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资讯  >  媒体反映 > 正文
【金融时报】金笔绘振兴 乡村入画来 农业政策性金融倾力服务乡村振兴写真

零下38摄氏度!春节前后,黑龙江双鸭山市宝清县遭遇了近年来最为寒冷的冬天。

外面寒风刺骨,屋内却是热气腾腾。在宝清县丰收人谷物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金融时报》记者被东北人的喜悦和热情深深感染——

“当初只是抱着试一试的想法,用土地做抵押,看看能不能获得贷款,没想到农发行这么快就审批下来400万元贷款,保证了粮食大丰收,不仅产量高,价格也高哇!”

“就连现在屋里这么暖和,也得益于农发行的支持呀,他们投放了几亿元的贷款保障供暖,让老百姓安心过冬。”

你一言我一语,合作社股东们七嘴八舌地介绍着,勾勒出一幅温暖、富足、充满乡土气息的生活画卷。

在宝清县,农发行利率优惠、费用减免、高效办贷,有口皆碑。12.7亿元农业政策性资金的鼎力支持,让这里的美丽乡村建设、黑土地保护、地方特色产业发展取得了突出成效,脱贫攻坚成果得到巩固和拓展。去年9月,农业农村部、国家乡村振兴局公布了100个2022年“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创建单位,宝清县榜上有名,成为黑龙江省5个成功入选县(市)之一,也是双鸭山市唯一入选单位。

2023年,乡村振兴将成为重头戏。而放眼广阔的乡村振兴版图,宝清县太小,就如同万顷花海中一朵小小的雏菊。那些曾经落后的、贫困的乡村,如今是什么让富足开始变得习以为常,让赞美越来越耳熟能详呢?

时下,春寒虽在,燕已归来,青绿渐次由南向北铺开。随着政策性金融服务乡村振兴不断锚定新的目标,精彩的答案也在一幅幅产业兴、农民富、乡村美的多彩画卷中,娓娓道来……

为了地秀佳苗壮

春节后的新疆和田,气温渐渐回暖。随着数台大型机械陆续入场,和田县新增机动用水用地建设项目一切准备就绪,一个将近14万亩的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即将在这里拉开大幕。

“农发行已经为我们审批贷款11亿元,公司准备用两个月完成新增耕地的基础设施建设,预计4月份就能播种了。”作为项目承建方,和田县农鑫达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负责人张礼俊信心满满地说:“和田县是粮食生产大县,通过建设高效节水工程、引水干渠等,能很好地改善农田基础设施条件。等到项目投产后,我们还要创新种植技术和科学管理,采取‘企业+合作社+农户’的方式进行粮食全产业链经营。”

“看见各地高标准农田建设有条不紊地推进着,农民腰包越来越鼓,我们工作也更有干劲儿了。”农发行新疆分行党委书记、行长蒋群星向《金融时报》记者介绍,除了和田的项目,喀什、阿克苏等南疆原国定贫困地区的50余万亩高标准农田项目,已在农发行信贷资金的支持下陆续落地。

一寸土地一寸金,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日前,《金融时报》记者从农发行总行了解到,2022年,聚焦高标准农田建设、中低产田改造、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等重点领域,全行投放的农地贷款达2672.6亿元,同比多投1224.16亿元。

在提到“守好‘三农’基本盘”时,今年中央一号文件用了八个字:“至关重要,不容有失”,实可谓字字千钧。而要守好“三农”基本盘,必须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除了强化以耕地为重点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如何让农民种粮挣钱得利更是至关重要,而这也正是农业政策性金融与生俱来的重要使命。采访中,《金融时报》记者注意到这样两组数据——

2022年,我国粮食生产再夺丰收,全年粮食总产量达到13731亿斤,再创历史新高,大豆和油料扩种超出预期;而与此同时,2022年,农发行投放各类粮油贷款6278.84亿元,支持收购粮油4820亿斤。这意味着,全国粮油收购市场总量的60%,都是由农业政策性资金支持的。

仓廪实,天下安。可以说,农发行粮食收购资金供应主渠道作用的充分发挥,有效维护了广大粮农利益,激发了增加投资、扩大生产的积极性,为确保粮食产量稳定增加提供了有力支撑。

加力添“薪”产业旺

农历春节刚过,坐落于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的晴隆县三宝产业园区逐渐热闹起来。园区内,10余家企业迎来了一批又一批返岗工人。

在贵州建隆新能源汽车有限责任公司的组装车间里,装机、接线、黏合、固定……每个环节都一气呵成、严谨有序。不到10分钟,一台电动三轮车主体部件就安装完毕。

“春节过后,大家都忙着赶订单、抢进度,争取实现新年开门红。”看着眼前忙碌的景象,杨耀程神情中透着喜悦:“这个月估计又有大几千元的收入了,今年呀——有奔头嘞!”

