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发行自1994年成立以来,始终高度重视支农资金筹集工作,坚持把低成本存款组织作为践行政策性金融履职担当、服务农发行高质量发展大局的基础性、关键性重点工作常抓不懈,全面深入贯通“存款支农”理念,积极拓展资金来源渠道,着力提升营销服务水平,持续优化组织管理机制,业务实现跨越式发展,截至2024年6月末,存款余额规模达到1.5万亿元,较1994年末增长了76.7倍,为践行代理拨付财政支农资金职能作用,引导社会资金反哺“三农”,降低“三农”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融资成本,支持保障农发行支农履职和高质量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存款支农 全力支撑保障履职发展
三十年来,农发行存款组织工作经历了依赖派生、主动营销、机制保障不同阶段。2013年以来,总行先后组织开展“红五月”“红五月行动”“春天行动”等多种形式存款主题活动,有效营造稳存增存工作氛围。2019年起,总行党委启动开展存款优化工程专项行动,作为全行重点工作“四大工程”之一,有力推动存款机制优化、结构优化、服务优化、质量优化,持续构建存款发展长效机制。2021年起,存款优化工程全面升级为支农资金筹集优化工程,进一步凸显筹资支农重要定位,以合规为前提,聚焦服务客户,创新营销模式,健全管理机制,逐步探索形成了具有农发行特色的支农资金筹集“一二三四五”工作法,即贯通“存款支农”一个理念,健全“横纵结合的网格化管理”和“目标——监测——督导——评价”闭环管理两项机制,深挖资产类资源、财政类资金和非贷客户蓝海三大来源,筑牢产品体系、渠道建设、营销宣传、能力提升四个抓手,实现支农履职、降本增效、强化管理、提升服务、锻炼队伍五个目标。三十年来,农发行存款规模快速增长,业务质效显著提升,服务手段不断完善,发展动能有效增强,成为了服务“三农”的“源头活水”、反哺“三农”的关键渠道、让利“三农”的坚强支撑。
统一认识 建立健全组织管理机制
三十年来,农发行坚持理念先行、机制引领,着力深化存款组织理念,建立健全组织管理机制,压紧压实稳存增存责任,全面营造揽存促存氛围,有效增强业务高质量发展动能。
全面贯通存款组织理念。结合存款主题活动,连年配套出台专题工作方案,全力引导全行全员深刻认识抓好存款组织工作的特殊重要意义。特别是支农资金筹集优化工程活动开展以来,全行上下进一步加力宣贯“存款支农”理念,搭建存款组织工作沟通交流平台,加大典型案例和营销动态宣传推广力度,加强经验交流和业务培训,大力扭转“重贷轻存”传统思维,2023年存款日均余额1.4万亿元,较2021年增加2095亿元,存款组织工作局面焕然一新。
持续完善组织管理架构。紧跟监管政策、产品建设、系统支撑变化要求和业务发展实际,适时出台、修订各类存款产品管理办法,明确产品管理要求和工作职责分工,逐步构建起上下贯通、前后协同、同频共振、齐抓共管的存款组织管理机制。纵向上,总行研究部署、省行组织管理、市县行营销落地;横向上,行领导牵头,战略规划部门统筹、前台客户部门一线营销,中后台部门支撑推动,全行全员全力落实,确保支农筹资工作有效开展。
有效增强支农筹资工作动能。持续健全“目标——监测——督导——考核”闭环管理机制,科学合理制定业务发展目标,构建存款业务监测指标体系,坚持“日监测、周排名、月分析、季通报”,全面推行“一把手”责任制,大力传导落实存款“三问”要求,联动实行行领导约谈、专项督导、现场辅导、提示函督导等多维融合督导机制,将存款有机融入综合绩效考评、基层行支农质效治理等重点工作,全面提升存款管理专业化、精细度、穿透力。
全面推进 积极拓宽资金来源渠道
三十年来,农发行存款组织工作重点围绕信贷基金引流增效、支付链条延伸回笼、财政资金优化分配、客户服务拓源归集、专项债券资金营销等方面,固存量、扩增量,支农资金筹集拓源不断实现新跨越。
