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政策发布  >  政策分析 > 正文
王赟|探索产业全链推动高质量转型发展若干思考

「摘要」本文结合农发行浙江省宁波市分行实践,聚焦粮食安全、区域内土地综合整治、国家专项任务和重点领域,探索如何围绕“四全”模式做好粮油信贷工作、围绕产业链做大做强农地信贷业务、围绕公益性项目市场化运作思考新路,为农业产业全链推动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

「关键词」高质量发展 产业链 转型创新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高质量发展是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发展”“新时代新阶段的发展必须贯彻新发展理念,必须是高质量发展”。高质量发展达到同业先进水平,是农发行“四个全力”发展战略的首要目标。浙江省是改革开放先行地,是全国共同富裕示范区。我们必须深入思考高质量发展的破题之策和解题之法,以“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的浙江精神践行农发行浙江省分行“合规发展 走在前列”的责任担当。

当前的经济形势和严监管态势需要迫切提高对转型创新重要性的认识,从支持“基建”向支持“产业”转型,从产品竞争向服务创新竞争升级,通过先立后破,做好新旧模式和新旧动能之间的衔接转换,聚焦商业性金融机构“干不了、干不好”的事,当好“有为政府”与“有效市场”之间的连接器,探索农业产业全链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方法。结合农发行浙江省宁波市分行高质量发展实际,笔者有以下几点思考和体会。

一、聚焦粮食安全,践行“大食物观”理念,探索“四全”模式做好粮油信贷工作

全行推进,全力担当,开展涉粮客户大营销大走访,努力成为优质粮企的首选伙伴和区域粮食主办银行。目前宁波分行粮油贷款余额31.87亿元,2023年累放粮油贷款28.32亿元,粮油收购市场份额达101%,粮油供给市场份额达55.2%,有力树立“粮食银行”品牌和粮食主办行地位,但全市仍有粮食储备异地库存6.3万吨没有得到农发行信贷支持。要主动向财政、粮食主管部门沟通讲明粮食安全的重要性,督促企业将异地储备库存逐步迁回本地存储,全力做好粮食储备库存增储资金保障供给工作。

全粮拓展,助力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根据宁波市海洋经济发展规划,要大力支持现代渔业养殖、深加工、冷链仓储等渔产品产业链升级。围绕宁波重要农产品整体布局,积极对接肉、蛋、奶、果、蔬等重点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和保供基地,打造长三角区域中央厨房,扩大农发行“粮食银行”品牌辐射面。

全链延伸,围绕粮食核心企业,逐个摸排供应链上下游企业,加大对粮食全产业链优质客户营销储备。如围绕宁波雅戈尔集团,宁波农商集团核心客户,延链支持粮油头部企业中基粮油。2023年通过支持该企业进出口粮油,宁波分行粮油供给市场份额提高了10个百分点。

勇于创新,探索“现代港口+供应链金融模式”,为辖内北仑港供应链企业提供一揽子金融服务方案,支持粮油外贸企业办理信用证、进口押汇等国际结算业务(见图1)。

 

二、聚焦区域内土地综合整治,探索围绕产业链做大做强农地信贷业务

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土地资源是最重要的保障要素,做好土地文章潜力和空间巨大。宁波是国家全域国土空间整治试点市,如何围绕土地做文章,围绕产业做特色,围绕现金流定项目,做大做强农地信贷业务,巩固好农发行服务区域主办行首选行地位,需要不断深入思考,积极探索。

当前宁波分行正积极探索全链条支持前端土地整治,中端农地和农产品流转,后端涉农产业导入,探索创新“农地+特色产业+乡村兴旺”模式,以农村土地整治带动农村土地流转,以农村土地流转促进农业产业规模化经营,以农业产业规模化经营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如慈溪市横河农业产业振兴乡村共富示范项目,项目主体慈南公司对区域内16万亩林地,近40万棵杨梅树集中流转,进行规模化集约化经营。建设杨梅分拣中心、冷链仓储、杨梅加工厂,延长杨梅产业链,提升品质品牌价值链,以产业发展带动乡村基础设施提升,改善村容村貌,实现农文旅融合一体化经营,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该项目运作模式(见图2)及主要成效为:

 

一是项目以特色水果产业链为主线,从种、养、采、储、加、销各环节整合多项建设内容,从产业链延伸中挖掘现金流,项目还款来源充沛稳定,较好解决了项目市场化运作“船”和“桥”的问题。

二是项目通过改造提升杨梅产业,优化升级杨梅产业链布局,实现产业规模化集约化经营,推动产品价值实现,提升慈溪杨梅品牌价值,以产业振兴促进乡村全面振兴,以农业现代化促进农产品增产增值。该项目的实施有力树立了农发行服务乡村振兴银行品牌形象,有效践行了政策性金融政治性、人民性的初心使命。

三是项目充分运用“千万工程”先进理念。创新“村企联营”信贷模式,开创乡村振兴发展农村经济的全新合作模式。通过村企联营运作模式,带动当地农户尤其是低收入群众增产增收,让广大农民分享更多乡村振兴发展红利,搭建银企合作支持共同富裕的高速路,推动浙江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

四是项目深入践行“两山”发展理念。项目建设充分考虑当地乡村绿色发展规划需求,通过改善村容村貌,提升乡村基础设施,引入光伏板等清洁能源,实现农村增美、农民增收和农业增效。

慈溪市横河农业产业振兴乡村共富示范项目先行先试,为宁波分行后续支持奉化水蜜桃、象山柑橘等农业产业项目提供了很好的案例经验和探索。要进一步深入学习领会“千万工程”理念,运用好“农地+特色产业+乡村兴旺”创新模式,不断总结经验理清创新思路,闯出一条服务全域促进乡村振兴的新路子。

三、聚焦国家专项任务和重点领域,探索公益性项目市场化运作的新路

一是全力做好“三大工程”、保交房等国家专项任务,力争国家专项任务在宁波区域不留空白,做好党中央交办农发行专项任务的加法题。二是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学习“千万工程”经验,积极支持城乡融合发展。浙江是“千万工程”策源地,浙江分行在支持“千万工程”建设中总结了“强村共富”“两山银行”等多种成功案例模式。要围绕支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生态保护修复和农业农村绿色低碳发展,围绕乡村土特产做文章,支持农耕文化传承,促进精神文明建设,推动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向乡村延伸,支持数字乡村提升治理效能等重点领域,寻求新的业务增长点,持续打造“两山理论”转化通道。三是积极做好水利、农村路网等国家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金融服务。研究推进水利、公路与衍生资源、附属资源一体开发,引导项目受益方反哺项目,破解水利、农村公路等准公益项目自身还款来源不足问题,实现资源变资产,资产变收益,收益能还款(见图3)。

 

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基础和关键,是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由之路。宁波是全国共同富裕先行市,宁波分行将认真践行政策性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对标乡村全面振兴、城乡融合发展、“五篇大文章”等新阶段新任务,通过上述三个“聚焦”,积极探索支持农业全产业链助力乡村振兴有效路径,在服务共同富裕实践中推动自身高质量发展,全面巩固和凸显支农履职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