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资讯  >  基层信息 > 正文
绿水青山织锦绣——湖北分行服务长江大保护纪实

湖北山水环绕,河湖密布,肩负着长江大保护的重要使命。

如何实现一江清水向东流?近年来,关停沿江化工企业、拆除网箱养殖、推进“岸绿”谋求“水清”、修复生态环境、建设生态廊道……农业政策性银行的金字招牌在湖北绿色发展之路熠熠发光。

“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加快形成推进生态保护和绿色发展的合力在全行上下早已形成了共识”,湖北省分行相关负责人介绍到。今年以来,该行围绕生态修复、环境保护、绿色发展"三篇文章",为筑牢长江生态屏障,确保一江清水永续东流,投入长江大保护信贷资金152亿元。

腾出“千米岸线”,点亮绿色长廊;告别“围网”时代,重绘“清江画廊”;围绕“环库”修路,扮靓库区生态……两岸青山,一江碧水,成为了该行践行绿色发展理念的共同见证。

搬迁腾岸,江边呈现垂柳依依

这是位于宜昌市猇亭区的宜昌新材料产业园,又称“飞地经济”园区,是国家循环化改造示范园区、国家科技兴贸创新基地。它是宜昌兴发集团为了保护库区生态,从兴山县走出来而兴建的。该公司是三峡库区最大的移民搬迁企业和全国最大的精细磷化工企业,总资产318亿元,员工1.05万人,安置库区移民4743人。

由于历史局限,公司主产品厂区布局在长江岸边,对母亲河构成严重污染,一度成为沿江人民挥之不去的“梦魇”。

还江于民,也是还绿于民。在启动搬迁7万吨草甘膦等装置并提档升级的同时,该公司对搬迁腾出的900多米长江岸线、800多亩厂房原址进行了植被、复绿等环节的生态修复,打造而成的沿江绿化景观带,新植的树木相继成活,在熠熠的阳光下舒展着新绿。

如今,走进兴发集团猇亭工业园内,不再是曾将长江挤压得喘不过气来的临江热电厂厂房,而是搬迁拆除后腾出的近千米岸线,江边垂柳依依。

“5月10日,公司200多名工人对热电厂等多个厂房进行拆除”,该公司董事长李国璋说,“拆除没使用爆破,甚至大型机械设备都没上,由工人采用小型工具切割搬运,就是为避免搬迁造成二次污染。”

“这次能顺利地对热电厂等多个厂房进行拆除和对部分生产设备进行搬迁,得益于宜昌市委、市政府的果敢决策以及农发行的信贷支持”,李国璋介绍到。

2017年,宜昌发起“清零行动”,3年内沿江一公里内化工企业关停搬迁。拉开了史无前例的化工企业专项整治行动大幕。“清零行动”共涉及企业134家,这意味着,宜昌三分之二的化工企业将会“关、搬、转”。兴发集团沿江一公里内的部分厂房也在拆、搬之列。

“我行主动融入长江大保护国家战略之中,向兴发集团投入重点建设基金3.76亿元,投放贷款18.2亿元”,湖北分行基础设施部门负责人介绍说,支持兴发集团从大局出发,严格遵循“关停、转型、搬迁、治污、复绿”工作思路,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全力推进绿色转型。

该行支持宜昌兴发集团“化工围江”

拆除网箱,清江再现碧波荡漾

清江是长江在湖北省境内第二大支流,发源于恩施州利川市,流经恩施、宜昌两地,在宜都市陆城三江地区注入长江。清江流域曾一度形成了亦江亦湖的奇妙自然景观。

站在清江高坝库区一座山坡上,遥看清江两岸,峰峦叠峰,直刺苍穹,湖内翡翠般的岛屿星罗棋布。再看山下碧波荡漾的清江美景,但在两年前,高坝库区网箱养殖面积达86万多平方米,拥有养殖网箱4万多个,密集的地方几乎看不到江面。由于水产养殖造成水体污染,生产生活用水水质明显下降,谁都不愿意将这里与清江宜都段近20万人的饮用水源地联系到一起。

