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余模式”是信贷支持地方国有企业采取“南北协作”“卫星库点”等供应链金融模式,为深加工或南方大型用粮企业代储粮源,帮助企业创收增收,同步推动地方国有企业改革改制,实现银企良性互动的金融服务模式。2019年,吉林省分行以扶余粮食集团为试点,通过以贷促改、因改增信方式,先后支持组建7家市级粮食产业集团,在全省范围内推广取得良好效果。“扶余模式”已成为该行推动粮油市场化业务提质增量的重要载体。
主动担当,推动国有粮企资源整合。该行将助推国有粮食企业改革发展作为履职的重要任务,行领导带头组建专班,深入全省9个地市及粮食主产区开展调研,全面掌握地方国有粮企经营困境,提出整合区域国有粮企资源、提升整体经营实力的具体化建议,有效解决受粮食市场化改革和“去库存”影响,导致的地方国有粮企长期依靠补贴维持经营收支失衡、仓容闲置等问题。会同地方粮食主管部门主动向政府主要领导汇报,地方政府根据建议先后组建了扶余粮食集团、四平粮食集团、伊通粮食集团等7家地方性粮食集团,全面开展市场化粮油收储业务,形成“一县一企、一企多点”的地方国有粮企新格局。
创新模式,助力国有粮企经营发展。一是建立粮食供应链穿透式营管服模式,拓宽市场销路。建立“行长制+链长制”工作机制,确定省内粮食供应链核心企业名单,以核心企业及上下游企业信息收集、传导、共享为基础开展穿透式的营销、管理和服务,帮助地方国有粮企拓展粮食销路。二是搭建省内外合作平台,畅通循环保经营。创新推出以省内加工企业为核心的“卫星库点”模式和以南方大型用粮企业为核心的“南北协作”模式,支持地方国有粮企为其代储粮源。三是创新业务模式,打通关键环节。通过“南北协作”“卫星库点”模式解决粮食销路问题,通过“信保基金+”模式解决贷款准入担保问题,通过“贷储分离+”模式解决粮食监管问题”。通过“动产浮动抵押+以图锁粮”监管方式,固化粮食库存位置,提升监管质量,做实第一还款来源。
点面结合,支持国有粮企改革。该行以扶余粮食集团为试点,连续3年支持企业发展,累计提供6亿元粮食收购贷款,支持企业储存原料45万吨,实现盈利近2000万元。推动扶余市政府出资,将扶余粮食集团下属18户地方国有粮企土地产权变更为国有出让并办理产权证,企业改革进一步深化,为轻装上阵、壮大发展实力起到重要作用。今年2月,该行召开“扶余模式”助推地方国有企业改制交流座谈会,宣讲“扶余模式”经验,在全省加大模式复制推广力度,以政策性金融助推地方国有粮食企业改革发展。
供稿 | 吉林省分行
作者 | 李潇
编辑 | 夏金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