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全面深化改革,推动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农发行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深化改革重要论述精神,坚持党中央对金融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坚决落实党中央深化金融改革决策部署,自觉把改革摆在更加突出位置,把准方向、守正创新、真抓实干,推动重点领域改革走深走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作出系统部署,农发行将深入学习领会全会精神,凝心聚力、奋发进取,在深化改革中取得新进展、实现新突破。
为更好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进一步全面深化内外部重点领域改革,农发行成立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党委书记任组长,统筹部署、协调与组织实施内外部改革工作。积极落实党中央“改革优化政策性金融”的决策部署,推动业务分类分账改革取得积极进展。每年制定出台深化改革工作方案,建立年度重点改革任务目标清单,构建可检核、全过程的改革落实机制,推动改革精准发力、精准落地。2018年以来累计部署推进改革任务目标606项,坚持不懈把改革推向前进,持续提升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召开后,主动加强对“干不了、干不好”重大问题的研究,深化对职能定位、业务范围、业务边界、产品体系的认识,强化政策性银行职能定位。全力做好具有农发行特色的“五篇大文章”,健全工作机制和政策体系,聚焦重大战略、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全面提升服务质效。截至2024年6月末,农发行资产总额10.59万亿元,贷款余额9.45万亿元,政策性业务占比95.33%,在农村金融体系中发挥了主体和骨干作用。
农发行自觉从中国式现代化战略全局谋划推进改革,对深化全行经营管理体制机制改革工作作出全面部署,与时俱进丰富改革内涵,八项重点领域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为业务高质量发展持续注入强劲动力。
——资产负债管理体制改革稳步推进,资产负债统筹提质效的能力明显增强,促进实现量的合理增长和质的有效提升。资产负债管理的组织、制度、监测和科技支撑体系建立健全,统筹管理提质效的目标更加清晰,先进管理理念和工具传导应用。业务经营计划管理“指挥棒”作用有效发挥,内部资本约束机制加快构建,内外部定价管理体系建立健全,利率风险缓释能力逐步提升,流动性风险管理手段持续丰富,资产负债管理相关信息系统接续上线。资产与负债双抓双融双促,稳规模、优结构、降成本、促匹配,推动实现支农履职与经营质效的“双提升”。
——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管理体系改革有力推进,“以客户为中心”的理念贯通传导,客户服务和管理水平不断提升。建立行业分析机制,打造总、省两级客户规划体系。建立“总对总”营销服务机制,打造“五个一”规范化服务流程。全面推进客户群建设与重点客户工程,全行贷款类客户数较2018年增长74%。建立“4—4—4”的客户分类分级管理体系,构建统一协调的差异化服务体系。开展客户经理制试点改革,推动客户经理队伍专业化建设。推进产品模式创新,创新推出现金回报、金融扶贫、竞拍贷等业务模式。推进客户关系管理系统、小微智贷、网银、手机银行等系统建设,丰富对客服务渠道。建立客户会商诊断机制,推动客户管理关口前置。
——全面风险管理体系改革持续优化,现代银行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基本形成,风险管理专业化和精细化能力建设持续加强。“全面、全程、全新、全员”现代风险管理体系构建完成,风险偏好和组合限额逐步完善,百余项风险管理政策制度制定或修订,资本约束、垂直管理、风险报告等机制不断健全。内部评级、地方财力分析在多个业务领域有效应用,减值准备和风险分类实现全口径资产覆盖。押品系统、RWA、业务连续性等十余个系统上线运行或取得重要进展,风控信息化智能化水平不断提升。政策风险、战略风险等12类风险以及非传统领域风险的综合统筹能力有效增强,金融风险防控处置精准有力,资产质量继续保持在银行业金融机构较好水平。
