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传蔼,男,58岁,中共党员,现任农发行山东省济宁市分行高级信贷副经理。大家眼中的老宋,瘦瘦削削,戴一副细细的金边眼镜,像一位儒雅的教书先生,工作中却能力扛千斤重担,振臂而一呼百应;他待人谦和仁厚,永远一脸温暖的笑容,危难时却能披坚执锐、亮剑冲锋;他急公好义,乐善好施,但对守护国家财产却是一丝不苟、分毫必争。
57岁临危受命,他执甲逆行,再立新功
2018年12月,受外部经济形势影响,济宁市分行辖属区支行2家贷款客户先后因担保问题涉诉,1.49亿元贷款出现风险。风险就是命令,省、市分行党委高度重视,决定委派曾在该区任职的老宋火线增援,牵头与支行协同攻坚。面对严峻复杂的环境、艰巨紧迫的任务和很多人的不理解,他没有丝毫犹豫。在他看来,党委的信任就是前进的动力,党委的指示就是冲锋的号角,能够在业务岗位上发挥更大作用是无上的光荣。他第一时间进车间、进班组、进仓库,与企业负责人、车间员工沟通座谈,对企业全方位“望闻问切”,殚精竭虑寻求破冰之策。这时,一则电视新闻引起了他的注意:济宁市委、市政府决定规划实施“四城驱动”战略,而一家风险客户恰巧地处其中一城的核心区。凭多年经验和直觉,他果断提出“通过抵押资产捆绑转让方式推进风险处置”的建议,获得省、市分行党委大力支持。旋即,他拿着新城规划找到当地实力最为雄厚的资产管理公司开展谈判磋商,一步一个脚印踩实风险化解路径。
在与资产公司磋商的2个月里,他每时每刻都在绞尽脑汁想着如何不负党委重托。为验证资产转让的可行性,他先后20余次拜访公司高层,不知吃了多少“闭门羹”、坐过多少“冷板凳”。为多方加力,他跑遍区委、区政府10多个职能部门,咨询收购行为的合法性合规性可行性并寻求支持。政府部门、资产公司从最初的不理解、不支持、不表态到最后的大力支持、协同推进,其中艰辛,难以言表。功夫不负有心人,在省、市分行鼎力支持下,在他坚持不懈的努力下,农发行在该区金融“风暴”中成功开辟出一片生命绿洲,风险贷款一举全额收回,堪称奇迹。
16载呕心沥血,他披荆斩棘,屡屡建功
惟其艰难,方知勇毅。十多年前的一个傍晚,时任金乡县支行行长的他突然接到信贷员电话报告,某棉厂正在偷卖农发行贷款收购的库存棉,闻讯后,他火速召集信贷人员前去拦截。赶到棉厂门口,已有1辆运棉大货车驶离,其余2辆车满载棉花正准备出厂。情急之下,他指令单位车辆马上封堵大门。他则挺身挡在棉花货车前,与大货车正面对峙。彼时,院内的大货车在一点点向他逼近,发动机的轰鸣声震耳欲聋,稍不留神就可能酿成悲剧。面对货车的“疯狂”,他一夫当关,岿然不动,反而大声警告司机,“偷卖棉花是犯法的,必须马上将棉花卸下。如果非要开出去,就从我老宋的身上轧过去”。在对峙近3个小时后,棉厂一干人被深深折服,主动将棉包卸车归仓,已驶离的车辆也被召回。处理妥当带领员工回行时,已是凌晨3点。现在回想起那段惊险,他笑着说道:“保护棉花安全是农发行的天职,我是支部书记,那种时候我不站在最前面,谁站在最前面?”
“当支行行长,就要有时刻坐在‘火山口’上的危机感。”这是老宋最常说的一句话。在行长任上,他敢想敢试,敢打敢拼,越是艰难越向前。在金乡县支行期间,他顶住各方压力,现金清收不良贷款4638万元,妥善处置不良贷款2.6亿元,受到总行监事会高度评价;在鱼台县支行期间,他巧妙处置不良贷款1.2亿元,典型做法被省分行推广;在嘉祥县支行期间,他以合作共赢方式,全额收回历年欠息807万元;在兖州区支行期间,他创新推动异地化解方案实施,使7515万元不良贷款本息得以全额收回。银行是经营风险的企业,但他在任期间经手投放的近30亿元贷款,无一笔出现风险。
25年栉风沐雨,他笃道于行,夙夜为公
“我嫁给了你,你却嫁给了农发行”,这是发自妻子的一声幽怨。妻子患有风湿病,发病的时候腿疼得走不动路,他没能悉心照顾。父母都已年近八十,几次住院,他都未能及时照顾陪护。25年辗转奔波,他舍小家、顾大家,家人早已习以为常,虽偶有抱怨,但更多的是分担。面对家人,他知道“自古忠孝难两全”,多年蒙受党恩,多年与农发行相濡以沫,唯有忘我工作,才能让家人的理解和支持更有价值。
“活到老,学到老”,是老宋的座右铭。习近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重要著作是他的枕边书,党史、新中国史、外交历史更是他的最爱。他还先后自学民商法、物权法、民事诉讼法等法律知识,多次在法庭上慷慨陈词,即便与律师相对也不落下风。生活中的老宋,大有儒者仁人之风。同事有难处,他总是主动施以援手,帮助员工子女上学、家属就业、亲人就医,只要他能够办到的,绝不推辞。他乐善好施,累计捐赠款、物达7万余元,到贫困村、户扶贫慰问60余次。
入行25年,那个曾经紧握拳头在党旗前庄严宣誓的小伙,如今已满头华发。他用扎根基层、弘毅笃行的生动实践,融入了农发行人“支农为国、立行为民”的大美篇章。
(王文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