“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随着流域多座水电枢纽工程的兴建和运行,清江的河道变成了湖泊,水流流量,水温改变,流速减缓,随着自净化能力的明显削弱,为淡水产品养殖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条件。至2016年初,清江流域宜都段有渔业养殖户555户”宜都支行负责人介绍说,近几年来,擅自扩大养殖规模、投放肥粪,污水直排等违规问题日益凸显,特别是无序泛滥的网箱养殖,直接导致高坝洲库区水质明显下降,至2016年为Ⅲ类,网箱养殖较为集中的鄢家沱断面甚至出现过劣Ⅴ类水质。

清江水体由此受到了严重污染,已危及清江生态安全和宜都人民饮水安全,保护清江迫在眉睫。2016年4月,宜都市政府决定全面启动拆除清江高坝洲库区所有网箱及网箱附属设施工作,通过发展工厂化养殖引导渔民上岸,实现“拆网箱,不拆产业”,推进水产业转型升级。随着湖北分行首笔1.5亿元信贷资金放到位,清江上第一个被拆除的网箱养殖户杨爱民获得了20多万元的补偿款,标志着宜都段养殖网箱拆除工作正式启动。

“我行主动作为,创新贷款品种,协商采取‘政府主导,委托代建,实体承贷,收益覆盖’的模式,支持该市政府启动了清江流域宜都段退渔水生态保护工程项目,及时发放2亿元贷款”宜昌市分行信贷部门负责人介绍说,该项贷款用于河道治理工程,取缔清江高坝洲库区网箱养殖面积450亩,实施生态修复和水质净化工程;在清江沿岸新建三江嘴生态湿地、汉洋坪生态湿地2个具有控制污染和水土流失的生态湿地系统保护区。

该行支持的清江退渔项目

修环库路,库区展现生态绿网

湖北十堰市丹江口环库公路环绕着的丹江口水库,是一片富饶美丽的湖泊,也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丹江口环库公路是连接了丹江口市、郧西县、十堰市郧阳区和武当山特区等4个县市区、17个主要乡镇的环形公路网。

近年来,十堰市围绕“打造国家级生态示范区与国家级核心水源地”目标,强化核心水源区生态文明建设。湖北分行围绕该市的发展大计,力推绿色信贷,支持修建环湖路、武当大明峰生态文化旅游区、丹江口市汉丹港沿线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和丹江口市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纪念园PPP等项目,累计投放绿色信贷33.6亿元。

库区沿线每年以惊人的速度推进荒山造林。截至2019年底,库区森林覆盖率达65.52%,在2000余公里的库岸线上,绿林环绕,青山滴翠,构筑起一道生态净水屏障。

为支持汉丹港沿线生态环境综合治理项目,湖北分行审批丹江口交投旅游产业开发有限公司中长期扶贫贷款4亿元。该项目采取具有水源地特色的‘生态+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模式,围绕环库公路,完善当地的路网结构,建设垃圾处理站、公厕等,打造环库公路沿线景点,营造‘岸绿、水清、景美’的滨江生态景观,着力发展生态旅游。

项目建成后,能充分发挥增强水源涵养、水土保持等生态功能,使丹江口水库水质长期处于优质饮用水状态,为水库构筑起一道全新的“生态净水屏障”的同时,改善当地居民的基本生产生活条件,提高抵御自然灾害能力。

近年来,环库公路沿线各乡镇围绕“户脱贫,村出列,整镇脱贫”目标展开工作,发挥企业推进生态旅游扶贫的引领作用,实施交通扶贫、旅游扶贫和产业扶贫,实现了生态扶贫和生态环境“双提升”。

如今的环库公路,一边依临清澈的丹江口水库和多姿的岛屿,一边是国家森林公园,沿途三季有花、四季见绿,美不胜收。在环库路沿线上,农发行信贷支持的汉江绿谷生态园和武当大明峰生态文化旅游区两个项目,都以“绿色”为主色调,彰显生态环境的和谐共融。

除了发展生态旅游,库区还依托好山好水,大力发展现代有机农业和绿色生态产业,比如农夫果园果蔬产业、武当道茶、武当道菊等,推进农旅有机融合,变“绿色”为“金色”。

库区沿线政府立足规模化、专业化和市场化发展之路,利用农发行信贷资金,生产有机、绿色无公害、地理标志农产品——丹江口翘嘴鲌,竹溪贡米,房县黑木耳和武当道茶等,以此促进产业增效,农民增收。

坚持走绿色转型发展之路,库区人如愿以偿得到了馈赠。

(黄实 夏筠 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