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云南省玉溪市分行坚持以“守正求新、聚力革新、精进鼎新”的创新文化理念为指导,聚焦粮食安全、农业现代化、城乡融合发展、生态文明建设等领域,不断探索信贷支持新模式,提升金融服务质效,在服务“三农”和乡村振兴中展现新作为。“十四五”以来,累计审批重点项目36个、金额133亿元,累计投放贷款96.29亿元,贷款余额较“十四五”初期净增50亿元。
▲江川区星云湖水资源循环利用及土地整治项目
“一水两用”支持高原湖泊保护治理。星云湖位于玉溪市江川区境内,是云南省重点高原湖泊之一,随着当地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湖泊污染和富营养化问题日益严重。近年来,江川区围绕“退、减、调、治、管”思路推动星云湖保护治理,实施环湖截污治污工程。2023年,玉溪市分行在开展细致调研的基础上,向江川区星云湖水资源循环利用及土地整治项目审批贷款4.5亿元,以“治好水、用好水”为主线挖掘现金流,并通过实施调蓄带工程,截留净化初期雨水、生活污水,利用泵站将截留的水提至上游,在受水区范围内进行土地整治,通过整合水、地两种资源,有效解决农业灌溉问题。目前,已累计投放贷款1.99亿元。项目的实施,有效减少湖内污水排放,项目区灌溉用水成本从每立方米10—15元下降至1.85元,耕地复种指数由120%提高到180%,农业生产效率大幅提高,农民种植收入显著提升,实现了生态保护、生产便利、生活改善的良性循环。“十四五”以来,玉溪市分行累计审批水利建设项目3个,投放贷款5.51亿元,为江川、通海、峨山、元江等县域水利建设工程提供信贷支持。
“一田多收”服务“两藏”战略落地。新平县作为玉溪市耕地面积占比较大、一年三熟制耕地分布较广的县区,近年来稳步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但因丘陵山地多、耕地碎片化,项目实施存在建设周期长、施工难度大等问题。玉溪市分行扛牢“藏粮于地”政治责任,积极介入高标准农田建设重点项目培育孵化,有机整合政策支撑、地方资源禀赋和行业发展需求,从作物种植、合作服务、农业灌溉多方面考虑项目现金流,构建多元化收益渠道,2024年9月审批贷款2.1亿元,用于支持新平县高标准农田产业暨配套设施项目。项目预计建设高标准农田1.87万亩,通过打造规模化产业种植示范基地,有效提高农作物亩产,拓宽作物销售渠道,增加农民种植收入。同时,作为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项目,该项目还将为老厂乡集镇、石头堆和老方寨黄栗河等多个集中安置区人员提供就业岗位,带动县域农业产业发展。“十四五”以来,玉溪市分行累计投放粮油贷款11.6亿元,投放农地类贷款18.06亿元,以实际行动推动“两藏”战略落地见效。
“一链联多”推动特色农业产业发展。为助力澄江市建设成为全省“最优质蓝莓生产基地”,2023年玉溪市分行审批贷款5.5亿元,支持澄江市蓝莓产业绿色发展项目建设。为进一步延伸蓝莓产业链、价值链,发挥政策性金融“当先导”职能作用,玉溪市分行充分考虑项目运营链条,有效整合流转的土地资源,引导乡镇专业合作社进行标准化、规模化种植,吸引行业有影响力的公司参与技术指导及销售,引入农业保险公司向蓝莓种植提供农业保险,带动其他商业性金融机构为产业链小微企业提供信贷支持,实现资源优势互补。截至目前,该项目获批的信贷资金已全部投放完毕,每年采摘期可带动约2万人次灵活就业,助推“一县一业”特色产业发展,实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十四五”以来,玉溪市分行累计审批高原特色农业产业项目3个、累放贷款9.28亿元,支持澄江蓝莓、红塔区花卉、元江县甘蔗等特色农业产业做大做强。
▲玉溪市新平县林业生态修复项目
“一业带众”助力农民群众增收致富。玉溪市森林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达50%以上。玉溪市分行依托“绿色银行”优势禀赋,“十四五”以来,累计投放贷款8.31亿元,支持峨山县、元江县、新平县林业、竹业产业发展,为助力县域释放林业资源活力注入政策性金融活水。在支持县域林竹产业建设过程中,玉溪市分行围绕特色林业资源拓展食品加工、以竹代塑等新业态,推动林产品向食品、日用品等转换,打通从初级到精深利用的多重价值实现路径,探索形成“国企+林场+村小组+村民”联农带农模式,在助推生态经济、文旅产业和富民产业发展的同时,带动当地农民参与项目建设和运营,为周边群众提供稳定的工作岗位和就业机会,进一步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推动“千万工程”经验在地方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过程中落地见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