资产负债统筹联动,扎实延伸支付链条。牢固树立资产负债一体化发展理念,通过分析客户行业特点、现金流规律,精准画像客户需求,有针对性地设计综合金融服务方案,为客户提供全方位、高质量的政策性金融服务。深入开展“支付链条延伸”行动,按照“延伸下游、拓展上游、营销周边、追本溯源”要求,辐射挖掘资金链、产业链、供应链上各类资源,支农资金自筹能力显著提升。
持续深化银政合作,积极引存财政资金。认真履行代理拨付财政支农资金职能作用,坚持把财政事业类资金营销作为推动支农资金筹集的重要举措和强大动能,积极向地方党政宣传农业政策性银行服务“三农”的政治担当、贷差行贡献和存款支农特征,发挥财政支农资金拨付主力银行作用,积极参与地方财政专项类、社保类等竞争性存放招投标,大力争取各类债券资金,引导地方政府构建、优化政府资金分配机制,为“三农”发展注入更多源头活水。
坚持流量经营理念,全力拓展非贷蓝海。深化以客户为中心的市场化营销服务意识,运用好农发行政策、产品、服务以及“三农”领域业务优势,广泛拓源,深挖潜力,通过为客户融智融资,量身定制一揽子综合金融服务方案,积极寻求业务合作契合点,在拓宽支农资金筹集渠道的同时,进一步拓展客户源、项目源,为业务发展做好储备。
勇于创新 丰富拓展产品服务手段
树牢“以客户为中心”的营销服务理念,坚持将提升服务水平作为推动存款业务发展的关键增长点,对标现代银行业先进实践,通过丰富产品、强化支撑、提升能力,有效满足客户日益多元化的金融服务需求,合规合理提升客户满意度和综合贡献,实现支农资金稳步增长。
健全产品体系。建立涵盖单位活期存款、定期存款、通知存款、协定存款、协议存款、保证金存款和同业存款等存款产品体系,实现对公业务和同业业务基础存款产品全覆盖,有效满足客户短、中、长期各类期限资金存放需求。创新开办可转让大额存单、期货保证金存管业务,推进开展电子承兑汇票、保函、保理、信用证等业务,助力支农筹资营销拓源取得新突破。
加强科技赋能。持续加强线上渠道服务体系建设,建成包括企业网银、手机银行、银企直联等3条主渠道,微信客服平台、短信金融服务平台等2条辅助服务渠道,以及现货交易资金存管平台、住房公积金结算系统等12类地方特色服务渠道在内的,具有农发行特色的“3主+2辅+N特色”线上渠道服务体系和支农资金筹集统一服务平台,满足不同类型资金结算需求,有效提升客户体验,助力支农资金筹集能力提升。截至2023年末,农发行企业网银、手机银行均实现定期存款、通知存款等6类单位存款产品多渠道协同、线上化操作,企业网银、手机银行、银企直连3条主渠道签约客户分别达到17.5万户、4万户和183户;地方特色渠道开设存款账户余额近830亿元,成为支农资金筹集的重要来源渠道。
提升服务能力。不断提升客户综合服务质量,通过实行重点客户精准画像,深入分析客户经营特征,立足客户需求,个性化设计提供贷、投、存等一揽子综合金融服务产品。推动重点客户名单制管理,组建服务团队,通过绿色通道、上门服务、跟踪服务等方式,不断增进客户便利,提升客户体验,以专业化服务吸引客户、以贴心式服务留存客户,助力引存支农资金。
征程万里风正劲,重任千钧再奋蹄。三十年来,农发行人众志成城,攻坚克难,全力推进支农资金筹集工作实现跨越式发展,在有效满足6万家客户资金结算和存放需求的同时,引导1.5万亿元低成本资金回流反哺“三农”领域,保障支撑农发行支农惠农让利实体经济,助力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和农业强国建设。下一步,农发行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历次全会精神,坚守政策性银行职能定位,持续加力做好支农资金筹集工作,通过为客户提供优质、高效、便捷的金融服务,吸引更多资金反哺“三农”,持续精准服务让利实体经济,为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和农业强国建设提供坚实的资金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