2018年,杨耀程和三宝彝族乡的乡亲们一起搬迁到晴隆县三宝街道阿妹戚托小镇,摆脱了大山,走出了脱贫第一步。然而,“挪穷窝”之后,能做什么、靠什么生活,成了搬迁户们最关心的问题。

“这些年,我们以产业发展为抓手,累计投放近2亿元信贷资金,充分保障产业园区项目建设资金需求,加快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切实保障农民持续增收致富。”农发行贵州兴仁市支行行长吴文锦告诉《金融时报》记者,目前,产业园区已入驻21家大型劳动密集型企业,可提供就业岗位1600余个。

产业振兴是乡村全面振兴的基础。作为农业政策性银行,支持乡村产业发展无疑是农发行工作的重中之重。在高度重视与行之有效的措施之下,2022年,农发行农业现代化贷款余额首次突破1万亿元。

在棉产区新疆,农发行投放棉花收购贷款374.02亿元,支持收购棉花328万吨,占全区棉花产量的60%以上。

助力保通保畅,除投放农村流通体系建设贷款1150.87亿元,农发行以百余亿元基金带动有效投资近1500亿元,有力支持了冷链物流设施和重大物流基础设施项目124个,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

在政策性资金的支持下,一批国家级涉农园区、农产品加工园区等平台建设和行业优质骨干企业发展壮大,为各地优化农业产业布局提供了有效助力……

数据显示,以服务乡村振兴统揽支农全局,2022年,农发行累放贷款和基金2.91万亿元,贷款余额7.74万亿元,贷款净增首次超过1万亿元;值得一提的是,新发放贷款平均利率同比下降25个基点,不良贷款率仅0.3%,是历年来投放最快、力度最大、成效最显著的一年。

金融赋能绘锦绣

乡村振兴,生活富裕是根本。令人振奋的是,据农业农村部最新统计,2022年,我国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再上台阶,突破2万元大关,达到20133元,实际增长4.2%,增速分别比国内生产总值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高1.2个和2.3个百分点。

业内专家分析,取得上述成绩的一个重要原因,得益于产业就业帮扶措施强化落实,返贫致贫风险得到有效化解,守住了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去年,脱贫地区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脱贫人口人均纯收入相较全国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分别高1.2个和8个百分点。而这其中,农业政策性资金的全力支持、全面提效,功不可没。

“要是没有农发行1300万元的贷款支持,我们就没有资金实力收购农户种植的中药材,更别提带动农民致富了。”在素有“千年药乡”之称的甘肃定西,谈及带动农户增收,亨利药业公司的负责人蔡子亨说,这是企业一直以来的夙愿。

近些年,亨利药业按照“企业+合作社+种植户”的产业协作融资模式,以高于市场价格的保护价收购农户种植的药材,充分调动了当地农民的积极性。“目前,我们已经带动了26户社员种植当归、党参等中药材203亩。其中有6户是脱贫村民,共种植中药材55亩,确保他们不再返贫。”蔡子亨告诉《金融时报》记者,“如果没有农业政策性资金的支持,这一切都无法实现。”

《金融时报》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为助力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2022年,农发行总行相继出台利率优惠、延长期限等7条倾斜政策,投放精准帮扶贷款6363.05亿元,新增带动2089.41万脱贫人口、123.47万监测对象,帮扶成效全面提升。

不仅如此,农发行去年还向832个脱贫县投放贷款近3560亿元;投放易地搬迁后续扶持贷款超930亿元,使70个万人以上大型安置区实现了金融帮扶全覆盖。

金融焕生机,乡村绘锦绣。在农发行1.14万亿元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贷款支持下,如今已有1000余个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项目落地,长达1.7万公里“四好农村路”得以新建改建,为实现乡村走向现代化、实现共同富裕,架起了“金色”桥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