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党建工作  >  党建动态 > 正文
一份无法拒绝的“礼物”——我身边的共产党员 汪松

西盟多雨,山水青葱。嘎娄村是隐藏在阿佤山深处的贫困山村。一天,时任云南省普洱市分行行长的汪松一行到扶贫挂钩点西盟县开展扶贫入户调查工作。大老远,众人就看见了正在村口翘首等待的岩当、岩舍父子和一众村民。

颠簸间,车子驶入了村口。见我们到来,大家也快步迎上来把我们引进寨子里。当一行人在岩当家破旧不堪的茅草房坐下后,村民们七嘴八舌地说了起来,激动之情溢于言表。这些佤族同胞是如此的朴素,以至于他们表达感谢的方式也是那样直截了当:若是没有农发行的帮扶,特别是如果没有汪松行长情逾亲人的关心与帮助,老人家很有可能早就“不在了”。说话间,岩当老人不停地张罗着家人烧水添茶。其间有寨子里的年轻后生故意逗他:“岩当老爹,你要给汪行长的大礼呢,快拿来给我们看看呀”。听他们一说,老人家反而不好意思了,裂开嘴唇憨厚地笑着,搓着双手,也不做声。看着这个年近90岁的佤族老人,步履不再稳健,手臂不甚灵活,但皱纹覆盖下的面孔有了气色,眼睛也有了久违的喜悦之光,跟汪松第一次见到他的时候已判若两人。用村民们的话讲,你看老人现在这种活灵活现的样子,谁也不敢相信他就是前不久还躺在床上奄奄一息的那个老头。

事情还得从农发行与嘎娄村的缘份说起。时间回到2016年10月,汪松到嘎娄村开展定点扶贫工作。当汪松来到与他挂钩的农户岩舍的家时,眼前的景象让他深感震惊,那是一个什么样的“家”啊!——一间漆黑低矮的茅草房已经摇摇欲坠,屋顶多处破漏。当时正下着雨,风从歪歪斜斜的篱笆墙直灌进来,雨水也从房顶不停往下漏,地面满是泥泞,屋内空空如也,只有一个正在冒烟的火塘和一张用木桩支起的简易床。后来汪松回忆说,走进岩舍家的那一刻起,他就开始一阵阵地揪心,阿佤百姓的贫困程度是常人无法想象的。这次经历也更让他感到必须要为这些还在深度贫困线上挣扎的困难群众们做点什么。用他自己的话说“这是一个人最基本的情感与善良的底线。”

然而,更让汪松揪心的情景还在后头。那天,当眼睛适应了屋内昏暗的光线后,他们几个人才看清火塘旁的一张简易床上还躺着一个老人,一动不动。这个老人就是岩舍的父亲岩当。一问才知道,老人手臂被严重烧伤,虽然家人曾将岩当老人送到县医院进行治疗,但高昂的治疗费不是这个极度贫困的家庭能够承担。万般无奈,家人只好含泪把老人送回家休养。那时岩当老人已经在家里躺了近一个月了,仅仅靠一些土方子及吃止痛药勉强支撑,而家人又缺乏护理常识,面对日益恶化的创口束手无策,一切只能听天由命了。此时,老人的伤口白骨森然外露,创口面积大,皮肤化脓,已经开始感染。如果再不及时治疗,伤口继续感染,很可能恶化为败血症,会有性命之虞。汪松立即联系了西盟当地的医疗专家,恳请专家上门对老人进行治疗。

在治疗期间,汪松不仅为岩当老人解决了医药费,还密切关注老人的病情,几次去探望老人,送来治疗需要的药品、纱布、营养品以及一些生活用品、过冬御寒的衣物等。经过医生的精心治疗和汪松的细心照顾,岩当老人的病一天天好起来。

不知不觉间,中午已至,入户工作也接近尾声,虽然嘎娄的阿佤同胞们一再挽留,但为了不给贫困群众添麻烦,我们按预先的安排返回中课镇。临别时,只见岩当老人颤颤巍巍地从屋角抱出一个不大的土罐来到汪松身旁,郑重地交给他,一定要他收下。这个朴素而沉默的佤族老人,没有太多的语言,也不管如何推辞,用他的执拗表达感激之情。到过佤山的人都知道,岩当老人手中的土罐里所盛的,是佤族的自烤酒。看到这份朴素的礼物,众人都沉默了。农家土酒固然不是什么贵重的东西,但对于岩当那样的贫困家庭来说,这已经是最好的东西了。要知道,佤族长年偏居深山,上山下地,御寒除湿,处处都离不开这酒,尊贵的客人来了,佤族同胞们才用酒表达他们诚挚的情感。面对这份特殊的礼物,面对这份炽热而朴素的感情,汪松无从拒绝——他真的不忍心拒绝岩当老人盛情,不忍心看到他失望的眼神。但汪松又不得不拒绝,他怎么能接受这样一个家庭,这样一个老人的任何礼物呢?两个人就这样僵持不下。最后还是汪松提议,老人的酒,自己肯定不会带走,但是按照佤山的习俗,他肯定要与佤族同胞们“啊”上一大碗,以表达对阿佤人民的心意。他的提议立马得到了豪爽率真的佤族群众的呼应,土罐一拆封,阵阵酒香在岩当家的茅屋里洋溢开来。看着汪松把碗中酒一饮而尽,岩当老人脸上的笑容绽开了,他知道自己的礼物虽然没被带走,但心意已经随着这佤山自烤酒传递到了农发行人的内心深处。

当地媒体记者得知汪松的扶贫故事后很受感动,多次约汪松要采访他,汪松只是给记者发了一条手机短信:“能参与到这件事我本人也非常欣慰,我最欣慰的就是在岩当老人重伤卧床孤苦伤痛的时候,我有缘发现,及时伸出援手,尽我所能做了一点应该做的事。而我与岩当老人的缘份来自普洱市委市政府扶贫攻坚“挂包帮、转走访”工作的安排。正如报社希望为我写一篇个人专访时我的回答一样——我们党从小到大、以弱胜强,从一个胜利走向又一个胜利,正是千千万万的老百姓、千千万万的穷兄弟用他们的绵薄之力、甚至身家性命换来的,今天我们的日子好起来了,但还有千千万万的老乡们还在贫困线下挣扎求生。如今我们千千万万的共产党员受党中央、总书记所托,投身扶贫攻坚的大潮之中奋勇前进,我这点事只是一朵微不足道的浪花。报社在宣传时,不要宣传我个人,实在要宣传,就宣传我们农发行、宣传市委市政府、宣传我们的党、宣传这千千万万投身伟大扶贫事业的共产党员吧!”

 

(白尧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