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伊始,福建省厦门市分行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聚焦春节农副产品市场保供稳价,主动担当作为,积极对接承担保供稳价企业资金需求,投放贷款60.2亿元,支持企业购入粮食、蔬菜、肉类等农副产品,为保障春节期间厦门乃至闽南地区农副产品市场稳定注入政策性金融力量。截至目前,累计投放各类贷款60.61亿元,贷款余额162.9亿元,较年初增长57%,创历史新高,实现业务发展“开门红”。
超前谋划,未雨绸缪抢先机。去年四季度召开专题研讨会,研究部署年底收官及“开门红”工作;总、省行开门红动员部署会召开后,该行立即召开行务会,第一时间把全行思想和行动统一到总、省行的决策部署上来,推进贷款审批投放相关工作加快落地,为实现“开门红”做足准备。组织开展“献礼二十大,收官开新局”营销攻坚活动,切实将党的二十大精神转化为提升履职能力与展现履职成效的强大推动力。组建关键时刻“站得出、顶得上、靠得住”的“党员先锋队”和“志愿服务队”,切实把组织活力转化为发展动力,为“开门红”提供强大的队伍保障。加强分析研判,深入调研撰写《厦门分行高质量发展面临的困境与建议》等文章,结合实际思考推动城市行支持厦门经济及“三农”事业发展的有力举措,为实现营销目标、业务“开门红”打下坚实理论基础。
多措并举,狠抓落实显真功。一是定方案、建机制。立足厦门总部经济发达及销区供应链贸易等特点,锁定“央企和省企成员、市属国企、厦门百强重点企业、厦门上市公司、行业百强龙头企业”五个主体,不断完善营销服务机制,制定“开门红”行动方案,开展“开门红”劳动竞赛,实行行领导分片挂包制度,采取“高层提级营销、领导带队营销、全员参与营销”相结合方式,构建立体式营销矩阵。二是大走访、大营销。主动向市区党政领导和有关部门负责人汇报,多次参加政府组织的现场调研、金融政策宣讲会,联合市发改委、国资委、农业农村局等委办局举办项目洽谈对接会。聚焦建发、国贸、象屿、夏商、轻工五家农副产品供应链集团客户,开展多层营销,提前敲定超100亿元合作计划。全力对接中粮海嘉面粉、中林集团等央企客户及火炬集团、轻工集团、翔业集团、七匹狼集团等地方国企或优质民企,推进实现客户营销提级拓面。三是强推进、出实效。建立周走访制度,按周召开营销小组例会,列明走访清单,以日报方式监督推进,全力抓好落实。定期召开分析会,总结阶段性成效,分析存在问题,研究部署下一步工作措施与安排,总结形成分析材料发全行参阅。
捷报频传,支农惠民谱新篇。经过全行上下的接续奋战,开年不到一个月的时间,该行实现贷款投放60亿元,交出了一份亮点纷呈的“开门红”答卷。一是聚集主责守粮安。结合厦门粮食销区特点,支持骨干粮油贸易企业发挥粮油流通主渠道作用,累计投放购销储贷款37亿元,购销储贷款余额超百亿,守护厦门地区“米袋子”,擦亮特区“粮食银行”品牌。二是金融服务促流通。积极探索采用农村流通体系短期流动资金贷款支持涉农供应链企业做大做强农产品流通业务,累计向建发集团等企业投放农村流通体系建设贷款22亿元,促进农副产品国内国际双循环,全力支持“菜篮子”“肉盘子”等农副产品稳产保供。三是融资融智助振兴。聚焦厦门“岛内大提升、岛外大发展”战略,累计投放贷款1800万元,支持象屿东南智慧供应链产业园等乡村振兴项目建设,进一步改善当地基础设施,助力美丽厦门建设。四是减负纾困助小微。着力为涉农小微企业提供优质高效的金融服务,持续加大减费让利力度,今年以来,该行对小微企业客户减费让利金额达100万元,累计投放小微企业贷款800万元,贷款余额5900万元。
供稿 | 福建省分行
作者 | 朱次郎、林小霞
编辑 | 夏金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