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资讯  >  总行动态 > 正文
路虽远行则将至 事虽难做则必成——农发行新一代信贷管理系统专项建设圆满收官

8月26日8时30分,农发行新一代信贷管理系统(以下简称“新信贷系统”)二期第四版投产工作全面开启。新信贷系统二期第四版顺利投产上线,标志着新信贷系统专项建设工作圆满收官,标志着农发行总行党委谋划的“两弹一星”战略工程全面落成。从2021年9月至2023年8月,项目组攻坚克难、久久为功,经过项目一期上线和二期四个版本迭代,新信贷系统成功跨代、后发赶超先进,显著增强了农发行科技基础设施的硬实力和全面高效履职的软实力。

坚持科学领导、群策群力,创造了信息系统建设的新范例

农发行新一届党委高度重视科技强行、科技赋能信贷工作,把建设业务覆盖更全面、技术功能更先进、风险管控更智能的新信贷系统作为全行“两弹一星”工程来谋划和推动,着力提升信贷管理能力、市场竞争能力和履职保障能力,以高水平的信息科技手段更好服务国家战略、“三农”需求和乡村振兴。

高层推动,加强组织领导。2020年底,新一届农发行党委从全行改革发展战略全局出发,认真审视金融科技发展趋势,顺应现代银行变革潮流,适应高质量发展和监管要求,立足于农发行自主建设,审时度势作出了建设新信贷系统的战略部署。党委会审议通过《关于新一代信贷管理系统建设的建议方案》,确定系统定位、总体思路、目标任务和实施路径。在开发建设过程中,农发行总行党委多次听取项目汇报,部署工作思路,了解建设进展,解决问题困难,提供了强有力的顶层决策和领导保证。成立新信贷系统建设领导小组,由行长担任领导小组组长,分管信贷管理工作和分管信息科技工作的行领导担任副组长,领导小组多次组织会议统筹部署建设工作、议定重大事项。董事长钱文挥、副行长张宝江、徐浩先后赴珠海调研慰问,指导项目建设,部署相关工作。

集中力量,办好大事难事。新信贷系统专项建设期间,为确保研发高效有序,全行投入大量人力物力,总行各部门派出骨干长期参与项目建设,基层行长期集中借调一批业务骨干。分支机构在测试关键时期增派人员参与测试,认真组织培训推广,准确执行投产上线任务,确保项目一期和二期各版本如期投产上线。

对标先进,系统和制度同步提升。选择国有大型商业银行作为合作伙伴,在引进系统原型产品的同时,不断与合作伙伴交流理念、借鉴制度、应用先进技术,实施系统和制度同步建设。

科学规划,有序推进建设。为平衡好系统建设固定周期与业务紧迫性的关系,采取“统一规划、分步实施”建设步骤,项目分为两期、每期12个月。第一期优先继承原系统功能、落实监管部门要求的功能、实现改革发展急需的功能,保证生产与服务不中断;第二期着重“提高”,分四个版本、每个版本3个月,在一期成果的基础上持续优化提升。

合理搭配,业技深度融合。组建包含业务和技术人员的开发团队,混合编组、共同办公。在日常工作中,自发开展业务讲解、组织技术交流,有效实现业技融合、提升研发质效;在编制需求时,技术团队与业务专家密切协作,共同分析需求的实现难度、实现路径和拆分可能性,从而快捷高效地完成系统开发工作。

农发行与国有大行合作,绘制高标准建设蓝图,兼顾系统建设和制度改革,统一规划、分步实施,打造了一支“业技双精”的团队;协同联动、集中力量建设新信贷系统,创造了信息系统建设的经典范例。

