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资讯  >  基层信息 > 正文
江苏分行:金融活水润泽新时代“鱼米之乡”

近年来,江苏省分行紧抓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长江经济带建设等重大战略机遇,聚焦江苏强富美高新蓝图,以政策性金融活水精准滴灌三农沃土,2023年以来,累放贷款4987亿元,目前贷款余额逾7000亿元,较年初增长11%

创新赋能,打造高质量履职服务。完善省行提级讲政策、市行跟进推项目、县行驻点抓服务分级营销机制,做大做优项目库蓄水池。项目营销从单纯金融产品供给向满足客户多元化金融需求转变,从单个项目对接向提供区域性整体融资方案转变,从基层行单打独斗向全行协同服务转变。创新融资融智模式,推出富民安居贷、强农兴业贷、城新贷、交运贷等产品服务,推广应用EOD模式,推动公益性较强的生态环境治理与收益较好的关联产业有效融合、组合开发,2023年以来累计支持国家库、省库EOD项目15个。创新运用清淤固废利用生态修复闭环模式,支持太湖生态清淤工程,既消除蓝藻隐患,又产出新型建材,实现生态价值转化。强化资产负债一体推进,建立包挂督导、项目立项、联合会商等七项机制,进一步健全统筹协调机制,有效疏通业务发展堵点难点。按季滚动开展劳动竞赛、及时兑现奖励,调动业务发展积极性。 

常州茅山北部片区生态修复整治工程

深耕主业,助农提质增效促振兴。坚持政策性与市场化业务“双轮驱动”、服务粮食仓储和能源储备设施项目“双管齐下”、粮食流通国内国际“双向循环”,助力江苏扛稳“东部粮仓”重任,连续3年夏秋两季收购贷款投放量均居全系统前列。国际结算中含“粮”比例约占80%,较2023年初提升13个百分点。做好农业“科技金融”大文章,支持无锡植物基因库建设,助力“金陵味稻”“苏紫猪”等种源技术突破。立足省情农情,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依托“鱼米之乡”底蕴,累计投放贷款52亿元支持淮安优质大米、阳澄湖大闸蟹、高邮罗氏沼虾等30余种特色农产品品牌化发展。通过订单生产、农民入股分红,打通产供销、融合农文旅,把增值收益更多留在农村、留给农民。开发“苏乡贷”专项产品服务传统村落保护,以“集中连片”串起乡间明珠、以“文化传承”浸润古镇乡愁、以“文旅流量”带动共同富裕,构建生态保护、文化传承、经济发展“三位一体”新型传统村落开发模式,2023年以来累计支持国家级、省级传统村落76个。

淮安市白马湖“四湖工程”项目

服务战略,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充分发挥政策性金融“当先导、补短板、逆周期”职能作用,加大信贷投放稳盘托底。主动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长江经济带建设等国家战略,助力区域协调发展,参与江苏“幸福河湖”“水美乡村”创建,2023年以来投放长江大保护贷款超过2000亿元。助力长三角生态绿色发展示范区建设,信贷支持方厅水院、科创学园等示范项目。发挥重大项目强基扩能、提质引领作用,加大金融支持和信贷投放,累计支持省级以上重大项目超过350个,支持的淮河入海水道二期工程结束了淮河800年没有入海通道的历史。2023年6月审批落地全省金融机构首单“平急两用”项目,并相继信贷支持盐城射阳黄沙港、常州新运智慧冷链等国家级重大冷链物流项目建设。坚持“金融为民”经营理念,让利小微、让利实体,出台差异化支持政策,支持一批粮食、纺织类民营头部企业及民营小微企业发展壮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