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党建工作  >  党建动态 > 正文
党性教育|追忆峥嵘岁月 感悟奋进力量

编者按:为缅怀革命先烈,追忆峥嵘岁月,总行井冈山党校组织春季党员领导干部进修班学员到井冈山革命烈士陵园、井冈山革命博物馆和毛泽东同志旧居开展现场教学,引导学员传承红色基因,锤炼党性修养,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

井冈山是中国革命的摇篮。跨越时空的井冈山精神,是这篇红色土地留给我们最为宝贵的财富。近日,总行井冈山党校组织春季进修班学员前往井冈山革命烈士陵园等地开展党性教育现场教学活动,领略感悟井冈山精神“坚定信念、艰苦奋斗,实事求是、敢闯新路,依靠群众、勇于胜利”的精髓要义,从革命历史中汲取奋进力量。

井冈山革命烈士陵园位于井冈山市茨坪镇北面的北岩峰上,于1987年10月建成,整体建筑包括门庭、纪念堂、碑林、雕像园、纪念碑五个部分,陵园内保存有井冈山革命斗争时期壮烈牺牲的15744位烈士英名录,还有一块为没有留下姓名的革命烈士竖立的汉白玉无名碑。

浩然英雄气,激荡天地间。穿过花坛园庭,顺山而上的台阶分为两组,第一组49级,象征1949年新中国成立,第二组60级,寓意陵园在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创建六十周年时建成。台阶两侧的柏树四季常青,庄重而肃穆。登上宽阔的台阶进入纪念堂,“井冈山根据地革命先烈永垂不朽”的题字映入眼帘。在纪念堂吊唁大厅,学员们向革命烈士敬献花篮并行三鞠躬礼,深切表达对先烈们的敬仰与怀念。瞻仰结束后,学员们在纪念堂前庄重地重温入党誓词,铮铮誓言,铿锵有力。

山下旌旗在望,山头鼓角相闻。革命先烈们在艰苦卓绝的战争岁月中,矢志不渝、坚守信念,孜孜不倦地探寻中国解放之路。伴随着讲解员对井冈山革命历史、对开国将领们英雄事迹的介绍,学员们仿佛回到了那个浴血奋战、硝烟弥漫的岁月,耳边似乎响起震天的战鼓和嘹亮的号角,眼前仿佛出现革命志士在猎猎红旗指引下前赴后继、奋勇向前的身影。时间的长河流淌不息,烈士们浴血奋战的土地,如今已鲜花朵朵、绿草如茵,曾经硝烟弥漫的天空,如今已碧空如洗、天朗气清。生活在繁荣昌盛的新时代,我们仍将永远铭记这段历史,沿着先烈们开拓出的道路,走好强国建设和民族复兴的新征程。

井冈山革命博物馆是一座全面陈列和宣传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斗争历史的红色博物馆。馆内设有“中国革命道路的艰难探索”“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发展”“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新局面”和“走向全国胜利”五个展区,通过详实的史料与丰富的展品,完整呈现了这片红色土地革命斗争的历史全景。

 

一寸山河一寸血,一抔热土一抔魂。博物馆内,学员们在展示橱窗前驻足流连、凝神注视,从中国工农革命军第一军军旗到北田村农民手写的入党誓词,从朱德军长挑粮用过的扁担到儿童团员站岗放哨拿过的木制驳壳枪,从黄洋界保卫战的实景重现到“三大纪律六项注意”的为民作风,一幅幅图片、一件件实物,承载着那段艰苦卓绝的斗争岁月,讲述着那个可歌可泣的英雄年代。“坚定信念、艰苦奋斗,实事求是、敢闯新路,依靠群众、勇于胜利”,无数革命先烈用生命和鲜血铸就的井冈山精神伟大而永恒,在岁月的沉淀中代代相传、亘古长青。

热血铸丰碑,英魂垂青史。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在井冈山点燃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创建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历史,就是一部波澜壮阔、气吞山河的壮丽诗篇。

 

忆往昔,英魂不朽;再出发,壮志在胸。现场教学结束后,大家心中涌动着同样的情感:一定要赓续红色血脉,把革命先烈流血牺牲打下的江山守护好、建设好,将理论学习和党性锻炼成果转化到实际工作中,以知促行、知行合一,在井冈山精神的照耀与指引下,锚定金融强国、农业强国建设目标,坚定不移走好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为服务国家战略和“三农”发展贡献自己的毕生之力。