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资讯  >  媒体反映 > 正文
【农村金融时报】亮出创新举措 决战脱贫攻坚

党的十八大作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部署,把脱贫攻坚作为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底线任务和标志性指标。

2020年11月23日,随着贵州省宣布最后9个深度贫困县退出贫困县序列,全国脱贫攻坚目标任务顺利完成。

在整个脱贫攻坚过程中,我国金融业密集出台针对性的政策文件、指导意见、模式创新设计、实施办法等顶层设计和措施方案,指导各地金融机构积极投入并参与其中,引导资金、人才、技术等“财富”源源不断向贫困地区倾斜,将贫困地区资源禀赋转化为生产要素,不断培育和发展产业,帮助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脱贫摘帽,提升贫困地区的“造血”能力,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找准着力点

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

2015年11月出台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提出,目标是到2020年,稳定实现农村贫困人口不愁吃、不愁穿,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安全有保障。实现贫困地区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幅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确保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

该决定要求举全党全社会之力,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自此,我国扶贫开发进入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冲刺期。

为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脱贫攻坚重点领域的金融支持力度,2015年12月,人民银行等七部门联合召开全国金融助推脱贫攻坚电视电话会议。

会议安排部署脱贫攻坚金融服务工作,要求金融系统从国家战略的高度和社会发展的全局出发,找准新时期扶贫开发工作的着力点,将产业扶持和带动贫困户贫困人口脱贫有机结合,在精准施策上出实招、在精准推进上下实功、在精准落地上见实效,增强金融服务的可持续性,加大对贫困地区的金融资源投入。

由于不同贫困地区的融资条件参差不齐、融资需求多种多样,如何使金融扶贫工作达到“精准”,是金融助推脱贫攻坚的切入点。

2016年3月,中国人民银行等七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金融助推脱贫攻坚的实施意见》,紧紧围绕“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对金融助推脱贫攻坚工作的总体要求、精准对接脱贫攻坚多元化融资需求、大力推进贫困地区普惠金融发展、充分发挥各类金融机构助推脱贫攻坚主体作用、完善精准扶贫金融支持保障措施、持续完善脱贫攻坚金融服务工作机制等内容进行详细部署。

这为金融业全面改进和提升扶贫金融服务,切实增强扶贫金融服务的精准性和有效性,提供了指引。

在整个脱贫攻坚过程中,从农业农村部、扶贫办等脱贫攻坚的具体指导部门到中国人民银行、银保监会等金融行业的具体指导部门,密集出台了多项政策文件和指导意见,其中,作为直接面向贫困户、精准支持建档立卡贫困户的扶贫小额信贷,因其具有“5万元以下、3年期以内、免担保免抵押、基准利率放贷、财政贴息、县建风险补偿金”的基本政策要点,在精准促进贫困户持续稳定增收、培育地方特色产业、推动贫困地区金融市场发育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扶贫小额信贷经过多年的发展,成为脱贫攻坚的重要支撑。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一季度末,全国扶贫小额信贷累计发放4443.5亿元,累计支持建档立卡贫困户1067.81万户次,超过全部建档立卡贫困户的三分之一。

聚焦深度贫困地区

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

深度贫困地区是脱贫攻坚的坚中之坚,攻克深度贫困堡垒,是打赢脱贫攻坚战必须完成的任务。

为此,2017年6月召开的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座谈会,要求新增脱贫攻坚资金主要用于深度贫困地区,还要求各级财政要加大对深度贫困地区转移支付规模,通过各种举措,形成支持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的强大投入合力。

在2019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提出要“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重点解决实现“两不愁三保障”面临的突出问题,加大“三区三州”等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力度,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落实对特殊贫困人口的保障措施。

自此,支持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亦成为金融业义不容辞的使命和担当。

为解决金融精准扶贫过程中“钱从哪里来”的问题,人民银行充分利用扶贫再贷款、直达实体经济的货币政策工具等,为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参与脱贫攻坚提供了极为关键的资金支持,解决了资金的来源问题。

2019年,人民银行《关于切实做好2019年-2020年金融精准扶贫工作的指导意见》进一步明确,优化运用扶贫再贷款发放贷款定价机制试点推向全国,并提出要加强扶贫再贷款管理和评估效果,提高使用效率。

