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资讯  >  总行动态 > 正文
农发行领导干部谈学习贯彻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十九)

做好五篇大文章助力金融强国建设

浙江省分行党委书记、行长 胡世财

10月30日至31日,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首次提出“金融强国”的建设目标,表明金融工作已上升为国家战略的新高度。

一、深刻理解把握建设金融强国的必要性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下,金融系统有力支撑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在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支持打赢脱贫攻坚战、满足人民群众金融服务需求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为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作出了重要贡献。目前,我国银行业资产规模位居全球第一,股票、债券、保险规模位居全球第二,外汇储备规模稳居世界第一。可以说,我国金融体系已完成了“从小到大”的量变,具备了进一步变“强”的基础。另一方面,从国际竞争力上看,我国离金融强国尚有差距。我国金融体系“大而不强、大而不精”的问题依然存在,与我国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的国际地位不匹配。

因此,党中央在此时提出“金融强国”战略,是高瞻远瞩且切合实际的正确战略选择,特别对于当前经济下行环境下,防控金融风险、维护金融安全,具有重要的方向“稳定器”意义。

二、农发行要为建设金融强国贡献力量

中央金融工作会议要求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这是建设金融强国的重要内容,是党中央赋予我们的新课题,我们要结合“四个银行”品牌建设,围绕“六大领域”抓好落实。

做好科技金融文章。科技金融是推动科技发展的关键要素。新一轮技术革命和产业变革,离不开金融活水的引领。作为农业政策性银行,我们要围绕“两藏”战略,推进农业“双强”行动,加快推动农业的科技化、现代化转型。一是支持现代种业技术企业。突出重点品种、重点领域、重点环节,加强对智慧育种技术及配套技术企业的支持,积极推动生物育种技术研发与优质种苗的推广。二是支持现代农机装备与数字农业技术企业。加强对耕种管收等薄弱环节农机研发技术的支持,结合浙江多山的地貌特征,大力支持适应丘陵地形的集成化、小型化、轻量化农机装备研发生产。三是支持农业科技园建设。围绕现代种业、农机装备等重点领域,支持打造农业技术创新中心、农业科技合作平台和园区产业创新平台,助力科技资源整合,提升农业科技创新增效能力。

做好绿色金融文章。绿色金融是可持续发展理念在金融领域的具体运用。我们要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为指引,引导更多金融资源用于促进绿色发展。一是加强环境综合治理。立足“两山”理念发源地的理论优势和实践优势,围绕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加大对生态产业、绿色农业、数字农业等领域的支持力度,推广碳排放配额、排污权、用能权、用水权、碳汇等抵质押方式,积极探索生态价值向经济价值的转换路径。二是助力水利建设。擦亮“水利银行”品牌,结合浙江“江南水乡”“海洋大省”实际,聚焦重大水利工程建设、防洪减灾、水资源配置、农田水利建设、水环境保护修复等重点领域,大力支持浙江各类水域保护和水域经济发展。

做好普惠金融文章。普惠金融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共同富裕金融体系。我们要抓好支农转贷款这个抓手,努力打通基础金融服务的“最后一公里”。一是择优支持合作银行。根据资产规模、资产结构、管理模式和配合程度等,优先选择资质优、配合程度高的金融机构。二是择优支持民营企业。浙江是民营经济大省,企业数量多、覆盖广,且体量大、质量优。要创新探索政策性金融支持民营经济的路径,优先支持主业突出、市场竞争力强,发展潜力大、支农成效显著的民营企业,扩展农发行对“三农”领域信贷支持的广度和深度,更好地发挥政策性金融“支农支小”的作用。

做好养老金融文章。养老金融是事关国家长治久安的全局性问题,应对老龄化离不开金融的支持。我们要围绕养老市场的需求,着力提高金融支持康养服务的质量和水平,让老年人活得更愉悦、更有尊严。一是加强养老基础设施建设。聚焦基础设施薄弱的农村地区,支持养老服务中心、老年活动中心建设和社区适老化改造等,为康养提供更加便利的条件。二是支持养老产业发展。结合老年人需求和浙江生态资源优势,支持有资源禀赋的地区建设康养小镇、森林康养基地,推动养老服务与中医药、文化旅游等多业态融合,做大“银发经济”。

做好数字金融文章。数字金融是经济转型和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我们要积极顺应金融科技和数字化转型发展态势,强化业务和科技的协同联动,开启科技创新发展的新局面。一是提升对外服务质量。积极顺应科技化、数字化金融发展趋势,依托农发行现有线上办贷系统,配合总行做好小微智贷、粮食信贷业务数字化等试点推广工作,让数据“多跑路”、客户“少跑腿”。二是强化内部科技支撑。在业务需求部门与信息科技部门间建立系统联动协同机制,融合内外部数据关联分析和价值挖掘,打通产品、业务与技术壁垒,切实降本增效,做到更快响应、更好理解、更优统筹、更强支撑。

