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中下旬,新疆喀什地区伽师县的田野间,连片的甜菜田铺展开翠绿画卷,微风拂过,肥厚的叶片摇曳生姿。在伽师县江巴孜阿亚克仓村的甜菜地里,村民艾山·艾尤普正忙着引导收割机穿梭作业,刚从土里拔出的甜菜带着新鲜泥土,饱满紧实。“去年种了10亩‘糖萝卜’,每亩赚了2000元,这可是我们的‘致富果’。”艾山·艾尤普说道。
如今,在伽师县,像艾山·艾尤普这样靠甜菜增收的农户已超1.5万人。这份“甜蜜产业”的兴起,离不开当地得天独厚的自然禀赋。伽师县地处北纬39度黄金农业带,充足的光照、悬殊的昼夜温差,再加上富含矿物质的土壤,为甜菜生长提供了良好环境。瞄准这一资源优势,伽师县将甜菜产业确立为支柱产业,着力推动规模化、集约化发展,让“小甜菜”长成“大产业”。
图为新疆伽师县江巴孜阿亚克仓村机械收割甜菜现场。 受访者供图
规模化发展,土地流转是第一步。当地合作社通过入户调研、政策宣讲,与县域及周边农户签订土地流转协议,以每亩800元的租金标准,累计流转土地12万亩,为甜菜连片种植打下基础。而这背后,离不开金融力量的支撑:农发行喀什地区分行已连续8年为企业提供土地流转专项资金,帮助喀什奥都糖业有限公司解决了“地从哪来、钱从哪出”的后顾之忧。
要让甜菜产业提质增效,土壤改良是关键。针对伽师县土壤富矿、弱碱的特性,新疆农科院土壤研究所通过增施有机肥、推广秸秆还田等措施,逐步改善土壤结构,为甜菜根系发育和糖分积累创造优良条件,助力单产稳步提升。为保障改良措施落地,农发行喀什地区分行在土壤改良与农资采购环节,投放2.5亿元绿色信贷;到了甜菜收购季,又提供4.7亿元贷款,缓解企业资金压力,确保农户“菜一出手,钱就到手”,收入有了实打实的保障。
从种植到收获,从加工到销售,“龙头企业+基地+农户+银行”的模式,让伽师甜菜产业形成了完整闭环,而金融赋能正是串联各环节的关键纽带。依托农发行的持续支持,当地企业已累计流转土地近30万亩,不仅让1.5万余农户获得“土地流转金+务工薪金”的双重收入,更将企业与农户紧密联结成利益共同体、发展共同体,让农民深度参与产业链条,共享增值收益。
如今,甜菜已成为伽师县名副其实的特色富民产业。每年产销甜菜115万吨,延伸出6种产业链产品,创造经济价值45亿元,年均增速保持在10%以上。在丰富农户增收渠道的同时,带动周边1400余名农户参与集中收购甜菜、甜菜生产、加工等环节,实现当地农户就近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