坚持克难奋进、稳步实施,谱写了科技赋能发展的新篇章

开发建设人员思想一致、目标一致,以实际行动发挥先锋模范作用。自2021年9月专项建设启动以来,项目组人员舍小家、顾大家,以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和饱满积极的工作热情,全力完成系统建设各项工作任务。业务人员和技术人员定期举办交流会,学习系统交互基本原理、数据流转过程、业务办理流程和制度,共同思考功能原型的设计和实现路径,助力项目组更好完成需求编制、编码和测试。投产上线的紧要关头,在总行统一指挥下,各级行领导靠前指挥、严格督导,干部职工“拧成一股绳,铆足一股劲”,开展终端环境准备、迁移数据核对、业务参数检查、应急处置、业务验证案例执行等工作,精准落实各项投产上线任务,确保无差错、无失误。

项目一期,项目组“五加二”“白加黑”全面解构原型系统及配套制度,提出系统改造、制度修订等具体建议,创新采取“以测代训”方式,测试的同时培养培训师资,化解了时间紧、任务重的现实困难,提高了全国培训的推广质效。上线前,同步开展两轮模拟运行、六轮上线演练,做好投产上线各项准备。2022年8月28日,新信贷系统胜利投产上线。

项目一期上线后,项目组又马不停蹄投入二期建设中。项目二期在珠海、西安两地开展研发,每个版本从需求设计到投产仅有三个月时间,且前后版本测试和需求编写叠加进行,节奏紧凑、组织协调频繁、实施难度更大、对队伍能力提出更高要求。

建立沟通机制、关键节点对齐。项目二期,项目组两地办公,通过视频会议、工作进展周报等形式,保持沟通顺畅、信息对称。统一编排两地研发计划,将关键节点对齐,远程办公和现场办公结合,分别落实工作部署;项目组按需在两地间奔波,保障工作顺利实施。

合理分配时间、提升研发质效。针对项目二期前后版本测试、需求编写叠加等工作,业务人员和技术人员分工协作、通力配合。业务人员抢抓技术编码时段,完成当前版本测试案例编写和下一版本需求编写;技术人员充分利用业务人员准备投产上线的时段,提前展开下一版本已经敲定需求的研发,有效提升研发质效。

以我为主、完成计划外需求研发。对计划外的临时需求和突发的生产问题,项目组加班加点敲定需求、以我为主实施编码、保质保量测试验收。在29项计划外需求中,农发行技术人员自主研发26项、自主处置生产问题,提升了快速响应业务需求的能力,增强自主研发的信心。

项目一期编写了覆盖1289项功能点约95万字的《新一代信贷管理系统差异化业务需求书》和涵盖93项差异点约2.6万字的《制度差异分析报告》;项目二期共编写139册、57万字的需求书,实现需求540项。项目一期和二期共完成13轮集成测试、8轮性能测试,在26轮用户验收测试中,对15.1万条测试案例进行测试,发现的问题全部解决;开展16轮上线演练,做好上线准备。在系统投产上线期间,开展业务核对,核对覆盖率100%、一致性100%;组织绿灯测试工作,绿灯测试案例执行覆盖率100%、通过率100%,顺利完成业务核对和绿灯覆盖,确保新信贷系统一期和二期各个版本顺利投产上线。

坚持吸收借鉴、自主可控,推动了后发赶超先进的新实践

新信贷系统在充分吸收同业先进管理理念和工作方法、引进原型产品的同时,通过全面化、精细化、组件化、智能化的升级改造,通过改进技术架构、重新规划建设、打通系统孤岛、提升迭代效率,实现业务和技术对新定位、新功能、新架构等方面的要求,切实推动科技产品向科技支撑转变、研发投入向价值创造转变、引进系统向机制创新转变。

全面提升安全性水平。新信贷系统加强系统安全访问控制,对接统一门户、基于农发行统一身份认证平台,实现用户身份统一认证,支持密码及指纹等方式,提高安全性。强化系统安全设计,建立交易安全管理机制,敏感数据加密管理、共享数据加密保护,实现系统硬件、服务、交易流量监控和故障预警、隔离处理,确保业务连续性。

