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资讯  >  基层信息 > 正文
江苏淮安市分行:以政策性金融之笔添彩江淮“三农”新画卷

2024年以来,江苏省淮安市分行聚焦支农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持续创新探索信贷产品模式、提升金融服务质效,在推动地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中不断作出政策性金融贡献。在总行2024年“金农发行杯”业务高质量发展劳动竞赛中,淮安市分行获评“先进二级分行”一等奖,被总行授予五一劳动奖状。2024年年初至今,累计投放贷款289亿元,2025年3月末贷款余额713亿元,再创历史新高。

用心服务,助推农业基础更牢固。全面落实全粮、全链、全行、全力发展思路,切实发挥粮食收购资金供应主渠道作用,投放粮食购销储信贷资金38亿元,其中市场化收购占全社会收购量的70%以上。全力践行藏粮于地战略,投放农地贷款40亿元,大力支持高标准农田建设、农用地整理保护、土地流转规模经营等重点项目,提高约55万亩农村土地的利用率和农业生产效率。其中,投放农村土地整治贷款6亿元,支持省级示范项目淮阴区徐溜镇国土空间全域综合整治项目建设,涉及韩庄村、创业村、吴江村等7个行政村,支持9887亩高标准农田改造、745亩宅基地复垦、6490亩瓜蒌、金丝菊等中药材基地建设和新建4万平方米农产品加工园,并配套乡村公共空间治理和生态环境修复工程,助力加快建设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新时代鱼米之乡。

用力服务,助推农村发展更繁荣。聚焦服务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投放城乡一体化贷款56亿元,结合淮安工业低效地块整治,支持土地盘活利用,推动园区产业升级,助力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补短板和公共服务互联互通、融合发展。聚焦四好农村路建设规划,运用路衍+”模式,投放农村路网贷款11亿元,促进农村公路与周边要素、资源、产业相融合,加快乡村产业路、旅游路、资源路建设。围绕淮安市绿色高地,枢纽新城区域定位,结合大运河黄码港水运物流优势,以人居+产业+生态模式,支持临港新城打造千亿级食品产业集群,审批30亿元清江浦区运淮枢纽生态产业示范区贷款项目并实现贷款投放3亿元,实施绿色生态人居和产业发展两大片区建设,推进农村生产、生活、生态全要素融合发展和协同治理,进一步改善周边农户居住环境,优化升级产业结构,推动区域产业高质量发展。

用情服务,助力农民生活更红火。抢抓淮安市乡村振兴三级先导工程建设机遇,打造信贷支农淮安样板——“三级先导乡村振兴贷,支持淮阴区马头镇三级先导示范区等8个项目,投放贷款18亿元,进一步扩大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综合效益。聚焦乡土品牌,助推淮安大米、洪泽湖大闸蟹、盱眙龙虾等国家地理标识特色农产品及上下游产业链做大做强,累计投放贷款37亿元,激活乡村产业链聚变效应,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立足淮安文脉悠长、底蕴深厚的文化资源优势,通过整体保护+土特产方式,将传统村落保护与文旅产业发展有机结合,审批10亿元淮安区河下古镇改造提升贷款项目并实现贷款投放4.4亿元,支持300余套传统建筑保护修缮,49万平方米古镇民居、广场等节点改造,南闸民歌、仇桥杂技、淮扬美食等非遗人文体验区建设以及古镇周边基础设施提升,推动资源活化利用,让传统村落起来、传统文化起来,今年春节期间古镇游览人流高峰单日超过10万人次,以政策性金融助力地方打造文旅新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