随着扶贫再贷款的推进,相关政策也在向前推进有序衔接,确保这笔资金能够发挥最大扶贫功效。

2021年7月,中国人民银行金融市场司司长邹澜在介绍金融精准扶贫的成效时指出,脱贫攻坚战以来,扶贫小额信贷累计发放7100多亿元,扶贫再贷款累计发放6688亿元,金融精准扶贫贷款发放9.2万亿元。累计支持贫困人口9000多万人次。

为撬动更多资金参与精准扶贫,金融部门不断创新金融扶贫工具。针对深度贫困地区产业扶贫涉农主体贷款难、市场风险大等痛点,创新金融扶贫方式,通过“银行+期货+保险”模式,发挥金融合力,提高涉农主体抗风险能力和利润水平,解决贫困地区资金短缺,为贫困地区注入源头活水,从“输血式”扶贫向“造血式”扶贫转变。

实践证明,“银行+期货+保险”模式不仅提升了贫困地区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还有助于提升农户和企业的金融意识,激发涉农主体的自身造血机能,从而取得更大的脱贫攻坚效果。

时任证监会扶贫办副主任的杨志海曾表示,在“银行+期货+保险”模式下,商业银行、交易所、期货公司可发挥合力,整合资源,打通产业链上下游,促进核心企业和中小企业供应链协同,充分发挥期货市场价格发现和风险管理功能,优化上下游定价模式,促进产业链生态优化。以“银行+期货+保险”等创新金融扶贫方式为突破口,探索全方位金融服务支持深度贫困地区。

聚焦易地扶贫搬迁

持续加大金融支持力度

易地扶贫搬迁是中央明确的“五个一批”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路径之一,是脱贫攻坚的标志性工程,也是难度大、投入多的专项扶贫工程,还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贫困地区一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举措。

2015年和2016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务院扶贫办等部门启动实施新时期易地扶贫搬迁工程,先后制定《“十三五”时期易地扶贫搬迁工作方案》《全国“十三五”易地扶贫搬迁规划》等重要政策文件,明确易地扶贫搬迁有关政策要求,研究出台异地扶贫搬迁的资金筹措方案、安置住房面积标准、工程质量安全规范、配套设施建设要求、旧房拆除和宅基地复垦复绿、土地增减挂钩节余指标交易、后续扶持、事中事后监管巡查等专项政策,构建起“四梁八柱”政策制度体系,让地方在工作中有据可依、有章可循。

作为我国唯一农业政策性银行,农发行坚守政治站位,践行“支农为国、立行为民”办行理念,为各地易地扶贫搬迁工作筑牢金融保障,注入源源不断的金融活水。

自2015年开始,农发行就把支持易地扶贫搬迁工作作为服务脱贫攻坚的头号工程和重中之重。数据显示,农发行在“十三五”期间累计投放易地扶贫搬迁贷款3123.36亿元,惠及建档立卡搬迁人口524万人,成为推进这项工作的主力银行。

易地扶贫搬迁让群众“挪了穷窝”, 960多万建档立卡贫困群众乔迁新居。但“搬得出”只是第一步,要实现“稳得住、逐步能致富”,还需进一步做好搬迁后续扶持工作。

2020年,农发行印发《关于开展信贷支持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专项行动的通知》,对全系统支持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工作提出明确要求,继续发挥好政策性金融扶贫重要作用,扎实开展信贷支持专项行动。明确要确保到2020年底实现搬迁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脱贫”,到2025年底帮助搬迁群众在稳定脱贫的基础上实现“能发展、可致富”;确保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各项目标任务如期完成。

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末,农发行累计审批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贷款项目973个,审批贷款金额2016.95亿元,累计投放贷款1299.70亿元,贷款余额1212.05亿元,覆盖2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611个大中型集中安置点。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脱贫攻坚取得胜利后,还需要进一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通过持续努力,推进脱贫摘帽地区乡村全面振兴,让广大脱贫地区农民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田耿文,农村金融时报)

链接:http://epaper.zhgnj.com/Html/2022-08-15/437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