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四川省分行投放5500万元产业扶贫贷款,用于支持盐亭县“25个生猪养殖场(100个生猪养殖单元)”项目建设。
四川是全国生猪养殖大省,也是猪肉消费大省及主销区,四川省委、省政府印发的《关于加快建设现代农业“10+3”产业体系推进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跨越的意见》,将“川猪”列为现代农业“10”大特色产业之一,并计划2020年出栏生猪6000万头,到2022年川猪产业规模达3900亿元以上。该项目是四川分行通过“国企承贷+知名养殖企业租赁+租金和综合收益还贷”金融扶贫模式支持生猪全产业链发展投放的又一笔产业项目扶贫贷款。此前,该行已通过这一模式成功向凉山会理、会东、喜德,绵阳盐亭,泸州叙永等市州(县)的6个扶贫项目共批复19.73亿元产业扶贫贷款,根据项目工程进度,已投放到位1.99亿元。四川德康农牧食品集团、四川铁骑力士集团、四川德沣食品等知名农牧企业参与其中,惠及农户数10万人,其中直接受益建档立卡贫困户近1000人。
四川分行将支持好生猪生产作为保护国家重要农产品供给和金融助力产业扶贫、产业脱贫及稳步奔康、防止返贫的一项政治任务。特别是在防控“非洲猪瘟”疫情、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稳产保供和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收官年,更是下足了功夫。该行计划2020年生猪全产业链贷款确保净增35亿元,力争净增40亿元,将目标任务细分到23个二级分行,拟定时间表,明确路线图,倒排工期,强化考核,层层压力传导,全行全力全链支持生猪产业发展,为“川猪”这一金字招牌添光加彩。
今年以来,该行为切实解决企业资金不足、抵押担保难落实等现实问题,除直接向生猪养殖及全产业链企业投放14.36亿元生猪贷款以外,还积极探索由国有企业承贷修建猪场等基础实施,租赁给养殖企业经营管理,通过租金收入和政府奖励资金等综合收益还贷操作模式,加大支持生猪产业项目建设力度,拓宽支持生猪产业发展路径,不仅有效解决了生猪养殖企业基地建设投资能力不足的问题,而且让专业养殖企业轻装上阵,轻资产启动大规模现代化的生猪养殖。承租的养殖企业采取“公司+农户”管理模式,带动周边农户及贫困户参与养殖、脱贫致富。如1.28亿元支持的会理县14万头生猪现代循环产业仔猪繁育基地项目建成后,四川铁骑力士集团公司提供种猪、饲料及技术并负责肥猪回购销售,采取“1栋猪舍+2夫妻+年出栏1000头肥猪=纯收入至少10万元以上”的“1211”模式,带动帮扶农户尤其是建档立卡贫困户养殖生猪,获取劳务收入,实现稳定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愿望。
稳定脱贫,产业是基础支撑,也是根本之策。四川分行结合该省实际,通过“川猪”这一特色优势产业,创新融资模式,将国有企业作为承贷主体,把国有企业、养殖企业和农户尤其是贫困户有机结合起来,依托“扶贫工厂”扶贫带贫模式,建立起利益联结机制,变“输血式”扶贫为“造血式”扶贫,有效提升了服务脱贫攻坚的内生动力。
(伍强、孙维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