极大增强功能可扩展性。对标同业先进技术方法,新信贷系统集生产、智控、决策三大板块,基于组件化、松耦合设计,采用前后端分离模式,可并行开发提升研发效率。引入流程引擎、分布式、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技术,全面重构新信贷系统功能实现,形成八大业务组件、六大基础中心、六大子系统的基本架构,最大程度实现组件化快速迭代,系统功能扩展弹性大幅提高,为快速响应业务需求奠定基础。

显著强化容灾能力。利用企业级技术平台能力,进行高冗余、多副本的服务和资源设计,首次在农发行内实现应用双中心双活,实现两中心应用同时在线处理业务,提高系统可用性。在此基础上,完成异地灾备环境的建设,生产主园区和同城园区同时故障时,可切换至异地灾备园区运行,提升容灾能力。通过负载均衡和分布式技术实现各应用节点自动流量切换,确保数据不丢失、业务处理不中断,达到安全稳定运行的目标。

率先探索国产化改造。在五大重点业务系统中,新信贷系统率先进行国产化改造。在无参考经验的情况下,将风险资产管理组件国产化安排为专项工作,历时八个月,完成服务器使用的芯片、操作系统、中间件全栈替换,顺利投产上线,形成了一套涵盖全栈国产化的适配解决方案。在此基础上,总结出一套包含应用适配、上线演练、技术准备、技术投产、流量录放、部分切流、业务投产、异常回切等步骤的国产化实施工作方法,探索了农发行落实国家信创战略的有效路径。

初步实现自主可控性。实现产权自主,开发平台、运行平台及项目全套产品源码、文档归农发行所有,奠定核心技术自主可控基础。实现运营自维,基于农发行云平台底座进行安装和部署,系统集成及运维工作均由农发行技术人员负责完成。实现应用自研,在系统建设过程中,敲定“以我为主”策略,农发行技术人员不断提升系统研发能力,通过掌握大数据及人工智能等新技术、自主处置生产问题、完成计划外需求研发,提升快速响应业务需求的能力。

坚持改革创新、完善治理,实现了办贷管贷能力的新蜕变

新信贷系统建设不仅是系统功能和技术上的革新,更是服务业务与管理的整体提升,是对全行信贷管理理念、流程、制度、系统、管理、队伍全方位的大变革,有利于全面提升信贷生产能力、市场竞争能力和履职保障能力。

实现改革适应能力的有效提升。实现业务分类参数化管理,服务农发行“三类业务”分类管理改革。构建基础模板、产品模板、产品三层系统产品管理模式,实现灵活定制产品,服务农发行产品体系改革。构建流程引擎,实现120余种流程种类,满足不同业务差异化流程需要。实现国际业务分类的精细化管理,根据实际用途,参照粮棉油贷款产品,占用对应的授信分项。

实现履职水平的全面提高。新信贷系统针对农发行现有信贷业务开办的痛点、短板进行有针对性提升,解决长期以来存在的突出问题,适应业务发展新要求,进一步完善办贷、管贷功能,把科技支撑水平内化为自身的履职能力、服务能力。通过新建移动办贷APP,实现信贷业务审批以及日常贷后检查、模型预警的全流程移动端处理,扩展办贷管贷半径;通过新建项目储备库,推动项目管理规范化和标准化,实现储备项目的规范、动态管理;通过设计自动化风控模式,将自动审批流程转化为自动化风控模式、授权变为策略授权,落地“竞拍贷”场景,对接支付平台、国粮平台、企业网银、征信查询等内外部系统,增加准入筛选条件、征信查询、冻结贷款本金等功能,在严格把控风险的同时提高办贷效率;通过新增行内联合贷款,实现在线发布协议、在线撮合,通过内部代理行方式,联动核心系统自动核算,提高对重点优质客户的金融服务水平、更好满足跨省集团客户的差异化融资需求、服务区域协调发展;通过新建信贷审议系统,实现系统提交审议事项、抽取委员、在线表决;通过整合放款监督流程,实现放支同审,行内交易对手可在验印成功后自动支付,提升业务办理效率。

