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资讯  >  基层信息 > 正文
福建南平市分行百亿金融助力“两山”实践

福建南平,是国家级生态示范区,风光秀丽、群山叠翠,森林覆盖率78.89%,森林蓄积量1.88亿立方米,占全省三分之一。福建省南平市分行因地制宜,努力打造“绿色银行”品牌形象,2020年以来,累计投放各项贷款50.05亿元,贷款余额达到100.21亿元,对公贷款增量居全市金融机构首位,为南平市践行“两山”理论、加快“大美南平”建设注入了源源不竭的政策性金融动能。

让青山更绿,加快转化“金山银山”

青山如何转化为金山?自2017年底,南平市在顺昌县试点“森林生态银行”建设,将“零散化”“碎片化”的林业资源整合,转化成集中、连片的优质生态资产,实现青山变“银行”、林农变“储户”、资源变“资金”。为支持“森林生态银行”建设,该行第一时间向顺昌县林业生产基地建设项目审批3亿元、投放5000万元林业资源开发与保护贷款,为探索“点绿成金”路径架起了金融“桥梁”。

顺昌县借助“森林生态银行”平台,创造了多元的生态价值实现体系,创建了“一元碳汇”交易平台,完成全省第一笔林业碳汇,助力“碳达峰、碳中和”;科学开发利用森林资源,发展森林康养、林下经济等产业。“十三五”期间,顺昌县国有林场累计实现销售收入2.17亿元,实现利润4100万元,真正将生态资源转化为源源不断的真金白银。

建设高标准农田,是提升粮食产能,落实“两藏”战略的关键性举措。被誉为“福建粮仓”的南平,在“八山一水一分田”的特殊地理环境下,做好“一分田”的文章显得至关重要。延平区地综合整治建设项目总投1.65亿元,获批农发行贷款1.2亿元,当前贷款余额1亿元,涉及延平区16个乡镇、64个村庄及街道,高标准农田建设面积约5001.62亩。项目通过土地平整、田埂及田间道路修筑、灌溉排水系统完善,对土、水等资源进行优化配置,整合、盘活“碎片化”“沉睡”的土地资源,化小块为大块,让“粮田”变“良田”,为区域农业规模化、现代化奠定基础。

让碧水增值,加速打造“水美城市”

如何让水“流金淌银”?南平光泽,地处闽江源头,为山光水色之地,辖内111条大小溪流交织成网,富屯溪、北溪、西溪三溪穿城而过。为高质量打通“两山”转换通道,2017年光泽县开始实施“水美城市”(一期)工程PPP项目,总投达4.34亿元。今年2月,该行成功获批中长期贷款3.4亿元,首笔投放3500万元,为项目赋能加速。在南平“水美城市”首批谋划实施的12个项目中,农发行参与3个,累计审批贷款9.3亿元、投放3.35亿元,为建设水美南平提供了坚实的金融保障。

▲闽北苏区建阳区水资源配置(麻阳溪引水)工程

饮水安全事关国计民生。3月15日,闽北苏区建阳区水资源配置(麻阳溪引水)工程的最后一段输水管正式通水,来自武夷山国家自然保护区内的雷公口水库的“武夷山泉”将流到武夷新区和建阳城区的千家万户。为纾解项目资金难题,该行累计向闽北苏区建阳区水资源配置(麻阳溪引水)工程及武夷新区供水系统一期工程审批贷款11.1亿元、投放贷款7.9亿元,助力苏区百姓喝上安全可靠的生态好水。

让产业更优,支持绿色发展

南平作为千年茶乡,其中武夷岩茶以其优越的生长环境、深厚的文化底蕴、独特的制作技艺蜚声海内外。

武夷山市政府着力打造“武夷山大红袍”品牌、推动茶产业良性发展的重点小微企业。为破解小微茶企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该行从加大贷款额度、增强优惠力度、加快办贷速度等方面为小微茶企量身定制融资方案,2020年以来累计向4家茶企投放贷款2377万元,为1家微型茶企办理了全省系统首笔无还本续贷业务,切实为茶企减负降压,助力产业做大做强。

南平市延平区,是“中国百合之乡”,是我国三大百合鲜切花产区之一,2019年百合种植面积近1.2万亩,产值约6.3亿元。百合种植已成为当地重要的富民产业。

▲延平区华东球根研发中心项目

长期以来,国内百合花种球依赖进口,成本居高不下。为加快百合产业研发,解决百合种源“卡脖子”问题,延平区华东球根研发中心项目应运而生。该项目总投2.74亿元,获农发行授信1.9亿元,主要建设内容包括种球品质改良中心、种质资源圃、标准化联栋温棚及配套设施等。项目建成后,将进一步实现百合种球的国产化,首年可产3000万粒籽球,若100%达产,可年产6000万个籽球,每亩可节约成本上万元。国产百合种球研发的突破,不仅为花农们带来了实实在在的优惠,更是从根本上打破了百合“洋种子”垄断的被动局面,为南平乃至全国百合绿色产业发展增添了中国的“芯”动力。

(许明 刘晓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