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资讯  >  媒体反映 > 正文
【金融时报】用山青海碧绘幸福底色 农发行打造绿色银行的福建实践

木兰溪,从一个名为“仙西”的偏远村落汩汩流出,翻山越岭,经绵延的戴云山脉辗转千里流入兴化湾,最终汇入大海。

仙度段、盖尾段、下黄片区、玉湖片区、埭里片区……一个个防洪地标,述说着木兰溪全流域综合治理二十载的成就,从曾经的“水患问题河”蜕变为承载着莆田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的“全国十大最美家乡河”。从2013年起,农发行就主动参与了1732平方公里木兰溪流域整治,截至目前,已向木兰溪的20个项目累计审批金额143.2亿元,投放63.11亿元。

近日,《金融时报》记者从农发行了解到,打造“绿色银行”特色品牌已明确纳入该行“十四五”时期的战略目标。而上述绿色金融在福建的成功实践,正是该行全面布局、重点推进,通过打造“绿色银行”特色品牌,助力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现的生动写照。

发展绿色金融 因地制宜是关键

在福建省,木兰溪全流域治理项目只是农发行参与生态修复、环境保护的一小部分。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仅福建水利项目,从木兰溪到龙岩市万安溪引水工程、泉州白濑水利枢纽工程、福建省罗源霍口水库等70个项目,就已累计投放179亿元。

“要走绿色金融的特色之路,因地制宜是关键。”农发行福建省分行行长王京春告诉《金融时报》记者,“十四五”期间,生态修复、环境保护、污染处理都将成为该行的主攻方向。

据悉,按照生态宜居的要求,农发行福建省分行在污染治理上可谓不遗余力。目前,该行已累计投放16亿元支持福州市餐厨废弃物处理、南平市光泽县水美城市工程、南安市城乡生活垃圾、平潭金井湾污水处理厂和三松再生水厂等项目建设,并大力支持平潭、福清、武平等地区生猪养殖和禽畜粪污综合治理,促进福建省绿色经济可持续发展。

其中,福州和漳州市区内河水环境综合整治PPP项目建设成效显著,该行投放的54.3亿元贷款将用于水系综合整治、生态修复、铺设污水主管道,精细化建设市政管网智慧排水信息系统平台建设等,全面根治污染源,净化城市水河“静脉”。

面山向海,农发行在海洋生态保持上持续发力。截至目前,农发行福建省分行已累计发放38亿元贷款支持罗源湾、漳州东山岛涉及9.52万亩的水产养殖设施、养殖水产品,包括网箱、筏式、滩涂和垦区海水池塘等水产养殖的退养补偿及清理,促进周边海域环境质量提升。

图为农发行支持的福建海洋水产养殖退养项目。(图片由农发行福建省分行提供)

通过积极支持国家储备林建设、水土流失治理、安全生态水系、海洋生态等,该行有力地支持了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绿色银行”品牌进一步树立。

小项目大效应 生态产业踏上增值路

初冬,闽北顺昌仍林木苍翠。从单层林到复层异龄林,从单一林到针阔混交林,顺昌林业一直是福建省乃至全国林业的领跑者。“世界杉木看中国,中国杉木看顺昌”的说法也由此而来。

就在前不久,面积达39.6万亩的顺昌县国有林场获得农发行500万元贷款支持。不同以往的是,这笔创新采用国际林业碳汇(VCS)收益权质押的贷款,将林业资源的“森呼吸”转变为有效的担保方式,创造性地拓宽了绿色生态资产融资渠道。

“我们宁德气候条件特别适合种植高山冷凉花卉,但产业起步较晚,产业规模较小。”宁德市林业局相关人员介绍,宁德周宁、屏南依据独特的高山小气候,文心兰、大花蕙兰、多肉植物等高山冷凉花卉种植呈现加速发展势头。针对花卉企业规模普遍较小的现状,农发行以周宁县为试点,从21个经济联合社中选取模式成熟、特点突出的经济联合社作为信贷支持主体,与当地政府、政府性融资担保公司探索推动“经合社+产业+国有担保”的融资模式,向选取的经济合作联合社发放农业小企业流动资金贷款200万元。

为了更好服务福建生态发展,农发行福建省分行不断在金融服务、融资模式上进行创新,不但在申贷环节开设绿色通道,优先受理、优先审批;还按照“对标当地同业,体现适当优惠”的原则,在保证综合收益、财务可持续的前提下,给予绿色贷款更大利率优惠权限。

王京春告诉记者,通过创新政策性金融产品不断拓宽绿色产业体系,农发行福建省分行3年累计投放22.7亿元,支持金森国有林场提升工程、长乐外海海上风电场C区工程、安溪县绿道北线景观绿化工程PPP项目等项目,有效促进了绿色产业结构变“新”、质量变“优”。

锚定战略目标 全力打造“绿色银行”

“农发行把绿色发展引入‘三农’实践,加大支持力度,既是服务‘十四五’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助力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现的需要,更是补短板、强弱项,实现信贷业务绿色转型,推动自身高质量发展的需要。”农发行信贷管理部总经理李卫娥在接受《金融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据了解,今年来,农发行聚焦打造“绿色银行”特色品牌战略目标,出台了《关于打造“绿色银行”特色品牌 高质量服务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指导意见》《关于加大信贷支持国家级绿色改革发展试验区(试点区)建设的实施意见》,进一步明确了绿色金融支持方向,并给予一定政策资源倾斜,推动国家级绿色改革发展试验区先行先试,点面结合,全方位构建支持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工作方略。

农发行从资产、负债、自身运营三个层面,明确了打造“绿色银行”品牌的路径。在资产层面,力争实现“十四五”时期绿色信贷余额较“十三五”时期翻番、全行绿色信贷规模占信贷资产20%以上的总目标;在负债层面,丰富绿色债券发行品种,积极申领使用碳减排支持工具,扩大绿色资金来源;在自身运营层面,将绿色环保理念融入日常运行管理,倡导实施绿色办公、绿色采购、绿色出行,全方位推动节能降耗。

为提升“绿色银行”品牌实力,农发行还聚焦绿色金融支持重点、体系建设、创新服务、交流合作四个方面,明确对清洁能源、生态环境、基础设施绿色升级、清洁生产、节能环保、绿色服务六大绿色产业加大信贷支持力度;从战略层面加强对绿色发展的资源配置,给予差异化信贷支持政策,开辟绿色项目办贷通道,加快产品模式创新;完善政策制度,细化全流程管理,强化科技支撑,加强风险管控等。

同时,农发行鼓励国家级绿色改革发展试验区所在十省十二市先行先试,并分别从投融资模式、产品模式、服务手段等绿色金融创新方面,从保障规模、利率优惠、差异化授权、开辟绿色通道等政策倾斜方面给予相关分支机构一定的优惠政策。

最新数据显示,截至今年10月末,农发行绿色信贷余额11268亿元,占全行贷款余额17%,较年初增长33%,远高于全行贷款平均增速。这意味着,2021年度农发行绿色信贷发展目标提前完成。(李岚,金融时报客户端)

链接:https://h5.newaircloud.com/detailArticle/17570443_28239_jrsb.html?source=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