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资讯  >  基层信息 > 正文
山东东营市分行:​聚焦“盐碱地”治理 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

近年来,山东省东营市分行坚持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大食物观的要求融入服务国家粮食安全的履职实践中,依托当地资源禀赋,积极探索金融支持盐碱地综合利用路径,倾力打造大食物观标杆行。2021年以来,累计审批各类涉粮贷款153亿元,投放涉粮贷款105亿元,其中投放盐碱地综合利用贷款68亿元,支持改良盐碱地32万亩,建设高标准农田7600亩。截至今年10月末,盐碱地综合利用贷款余额突破76亿元,为服务地方粮食安全提供源源不断的政策性金融活水

黄三角农高区盐碱地试验基地麦收现场

坚守心,耕好粮食安全责任田东营市是退海之地,位于黄河入海口,共有盐碱地341万亩,其中盐碱耕地196万亩,是探索盐碱地综合利用的天然试验场。东营市分行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宏观调控政策,把政策性收储资金保障作为头等大事,及时足额供应地方储备和轮换资金需求,随时响应托市预案,奋力打造服务乡村振兴的齐鲁样板。分行一把手带队走访各县区开展政策性支农宣讲,针对重大项目和重点客户开展重点营销。自2021年以来,每年粮食收购旺季期间,坚持市县两级、前中后台协同联动,开辟办贷绿色通道,累计投放各类收购信贷资金30亿元,支持小麦、玉米等各类粮油收储轮换,切实发挥粮食收储资金供应主渠道作用。创新支持国有粮食企业开展产销融合周转贷,累计投放贷款2.4亿元,支持东营财金投资集团、垦利农旅集团等企业走出去,实现多样多点化经营。积极助力地方储备企业仓储设施建设,实现仓储(物流)设施贷款审批突破,不断筑牢粮食安全压舱石

为粮,打造食物保障新源泉围绕农村土地这一核心生产要素,积极探索盐碱地多元化信贷支持路径。创新提出四三二一营销工作法,对国家盐碱地综合利用重点项目靶向发力。成立盐碱地综合利用金融服务小组,驻企培育策划,以周到专业高效的服务赢得客户信任。首创黄河口碱地贷”“安居富民贷,利用盐碱地+”系列融资模式,持续推动盐碱地综合治理和耕地质量保护提升,支持稳步拓展农业生产空间,提高农业综合生产力。聚焦两藏战略,自2016年以来,累计投放贷款90亿元,支持辖内各县区做好盐碱地改良文章。投放2.5亿元支持国家级农高区盐碱地综合利用技术创新中心项目建设,吸引高校院所、专家团队进驻,通过科技成果为粮食生产添动力。今年夏粮收购期间,垦利三万亩项目区内选种的济麦60”新品种小麦收获喜人,亩产511.88公斤。在平均盐碱度3.3‰的中度盐碱地里,小麦亩产突破千斤,成为山东盐碱地小麦高产典型。在扩大种植面积的同时,粮食总产量翻倍增长,实现从改地适种以种适地的重大转变,使昔日的盐碱地荒滩逐步变身为稳产增产的新粮仓

动产业,激活大食物观新引擎近年来,随着改造的不断升级,东营的盐碱地不仅变身米粮仓,还成为饲草种植地、鱼虾蟹养殖场。东营市分行聚焦大食物体系建设,依托地方特色农业资源,根据盐碱地盐碱度的不同,以种适地发展盐碱地农业产业。创新推出农发海洋贷,累计投放贷款1.9亿元支持国家级海洋牧场建设,助力海洋渔业从捕猎型农牧型转变。先后贷款49亿元支持河口区工厂化鹿茸菇项目、垦利区黄河口大闸蟹产业示范园建设项目、利津县高效农业示范项目、黄河口滩羊全产业链提升示范项目等,倾力打造富硒盐碱米”“南美白对虾”“黄河口大闸蟹”“黄河口滩羊以及甜瓜、莲藕、鹿茸菇等特色农产品,实现由的华丽转身,拓展政策性金融支农信贷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