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资讯  >  媒体反映 > 正文
【金融时报】全力服务乡村振兴 农发行高质量支农活力持续迸发

粮棉油贷款比年初净增142亿元,同比多增406亿元。

农地、水利建设、国储林贷款余额实现大幅增长,增速分别高于全行平均增速30.5、11.9和44.76个百分点。

全行不良贷款率仅0.31%,保持全国性银行业金融机构最好水平。

——今年前三季度,农发行紧紧围绕关系人民切身利益的粮食供给、农业生产、乡村建设、增收致富等领域持续发力,积极发展普惠金融,持续优惠支农让利于农,为“三农”小微企业发展提供更大力度支持、更加优惠资金、更高效率服务,促进实现共同富裕,交出了一份靓丽的成绩单。

落实调控政策全力护航国家粮食安全

14亿多人口,每天仅吃饭一项,就要消耗掉70万吨粮、9.8万吨油、192万吨菜和23万吨肉——这是我国农业发展面临的最基本现实。

近年来,我国粮食生产稳步发展,粮食产量连续8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虽然市场供应稳定,但总体上仍处于紧平衡状态。

民以食为天,业以农为基。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起步之年。护好粮食安全,让14亿人民端牢端稳“中国饭碗”,无疑是最为首要而艰巨的课题。

有目共睹的是,作为中国唯一的农业政策性银行,农发行始终以维护国家粮食安全为已任,认真贯彻国家粮棉改革和调控政策,坚持把支持粮棉油收储作为立行之本、发展之基,不遗余力地支持政策性收储和市场化收购。

今年以来,该行进一步优化政策性金融服务,不断加大对粮食领域信贷支持,全力贯彻落实国家粮食宏观调控政策,及时足额保障中央储备粮油增储、轮换和调控资金供应,积极支持地方粮油储备和调控,持续做好储备粮库存监管核查,切实守护“大国粮仓”。仅上半年,农发行服务粮食安全贷款余额就超过2万亿元。

为切实促进我国粮食生产能力提升,农发行抓住耕地和种子两个要害,紧紧围绕“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实施,一方面大力支持高标准农田建设、黑土地保护、盐碱地综合利用等重点项目,推动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保护和粮食生产质量、效率、结构平衡统一;另一方面,大力支持种业振兴,积极助力提升农业生产科技水平,破解种源“卡脖子”问题。

今年1-10月,农发行累放支持高标准农田建设、黑土地保护等耕地保护与质量提升的农地贷款超2700亿元;截至8月末,累计发放农业科技贷款接近270亿元;种业全产业链贷款约250亿元,进一步为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打下坚实基础。

更值得一提的是,因粮而生、伴粮成长、随粮壮大——建行迄今,农发行累计发放粮油收购贷款近8万亿元,支持贷款企业收购粮油超过9万亿斤——这意味着,作为国家安全的重要战略物资,我国粮食收购量的一半以上,都是在农发行支持下完成的。

特别是“十四五”以来,农发行累放农地、农业科技、种业贷款分别达到6781.15亿元、1020.34亿元和706.02亿元,切实履行了政策性银行职责使命,农发行在粮食收购领域始终发挥收购资金主渠道作用。

切实加大投入全面助力乡村振兴提速

作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推进乡村振兴不仅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由之路,更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关键支撑。

近年来,党和国家持续加大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力度,扎实推进乡村振兴和农业强国建设,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上了大台阶,乡村面貌焕然一新。但同时,我国人均资源不足、底子薄、历史欠账较多,“三农”领域仍存在质量和效率不高、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较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较大等短板弱项。

然而,由于财政支农资金总体规模有限,“三农”产业和项目又往往周期长、收益低、风险大,社会资本和商业性金融一般不愿介入,目前,金融服务供给存在结构性和规模性缺口。据粗略估算,仅“十四五”时期,资金缺口就高达36万亿元,“融资难”“融资贵”尚未得到根本解决。

要补齐“三农”发展的短板弱项,资金从哪里来?

作为服务国家战略和引导资源配置的重要工具,政策性金融挺膺担当、主动作为。近年来,农发行在全力服务国家乡村振兴、农业强国重大战略过程中,充分发挥政策性银行优势,通过多种手段筹集资金,滚动使用、跨期调配,促进国家战略高效落地。

数据无疑是最有力的证明——

全力推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坚持“四个不减”,助力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累放精准帮扶贷款16187亿元;

因地制宜支持优势特色产业发展,累放农业现代化贷款1.43万亿元,有力推动农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

大力支持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聚焦“四好”农村路、水电气网农村公共服务、涉农棚户区改造、农村人居环境治理、城乡融合发展等重点领域,累放农业农村基础设施贷款6.8万亿元;

全力服务宏观调控和助农惠农,聚焦稳投资、稳增长、稳预期,累放重点建设基金4640亿元、基础设施基金2459亿元……

更重要的是,在全面助力乡村振兴的过程中,对于关系国计民生,但市场不够完善、收益相对较低的重要领域和薄弱环节,农发行率先进入、加大投放,积极引导社会资本和其它金融机构跟进支持。

党的十八大以来,农发行优化支农资金筹集,累计发债筹资13.29万亿元,存款余额1.35万亿元,引导社会资金回流反哺“三农”。同时,坚决落实减费让利要求,引导信贷资源投向支农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推动利率平稳有序下行,降低企业融资成本。线上线下联动发展普惠金融,向8.56万户小微企业发放普惠小微贷款1735.55亿元。

可以欣喜地看到,今年,面对经济有效需求不足、部分企业经营困难、重点领域风险隐患较多等复杂严峻的外部环境,农发行坚持把政治能力放在首位,全面落实乡村振兴和农业强国战略部署,积极调整信贷结构,锚定农业强国建设重点领域,合理把握投放节奏,前三季度累放贷款2.14万亿元,增速达到12.1%。