实现风控手段的大幅改进。新信贷系统有助于实现贷前风险识别、贷中风险监测、贷后自动监控和预警,更加及时有效阻断信用风险传递链条。通过人工智能平台,建设信贷风险监控系统,支持信贷业务全流程的信用风险监测、预警和防范,逐步实现主动、前瞻的信贷风险管理;通过实现公用控制、联动控制和专项控制的多维度组合控制体系,在不同办贷管贷环节灵活设置控制规则与控制参数,提高控制的精准度和灵活性;通过全面应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重点攻关集团客户关联关系穿透式识别,创新研发自然集团识别模型和授信集团认定流程,有效解决银行业面临的集团客户关系复杂、风险传染性强、隐蔽性高的风险管理痛点;通过洗钱风险控制,刚控反洗钱系统黑名单内客户业务办理;通过实现不良贷款批量转让和账销案存管理,实现贷款全流程的线上办理。

实现管理能力的显著强化。新信贷系统重构业务流程,完善业务功能,夯实管理基础,可为信贷人员提供全流程服务。通过系统之间接口进行数据交互,实现全行统一授信限额的系统自动管控;通过新建信贷资源配置模块,强化贷款计划执行管理,实现按时点、按地区、逐笔借据的信贷计划额度管理及信贷业务实时监测分析,促进信贷资金投放优中选优;通过将审批书中的贷前条件逐条录入、放款环节逐条审核,实现审批书条目化,为放款监督流水化操作奠定基础;通过新建电子合同与法律审查系统,电子印章用印全程可追溯,实现精细化管控,降低银企双方线下签约成本;通过新建信贷电子档案管理模块,对接数字档案管理系统,实现信贷档案自动收集、数字化管理。

实现数据质量的整体提升。新信贷系统统一信贷业务数据标准,重新梳理数据流转架构,提升基础数据质量。完成了新信贷系统350余项数据标准的落地和124个字段历史数据的码值转换,推动数据标准落地,进一步提升相关基础业务数据的规范性;敲定349项公共业务信息数据的主副本,解决营销产品、两类业务性质、五级分类等监管数据不一致性问题,进一步提升统计分析、监管数据的一致性和准确性;根治了7700组“一户多码”问题,坚持系统观念、整体施治,坚持问题导向、分类施策,坚持多方协同、分工协作,坚持预防与治理并重、举一反三,推进关键字段数据治理;实现全量历史数据迁移展示,打破同业切换系统时仅迁移部分数据的惯例,将CM2006系统数据全量迁移到新信贷系统中。在此基础上,整合数据、开发查询界面,实现原有信贷数据全部可查询;新增关键字段气泡提示功能,帮助基层行规范录入操作,从源头提升数据质量。

实现基层一线的进一步减负。新增财报识别,利用计算机视觉识别技术实现财务报表自动识别,将基层行工作量最繁琐的财报手工录入转为机器自动识别。新增发票验真,结合计算机视觉识别技术和大数据技术,实现发票信息批量采集、真伪查验,简化采集管理操作。新增中央储备粮油贷款批量展期,一次操作最多可同时办理单个客户100笔借据的展期,办贷效率呈几何级数增长,极大缓解粮油业务大省集中办理展期的压力。新增电子合同打包审核,按照不同审批权限对同一客户不同业务分别打包合同,发送至对应的管理行进行审批,提高审核效率。新增贷款到期提示功能,及时提示客户经理管户企业贷款到期情况。新增分段定价功能,自动执行分段利率,满足多段定价的业务需要。新增利息试算功能,自动填制《提示付息通知书》,客户经理无需手工试算利息,减轻基层负担。

阔步踏上新征程,奋楫扬帆再出发。新信贷系统的投入使用,意味着农发行朝现代化银行发展又跨出了关键一步,对农发行支农履职和改革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影响。今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前启后的关键一年。在农发行总行党委的领导下,期待新信贷系统转化为农发行的履职能力、服务能力、管理能力,助力农发行更好打造“新金融”、构建“新生态”、抢占“新高地”,为推动农发行现代化建设和高质量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