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资讯  >  基层信息 > 正文
江苏常州市分行:引政策金融活水 润宜居秀美江南

今年以来,江苏省常州市分行充分发挥政策性银行职能作用,立足区位资源禀赋,积极融入地方打造生态创新区、最美湖湾城发展规划,累计投放贷款超百亿元,截至目前,贷款余额净增86亿元,增幅27%,以政策性金融活水润泽宜居之城、常乐之州。

“三大工程”助百姓安居。连日来,虽梅雨连天,天宁雕庄片区城中村改造项目现场却呈现出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工地上塔吊林立,机器轰鸣,车辆穿梭,9栋居民楼已初现雏形。作为全国首批35个城中村改造试点城市之一,常州市启动该项目致力于为居民打造布局合理、品质优良的居住社区,推动城中村变成城中景。在获悉项目存在融资需求后,常州市分行第一时间成立工作专班,高频对接地方政府和主管部门,深入企业开展实地调研,准确摸排资金需求和项目进度;提前吃透国家政策,驻点企业逐一纾解办贷难点,加速推动办贷流程,打好政银企合作组合拳。实现见单即放款,在住建部清单下达当日完成钟楼、武进、天宁等板块共5个城中村改造项目的用信审批。今年以来,该行城中村改造专项借款审批额度达79.8亿元,实现投放16亿元,占全市份额约60%,将惠及周边村(居)民3000余户。 

 

常州雕庄片区(张家岸、卞庄村地块)城中村改造项目

“三水共治”护河湖安澜。滆湖是常州人民的母亲湖,也是太湖上游重要的前置库,“治太先治滆”,滆湖的控污治污对改善太湖水环境具有重大意义。面对水体富养、田湖失衡、生态退化等治滆难题,常州市分行积极融资融智,以新一轮太湖综合治理“1+8”行动方案为切入口,综合授信超71亿元,一体支持湖体、岸线和陆域治理。实施湖体清淤、水生动植物种养殖、近岸带水生态修复等工程,再现清绿滆湖水;支持周边村镇养殖池塘尾水处理标准化改造,强化岸线控污提标增效和渔民增收共富;运用“特许经营+整体打包”模式,支持武进污水厂网站一体化建设,提升流域污水处理水平。随着阳湖生态净水厂子项目的顺利落地,武进区8个污水厂网站均由农发行独家提供信贷支持。在农业政策性金融的持续“贷”动下,滆湖沿线水清、岸绿、景美、人和的幸福画卷正渐次铺开。

 

常州武进滆湖综合治理项目(一期)

“千万工程”引乡村蝶变。上沛镇是溧阳市规模最大的被撤并乡镇,环境面貌、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产业经济等方面均面临边缘化、弱化退化等问题,周边村民关于推动片区提升、实现乡镇复兴的呼声强烈。常州市分行聚焦农民急盼,灵活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授信6.1亿元支持村民活动中心、农贸市场、散住民房改造、航道码头提升及生态环境改善等工程,提升了撤并乡镇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出清“危污乱散低”企业,建设绿色产业园区,全方位重构生产、生活、生态“三生”布局,以当下治实现长久美。近两年来,常州市分行支持“千万工程”项目35个,金额超过60亿元。在钟楼区,殷杏泰美丽宜居工程作为经典案例入选总行年度报告;在天宁区,季子公园南侧片区人居改善项目建设有序推进;在武进区,助力太湖湾、西太湖片区旧貌焕新颜;在金坛区,做大做强黄金软米、尧塘花木等“土特产”文章,筑牢乡村产业根基。

 

常州钟楼殷杏泰产教融合示范区项目

向绿而行筑生态基底。溧阳高新区水生态品质提升与绿色低碳产业高质量融合发展项目是常州首个落地的省库EOD项目。常州市分行紧扣生态价值导向,将公益性与非公益性内容相搭配,推动生态环境治理与关联产业有效融合、增值反哺、一体化实施。项目获批农发行贷款17.6亿元,通过建设龙湫湖生态缓冲带,搭建雨污分流廊道,打造集生产制造、技术研发等功能于一体的高标准科创园区,探索运用环境综合治理+低碳产业导入园区开发新模式,助力生态颜值与发展价值互融互促。常州市分行积极践行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服务理念,积极创新绿色信贷模式,深度挖掘生态资源的潜在价值,近两年来绿色贷款审批额度超过110亿元,绿色信贷投放占比超过50%,在武进、金坛、溧阳等地陆续支持了一批零碳园区建设和清洁能源改造项目,让绿色低碳的城市名片绿色银行的支农特色品牌相得益彰、美美与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