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资讯  >  基层信息 > 正文
斑骓只系垂杨岸 向阳雪域正逢春 ——农发行西藏自治区分行支农报国十三载综述

在世界屋脊的雪域高原,蜿蜒的河流蕴藏灵气,巍峨的高山散发神性,格桑花如火怒放,文成公主带来的河畔柳日日掩映婀娜,见证着西藏大地的沧桑巨变。2025年,正值西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从拉萨到山南,从贡嘎到错那,山河壮美、人民安居、文化有根、发展有力,中国农业发展银行西藏自治区分行走过了扎根边疆的第十三个春秋。

作为全区唯一的农业政策性金融机构,西藏分行坚守服务“三农”职责定位,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金融工作、西藏工作的重要指示和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围绕服务西藏“稳定、发展、生态、强边”四件大事,13年来累放贷款1264亿元,信贷投放覆盖全区90%以上的县区,支持范围涵盖乡村振兴全领域,坚决履行“支农为国,立行为民”的使命担当,在广袤的雪域沃土绘就了金融支农的壮丽画卷。

粮安天下 产业兴旺浇灌幸福之花

“看着北斗星走不迷路,跟着共产党走会幸福。”西藏分行坚决落实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政治责任,把服务“西藏粮仓”作为履职重点,分行成立以来累放粮油贷款9.89亿元,全力维护自治区粮食市场稳定。

每年的9月份,在海拔4000米的青稞之乡——西藏粮食主产区日喀则江孜县,天空深蓝似海,阳光清澈热烈,自然风光与丰收的田野交相辉映,数十个品种的青稞郁郁葱葱,随风轻摆,有的已经被饱满的穗子压弯了腰。

青稞是西藏主要粮食作物,在西藏粮食总面积、总产量占比均达到80%。每逢播种时节,挖机轰鸣翻起新土,牧民弯腰铺设暗管,沟渠初步成型——得益于西藏分行的信贷支持,这片“青稞香里说丰年”的田畦演绎着“农业+生态+科技”的农业现代化变革。

为提升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西藏分行紧扣“两藏”战略,加速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聚焦青稞良种繁育,向日喀则、昌都、拉萨、山南等青稞主产地累放青稞收购贷款9.58亿元。同时,持续延伸青稞产业链条,贷款同步支持建设加工车间、品牌展厅打通产销链,配套建设糌粑、青稞挂面、青稞贝果、青稞爆米花、青稞酒厂等精深加工产品生产线完善生态链,为高原特色农作物的价值提升开辟新路径,并提供3000余个就业岗位,让藏家儿女都能“搭把手、赚份钱”。

同时,西藏分行积极践行大食物观,坚持“全粮、全链、全行、全力”发展思路,深耕青稞、牦牛、藏羊、蔬菜、奶业、饲草、藏鸡、藏猪、藏茶九大高原特色农业产业发展,分行成立以来累放涉农产业贷款130.6亿元,助力农业生产质效不断提升,农牧产业新质生产力加速构建。

强边富民 乡村振兴守护山河安澜

西藏分行坚定不移做“神圣国土的守护者、幸福家园的建设者”,自觉以强边富民工作为己任,以服务乡村振兴统揽业务发展全局,坚决履行“金融戍边”的职责使命。

虽坐拥奇绝瑰丽的自然风光,但西藏曾是全国唯一的省级集中连片贫困地区,贫困发生率高、贫困程度深、扶贫成本高、脱贫难度大。服务脱贫攻坚期间,西藏分行累放扶贫贷款逾960亿元,扶贫贷款余额占全区一半以上,为西藏经济“弯道超车”注入不竭动力。

西藏分行把支持易地扶贫搬迁作为金融扶贫的头号工程,2016年累放易地扶贫搬迁贷款150.11亿元,占全区同类贷款的90%以上,支持建设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900余个,为全区26.6万建档立卡贫困群众打通安居之路,以政策性金融助力实现从“居者有其屋”到“居者有好屋”的幸福蝶变。

作为西藏分行支持易地扶贫搬迁的“样板工程”,拉萨市曲水县达嘎乡三有村建设项目集中优势资源,兼顾安居与乐业,支持藏鸡饲养、奶牛养殖等有特色、可持续的净土健康产业做大做强。

如今的三有村,绿树成荫、牲畜成群、蔬菜瓜果长势良好,一派“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的喜人景象。搬出深山后,曾经的建档立卡贫困户西绕加措目前居住的二层藏式小楼,既有江南风格的白墙青瓦,又缀有独具西藏特色的纹饰,整洁明亮、水电完备。“现在我和乡亲们吃喝不愁,生活条件好多了,日子越过越有盼头了。”每当提起近年来亲历的变化,他都笑得合不拢嘴。

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是“三农”工作重心的历史性转移。西藏分行坚持兴边富民并重、宜居宜业并举,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分行成立以来,累放帮扶贷款933.03亿元、民生基础设施贷款864.54亿元,向边境地区投放贷款110.14亿元,支持塔尔钦国际旅游特色小镇、普兰县国际边贸市场等重点项目建设。今年以来,分行紧抓开展精准防返贫贷款试点有利契机,累放相关贷款4.4亿元,支持藏医药、绿色建材等带动力强、辐射面广、惠及群众多的特色产业发展,让当地群众就近就业实现增收致富。