深入学习贯彻金融工作会议精神促进农发行信贷业务高质量发展

总行信贷管理部总经理 李卫娥

学习贯彻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我们需要深入理解金融发展规律,深刻领会政策性金融的职能定位,以实际行动坚定不移践行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立足信贷管理工作实际,就是要认真贯彻落实总行党委决策部署,充分发挥信贷综合服务管理职能作用,推进农发行现代化建设和高质量发展。

一、坚持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坚定走好中国特色政策性金融发展道路。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指出,“深刻把握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强调“强化政策性金融机构职能定位”。政策性金融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要以实际行动践行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一是坚持以政治性为引领,推动国家政策落实落地。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要求我们胸怀“国之大者”,准确把握信贷管理工作同国家大政方针的关系,围绕乡村全面振兴、生态文明建设、区域协调发展等重点战略,找准找实国家政策和信贷支农履职的桥梁纽带,调整优化信贷政策策略,明确信贷业务发展重点、区域策略、客户策略及配套措施,助力国家战略有效转化落地,以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更好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二是坚持以人民性为立场,助力补短板强弱项。政策性金融机构,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信贷政策上,应加大对服务国家粮食安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等区域领域倾斜,持续加大对商业性金融供给不足区域支持力度,对于民营和中小微企业延续和优化差异化政策措施,增强信贷支持的针对性和普惠性,助力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更好促进共同富裕。三是坚持以政策性为定位,总结30年办行治贷经验与规律。持续聚焦支农主责主业,正确认识“干不好、干不了”的内涵和外延,坚持当先导、补短板、逆周期的差异化市场定位,做到执行国家意志、服务“三农”需求、遵循银行规律的统一,坚定“四个自信”。合理确定业务边界是坚守职能定位的重点和关键。要坚持以涉农产业为主线,围绕树立大农业观、大食物观,全面服务农业现代化。要坚持以县域为重心,全面服务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城乡融合发展。

二、坚持把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作为根本宗旨,全力服务国家战略和“三农”这个重点领域与薄弱环节。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指出,“坚持把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作为根本宗旨”。政策性银行主要是将金融资源向经济社会体系的远端末梢输送,为参与实体经济的微观力量提供金融支持,发挥着逆周期、跨周期调节作用。一是重构信贷产品体系。落实分类分账的业务三分类改革方案,结合支农主业,构建“343”信贷产品体系,设置服务国家粮食安全、服务农业现代化、服务城乡融合发展、服务生态文明建设四大板块信贷产品,建立三层产品管理体系,实现对乡村振兴领域履职的全覆盖,有效覆盖主要行业领域及细分行业,根据内外部政策和业务发展需要及时调整。二是优化信贷政策策略。进一步优化完善“综合信贷政策指引+行业信贷策略”的组合信贷政策策略体系,综合信贷政策指引研究明确全行信贷投向,指导和推动信贷资源及时高效配置到“三农”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加强行业分析,明确行业领域信贷支持的具体策略,基本覆盖我行信贷支持的主要行业领域。三是提升办贷管贷质效。新一代信贷管理系统建立先进流程架构,有效缩短业务链条,极大提升业务办理质效。要做好新信贷系统落地应用,充分发挥“四个中心”作用,改进和优化信贷全流程管理,持续完善统一授信管理制度和系统功能,推动放款监督与存续期管理有效衔接,完善办贷管贷机制,利用系统规范高效办理业务。要不断优化系统功能,持续开展常态化建设,规范业务办理流程,细化控制规则,改善办贷管贷体验,为服务实体经济提供更好的系统支撑。

三、坚持把防控风险作为金融工作的永恒主题,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底线。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坚持把防控风险作为金融工作的永恒主题”。守住风险底线,是一切金融工作的前提,也是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根本保障。对此,一是统筹“稳”和“进”,审慎做好地方债务化债与化险工作。要着重“缓”,稳住存量,配合支持地方政府缓解还本付息压力。要有效“控”,严防新增,正确理解、准确把握、积极落实严控债务相关政策,严控新增地方政府隐性债务和融资平台政府债务。要稳妥“管”,妥善处理政银关系,妥善化解涉债贷款风险,防止财政风险转化为金融风险。要积极“进”,树牢正确的政绩观,创新转变信贷模式,优选经营性现金流充足项目,支持融资平台市场化转型。二是统筹“权”和“责”,推动责权利相统一。防范化解风险必须做到责任清晰、分工明确,构建权责一致、激励约束相容的风险处置责任机制,压紧压实各方风险处置责任。应研究完善激励约束机制,适度加大对信贷关键环节的激励,提高相关人员的绩效考评系数,实现责权利相匹配。三是统筹“快”和“稳”,及时有效监测预警风险。防范化解必须讲究策略和方法,既要抓末端、治已病,更要抓前端、治未病。“快”,就是要增强前瞻性、时效性,不断完善信贷风险监控系统功能,及时发现、准确识别潜在风险,力争实现信用风险早识别、早预警、早暴露、早处置,将信用风险防控关口前移、防患未然。“稳”,就是提高精准性、针对性,强化风险预警信号运用,扎实做好各类监测信息核查使用,对潜在风险及时出手、果断处置,有的放矢、精准拆弹,有效化解处置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