸覆盖,推进更多涉农事项线上办理,让农民享受到更加便捷的数字服务。鼓励有条件的省份统筹建设区域性大数据平台,加强农业生产经营、农村社会管理等涉农信息协同共享。

提升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经过多年努力,我国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有没有”的问题基本解决,但与广大农民群众对美好生活期盼比还有不小差距。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不断提高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的标准和水平,实现从有到好的转变,逐步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提升乡村建设水平,必须大力实施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提升行动,优化公共服务资源配置,努力实现学有优教、病有良医、老有颐养。一是优化公共教育服务供给。目前我国义务教育已实现县域基本均衡发展,要加快推进县域优质均衡发展。严格按程序规范推进“撤点并校”,多渠道增加农村地区的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供给,补齐农村学前教育短板。二是强化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供给。推进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提升基层服务能力,稳步提高乡村医生中具备执业(助理)医师资格人员的比例,不断健全农村公共卫生防疫体系。逐步提高县域范围内医保基金在乡村医疗卫生机构使用的比例,加快将村卫生室纳入医保定点管理。三是健全农村养老服务体系。农村养老问题事关农村社会和谐稳定。目前我国农村养老服务短板突出,而且未来农村人口老龄化问题将不断加剧。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居家养老仍然是农村的主要养老方式。要支持农村日间照料中心、老年食堂等互助养老设施建设,加大对现有乡镇公办养老机构的改造力度,因地制宜建设一批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积极探索医养结合模式。建立健全“多缴多得、长缴多得”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费用缴纳激励机制,逐步提高农民养老保障水平。

三、持续健全乡村建设推进机制

乡村建设内容丰富,涉及多个部门,是一项综合性、系统性工程。提升乡村建设水平,关键在于加强统筹协调,持续健全推进机制,形成多方合力推进格局。

统筹乡村生态保护和乡村发展建设。要统筹农业农村生态环境保护与现代农业产业发展、和美乡村建设,走农业农村绿色发展之路,着力推动农业生产、乡村建设、农民生活与生态保护相协调。一是持续推进农业绿色发展。必须坚持系统观念和创新思维,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关系,拓宽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路径。要大力发展生态循环农业,探索推广不同层级的种养循环模式,推进化肥农药减量增效,积极发展乡村旅游、康养、研学等新产业新业态。二是开展绿色低碳村庄建设。因地制宜发展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等农村清洁能源,稳妥推进“煤改气”“煤改电”工作,支持新能源汽车和家用电器下乡,推动乡村用能低碳化。从农村实际出发,探索绿色装配式农房建造方式,推广使用绿色低碳建材,鼓励就地就近利用乡土材料,推进农房节能改造。三是引导农民养成绿色健康生活方式。强化宣传引导,创新基层治理方式,支持绿色低碳出行,倡导绿色文明消费,树立健康、环保、节约生活理念,推动形成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美化生态的良好氛围。

促进县域城乡融合发展。要以县域为基本单元,统筹乡村和城镇建设,促进县乡村功能衔接互补、资源要素优化配置。一是统筹县域内城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布局。要逐步推进县城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向农村地区延伸,有条件的地区加快推进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规划、建设、管护,稳步推进城乡学校共同体、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加快医疗卫生人员“县管乡用、乡聘村用”、乡村教师“县管校聘”等相关制度改革,鼓励城镇医生、教师下乡服务。二是加快构建县乡村功能衔接互补新格局。优化县城、乡镇、村庄各层级的功能定位,持续提高县城的综合服务能力,把乡镇逐步建成为农民服务的区域中心,优化调整村庄服务功能,创新服务供给方式,重点提升村庄服务质量。三是推进以县城为载体的城镇化建设。有调查显示,县城是很多农民工最后落户首选地,县域是我国提高新型城镇化水平的关键。要把县城作为当前和今后推进新型城镇化的重要载体,实施新一轮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行动,鼓励有条件的县(市、区)将城镇常住人口全部纳入现有的住房保障政策范围,率先在县域内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实现同城同权、同城同待遇、同城同服务。

健全政府引导、农民参与机制。提升乡村建设水平,必须统筹调动政府、农民、社会各方面积极性,发挥各自优势作用。一是强化党委政府的组织领导。有效发挥各级党委和政府在规划引导、政策支持、组织保障等方面的作用,多渠道增加财政和金融资金投入,切实加强建设用地指标保障。二是完善农民参与机制。农民是乡村的主人,是乡村建设的受益者、参与者,必须建立健全自下而上、村民自治、农民参与的实施机制,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群众参与乡村建设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健全党组织领导的村民自治机制,通过民主决策,把乡村建设变成农民群众建设美好家园的自觉行动。三是广泛动员社会各方合力共建。强化人才支撑,支持熟悉乡村的规划师、设计师、工程师等专业技术人才参与到规划编制、项目建设、长效管护等乡村建设行动中来,建立健全城乡基础设施建设管护人才互通共享机制。优化帮扶机制,结合东西部协作帮扶、中央单位定点帮扶、“万企兴万村”行动等,引导鼓励更多社会力量参与乡村建设。创新市场参与机制,对经营性乡村建设项目,规范有序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有效发挥市场主体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