追风逐日 绿色发展激发磅礴动能

西藏水电资源可开发量占全国的四分之一,太阳能、风能、地热等能源在全国独一无二,是天然的能量宝库。建设国家清洁能源基地,是习近平总书记为西藏擘画的宏伟蓝图。

2025年7月19日上午,雪山峡谷间,随着挖掘机的第一铲落下,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工程——一项足以改写人类水电史的超级工程在青藏高原正式启动。西藏分行闻令而动,向工程上下游相关供应链企业投放贷款10.58亿元,聚全行之力、集全行之智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项目建设,支持西藏绿色产业发展。

为加快推进西藏建设国家清洁能源基地,西藏分行依托区位资源禀赋,坚持水风光热互补、源网荷储一体,大力支持清洁能源高效开发利用,分行成立以来累计支持水光风热清洁能源项目50余个,投放清洁能源领域贷款206.76亿元,近3年来发放碳减排工具2476万元,将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从藏北高原的那曲市色尼区100兆瓦风电项目、索县热瓦乡牧光互补光伏项目,到藏东南金上光伏、吉昌光伏,从天上阿里的首批独立购网型储能项目,到雅江中游的流域开发,西藏分行为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政策性金融支撑。

 

▲索县光伏项目

如今,一排排光伏板如羽翼般舒展,板下牛羊结对,草色青青,构成了一幅“板上发电、板下牧歌”的和谐画卷。

拉萨南北山绿化工程是西藏“十四五”生态保护的头号工程,担负“五年增绿山川、十年绿满拉萨”的重任。自工程2022年实施以来,西藏分行累计向工程中标企业投放贷款21.77亿元,支持新造林面积超过10万亩,是全区信贷支持力度最大的金融机构。项目通过劳务用工及繁育销售苗木等途径带动增收,让农牧民在家门口捧上“绿饭碗”、吃上“生态饭”。随着工程的深入实施,拉萨南北山区域和重要交通沿线绿化面积大幅增长,森林环城格局初具雏形,新绿葱茏不仅改善了生态环境,更筑起防风固沙的生态长城。

 

拉萨市南北山绿化项目

站在拉萨南北山上登高远眺,昔日风沙漫天、砾石遍野的荒山秃岭,已化作成片的绿海,覆盖了油松、樟子松、山杏、沙柳、沙棘等苗木。在稀薄氧气与陡峭山势间盎然绿意的背后,是农发行人服务新时代雪域高原生态文明留下的坚实足迹。

人民至上 城乡融合铺就发展通途

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西藏分行认真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聚焦公共服务均等化,坚持城乡一体、城乡融合,持续加强高寒边境地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金融服务,累放农村基础设施贷款1010.25亿元,重点支持了一批农村路网、水利、城乡清洁能源集中供暖项目建设,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

道路通达,构建城乡筋骨。西藏分行大力支持国省道“联网、补网、强链”、基础路网延伸完善以及城乡道路衔接,重点支持墨脱、加查等一批重点公路改造项目建设,累放农村交通建设贷款512.05亿元,支持全区新建农村公路1.57万公里,惠及农民234.1万人。

从拉萨到日喀则,从林芝到昌都,旅行者之路一直延伸到“莲花密境”墨脱。经过半个世纪的艰难探索,2013年10月林芝市墨脱县公路正式建成通车,使墨脱县突破“孤岛”历史,与世界相拥。2021年,西藏分行投放贷款3.58亿元,为支持墨脱第二批公路建设提供长期稳定的资金保障。随着农业政策性贷款的精准投放,一条条宽阔平坦的公路纵横交错,阡陌变通途;藏药、藏香、牦牛肉、虫草等特色产业因路而兴、融合发展;当地特色农牧产品、民族手工艺品通过路网销往全国各地,打开了西藏与外界联通的大门。

从闭塞落后到欣欣向荣,一条条道路穿越雪域高原的高山深谷,改变着这里的一切。如今,进藏游客络绎不绝、来往车辆川流不息,真正实现了“人享其行,物畅其流”。

党建引领 民族团结高擎奋斗之志

立行十三载,西藏分行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将坚持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作为做好金融工作的根本政治保证,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做好民族地区工作的主线,带领全行干部员工持续弘扬伟大建党精神、老西藏精神和“两路”精神,赓续传承“讲政治、肯担当、有情怀、接地气”的精神特质。全行116名员工团结一心、攻坚克难,以满腔热情投身支农报国的伟大实践,先后获得“全国工人先锋号”“全国文明单位”等集体荣誉48次,员工先后获得“全国脱贫攻坚贡献奖”“全国金融系统五一劳动奖章”等个人荣誉62人次。

回首来时路,从破土而出的新芽成长为雪域高原金融支农的栋梁,西藏分行始终坚持知来路、明初心,把“听党话、跟党走”根植灵魂、融入血脉,让党的旗帜在雪域之巅高高飘扬;始终坚持担使命、谋发展,以铁肩担重任的使命感热爱西藏、服务西藏、长期建藏,让农发行的金色行徽既带酥油醇,又有糌粑香。

值此西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之际,西藏分行将持续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和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再燃激情、再添动力、再强措施,以更加坚定的步伐、更加昂扬的斗志,紧抓机遇,再创佳绩,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西藏贡献农发行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