为确保党中央方针政策在农发行落地生效,农发行勇于创新,千方百计为推进乡村振兴提供更加完备适配、可得易得、长期稳定的金融产品和服务,并积极做好信贷支持超大特大城市城中村改造、“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保障性住房建设前期准备。今年前三季度,该行接续支持重大专项任务,基础设施基金支付率达到79%;去年以来累计向基金投资项目配套融资823亿元;“保交楼”专项借款和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可以说,前三季度取得的成果,既是新的突破,也是以往实践与探索的延续,凸显了政策性金融“当先导、补短板、逆周期”的职能作用。

深化改革创新持续推进高质量发展

可以说,随着服务国家战略和“三农”发展的能力逐步增强,以及在“三农”领域的投入总量、市场份额、导向作用、影响贡献稳步提升,农发行持续擦亮“粮食银行”“水利银行”“农地银行”“绿色银行”特色品牌,步入了有史以来支农力度最大、职能作用发挥最突出的阶段。

而成绩的背后,则是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坚持创新驱动,深化改革,完善机制,持续提升治理水平,不断推动农发行现代化建设迈上新台阶的结果。

今年以来,农发行深刻把握新发展阶段,坚持系统观念,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全面、动态把握好发展的质量、结构、规模、速度、效益和安全的平衡协调,统筹做好业务发展、风险防控、经营管理等各项工作,推动形成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具活力、更为安全的发展——

风险防控手段更加有力。农发行着力推进“3+1”风控检查整治活动,对重点领域关键环节进行“靶点”整固。通过推进信贷“四个中心”建设,强化“三合一”专员和业务部门风险合规专员管理,进一步深化“不贰过”机制建设,优化地方政府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加快减值系统配套升级改造,风险防控和合规管理体制机制不断完善。

经营管理方式更加精细。前三季度,农发行加强资产负债统筹,提升信贷资金合理留存比例,动态优化流动性储备规模,推行利率和让利双目标量化管理,实现了降本增收、提质增效。同时,管理视角进一步向基层延伸,在继续抓好支农质效差支行治理的基础上,深入推进“两基”建设三年行动,大力开展“四不”问题专项治理,切实提升基层工作质效。

改革创新举措更加精准。农发行一方面积极配合做好新一轮政策性金融分类分账改革,启动信贷产品整合优化。另一方面,有序推动内部八项重点领域改革,截至9月末,92项改革目标已完成50项,其中60项向下贯通目标已完成32项,治理能力不断提升。

值得一提的是,该行强化科技支撑,新一代信贷管理系统、企业网银2.0版本等重要业务系统陆续投产,小微智贷“北大荒”“智棉贷”“保税贷”等多个定制化场景成功上线,小微智贷系统荣获“2022年中国金融行业数字化转型最佳创新应用奖”。

不断深化改革创新,有效推动了党中央国务院改革举措在农发行落地见效、开花结果,从而加快了实现全面建成现代化农业政策性银行、打造国际一流农业政策性金融机构宏伟愿景的进程,更好地发挥了农发行在农村金融体系中的主体和骨干作用。

“粮食银行”

农发行因粮而生、伴粮成长、随粮壮大,始终把服务国家粮食安全作为根本职责和首要任务,把粮棉油信贷业务作为立行之本和发展之基,立足收储领域,沿着粮食产业链、供应链拓展信贷链,充分发挥粮食收购资金供应主渠道作用。积极配合做好政策性粮油去库存工作,大力支持粮食仓储(物流)设施建设,积极支持粮棉油等重要农产品进口,全方位支持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截至9月末,全行累计投放各类粮棉油贷款5650.97亿元;其中夏粮收购期间,投放各类粮油收购贷款1301.25亿元,支持企业收购粮油1746.89亿斤。

▲黑龙江省分行营业部(五常市支行)贷款支持的粮食收购项目

“农地银行”

土地是农业的命脉,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石,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保障。农发行始终把服务“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作为重要使命和主责主业,把重要农产品特别是粮食供给作为首要任务,把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创新“农地+”融资模式,全力支持耕地保护与质量提升,夯实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基础。今年1-10月,农地贷款累计投放超2700亿元,截至10月末农地贷款余额近7500亿元,较年初增长超40%,在“四个银行”品牌中增幅最大。

▲山东分行支持“吨半粮”生产能力建设项目

“水利银行”

水利建设事关战略全局、长远发展和人民福祉。农发行紧紧围绕乡村振兴战略、长江大保护和黄河流域生态保护等国家重大战略,持续加大对重大水利工程和民生水利项目的信贷支持。大力支持国家水网骨干工程建设,积极支持水能开发利用,全力服务民生水利项目,支持滇中饮水、引江济淮、引江补汉、大兴寨水库等一批国家重大水利工程,截至9月末,累计投放贷款1737.08亿元,水利建设贷款余额7325.01亿元。

▲江西省乐安县支行贷款支持的乐安县生态水利建设项目

“绿色银行”

农发行聚焦“双碳”目标,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围绕三农领域绿色发展,把打造“绿色银行”特色品牌作为“十四五”重要战略目标,聚焦基础设施绿色升级和生态环境产业,积极支持流域综合治理及生态修复、农村供水供热及污水治理、国家储备林、清洁能源建设等,以政策性金融“活水”助力生态文明建设,为助力碳达峰、碳中和贡献农业政策性金融智慧和力量。截至10月末,累放绿色贷款6915.79亿元,绿色信贷贷款余额23237.65亿元,较年初增长34.56%。

▲贵州省黔东南州分行投放1.97亿元支持的锦屏县国家储备林建设项目(二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