——内控合规管理体系改革有序推进,内控合规管理质效不断提升。纵向上,全面建立从董事会、高管层到县级支行的内控合规组织架构;横向上,建立健全内控合规“三道防线”,内控合规组织体系实现“纵向到底、横向到边”。全面贯彻农发行监督管理办法,不断优化制度全环节管理机制,进一步补齐制度短板,制度体系更加科学、规范和完备。创新在县级支行设立“三合一”专员岗位,探索“不贰过”机制,深入推进“靶点”整固,强化内外部检查问题一体化整改,持续深化联合监督和综合检查机制建设。内控合规管理体系基本完备,内控合规监督管理质效不断提升。
——信贷管理体系改革深入推进,具有农发行特色、适应业务发展管理要求的现代信贷管理体系逐步构建。整合信贷产品,构建对外满足客户需求、对内规范分类管理的信贷产品体系。打造定位清晰、层次分明、管理规范的信贷政策和制度体系。建立精炼、高效信贷流程,加强信贷队伍和信贷“四个中心”建设,初步实现“集约化、扁平化、专业化、信息化”办贷的改革目标。完善差别化授权和统一授信管理体系,建立健全信用风险监控体系。优化信贷管理系统功能,全面完成新一代信贷管理系统集中建设任务,自主研发风险监控模型,监控系统上线推广,信贷风险监控体系建设实现突破。
——财务管理体制改革持续推进,以服务战略为核心、以规范管理为基础、以价值管理为主线、以科学管理为重点的现代财务管理体系初步建成。稳步推进全面预算管理,持续强化财务与业务全方位融合。持续优化财务资源配置,提升财务资源使用质效。搭建完成财务集中核算体系,实现省级分行集中模式的财务集中核算。深化管理会计体系建设应用,构建全行级价值管理平台,为战略决策、经营分析、绩效考核、客户服务等领域提供有力支撑。
——运营集约化改革迈开步伐,“提升服务质效、提高业务效率、降低运营成本、强化风险管控”的效果初步显现。实现集约化模式转轨,完成分散运营向全国大集中转变。推行运营全流程标准化,不断提升运营操作规范化水平。开通网上银行、手机银行渠道,银企直联服务集团客户数连续3年翻番,财政预算资金支付、住房公积金结算等地方特色渠道场景快速拓展,线上业务替代率保持95%以上。联通国家重大金融基础设施,上线人民币跨境支付平台、数字人民币平台,对接新一代中国票据业务系统,业务直通式处理水平显著提升。
——人力资源管理体制改革取得突破,落实“控总量、调结构、提素质”改革目标,科学化、规范化和精细化水平持续提升。明确四级行职能定位,优化内设机构设置,推动集约化经营,提升对客服务质效。优化人力资源配置,四级行人员比例持续优化。深入实施人才强行工程,着力打造高素质专业化人才队伍。积极构建符合农发行特点的行员等级体系,拓宽员工职业发展空间。持续推进激励约束机制建设,构建了纵向涵盖各级机构,横向涵盖管理行部门、班子及员工的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考核体系。强化教育培训体系建设和人力资源管理队伍建设。
深入推进科技体制改革,科技赋能改革成效显著。制定并实施农发行科技三年规划和“十四五”科技发展规划,启动数字赋能工程,统筹部署支撑“八项改革”的信息科技建设,上线改革配套信息系统百余个,填补了多项空白,实现了多级跨越。加快数字化转型,推动业务、数据、技术深度融合,数据治理持续深入,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持续夯实,网络安全管控体系不断健全。成立软件开发中心和金融科技中心,组建业务研发中心,信息科技组织架构进一步完善,建成覆盖主要科技管理领域的信息科技制度体系,业技融合新机制逐步确立。大力推进信息科技“千人计划”,稳步推进企业架构治理和管控体系优化,不断提升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能力,为做好数字金融大文章打牢基础。
下一步,农发行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领会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刻领会和把握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主题、重大原则、重大举措、根本保证,紧紧围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一步深化重点领域改革,全面推进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建设,不断开创新时代政策性金融工作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